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现在的聂思脱利派听说过“聂思脱利派”这一名词的人很多,但它到底是基督的什么宗派,却鲜为人知,在日本也没有属于这一宗派的教会.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得知在美国伊利诺州有个叫亚述东方教会的团体,把聂思脱利派的各部组织到了一起.于是,我们立即与之进行联系,很快就得到回信说:“我们的确

  • 标签: 基督教徒 东西方 成吉思汗 阿拉伯语 十字架 东方
  • 简介:光塔位于都江堰市城南光路西侧,古为石塔,明末毁于洪水。清道光11年(1831年)由县令周因培主持重建,塔高52.87米,重约3660吨,为17层6面体密檐式砖塔,是我国现存古塔中层数最多的砖体建筑,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的标志性文物建筑。光塔造形古朴、雄伟壮观,塔内1-9层为双筒,内设螺旋形石梯,

  • 标签: 古塔 县令 砖塔 石塔 明末 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权衡,是古代测重量之器,类似现在的砝码和秤砣。《论语·尧日》:“谨权量,审法度”。权:俗称“秤砣”、“秤锤”,是秤的对应物。《广雅·释器》载:“锤谓之权”,又谓“秤”。《汉书·律历志上》日:“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也就是知物之重量。秤和权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最基本的衡器形态,是近三千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衡量工具。

  • 标签: 天水市 中国古代 经济社会 重量
  • 简介:2010年四川汉源县坪遗址发现了一座瓮棺葬(M1),其年代应为西汉时期,属于中原文化(关中及河南地区)系统的瓮棺葬,是中原文化南下的产物,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线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汉源县 麦坪遗址 瓮棺葬 西南丝绸之路
  • 简介:2009年,在洛阳市洛南新区广街发掘45座唐宋时期墓葬,大多数被盗严重。其中,唐代土洞墓C7M3905保存完整,出土较多三彩器,为研究洛阳地区盛唐墓葬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洛南新区 土洞墓 盛唐时期 唐三彩
  • 简介:临城普寺塔又名千佛塔,建于宋皇祜三年,原为普寺的主体建筑之一,是宋代砖塔建筑中的精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各种破坏因素后,提出了维修、保护的原则及措施.

  • 标签: 普利寺塔 宋代 砖塔建筑 临城县 文物保护
  • 简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不发达,国人购买力低。加上受极“左”思想制约,古玩被斥为封资修,不允许交流,甚至连民间收藏也多成“地下工作”,以致形成大量古玩低价流失海外的痛心局面。

  • 标签: 海外 古币 利已 爱国 经济不发达 地下工作
  • 简介:南宋时期的州绍兴监,是当时川蜀一带铸造铁钱的主要钱监之一。该监设置时间较早,北宋景德二年就已置监,当时称“州监”,曾铸有景德铁钱。其后曾有停复,到南宋初期,“建炎经兵,鼓铸皆废”。高宗绍兴十五年七月,复置州绍兴监,鼓铸绍兴铁钱。《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十五年,置州绍兴监,岁铸钱十万缗,以救钱引。……二十三年,诏州并铸折二钱,后又铸折三钱。淳熙十五年,四川饷臣言:‘诸州行使两界钱引,全藉铁钱称提,只有利州绍兴监岁铸折三钱三万四千五百贯有奇,邛州惠民监岁铸折三钱一万二千五百贯……嘉定元年,即州铸当五大钱。三年,制司欲尽收旧引,又于绍兴、惠民二监岁铸三十万贯,其料并同当三钱’。”这段史料,说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州绍兴监就开始铸造绍兴铁钱。出土的真书直读背穿上“”字绍兴通宝小平(图1)和折二(图2)铁钱,即是绍兴监高宗绍兴年间所铸,背“”,即指州绍兴监,属纪地铁钱。

  • 标签: 南宋时期 绍兴 铸钱 考证 宋高宗 设置时间
  • 简介:二十年前在某外人处买得“澳门广东全省文会元进士何记荣全”银票一张。票系直型,长220、宽118毫米。票的上端横书二行“澳门广东全省文会元进士”。其下为一长方形边框,框内上面横书二行“何记荣全”。其下右边起第一行直书“率卷德厚×定到”字样,并盖有现银等字的朱章壹颗。第二行直书“索字号该银壹大员”,在“索”字上盖有一圆形朱章。

  • 标签: 澳门 荣利全壹大员票 形制 中国 流通范围
  • 简介:2002年12月3日,这是全国人民又一次激动人心的日子,中国继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上海又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消息一经传出,上海欢腾了,整个中国欢腾了,深深地感到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 标签: 塞维利亚 世博会纪念币 图案 形制
  • 简介:天水市积区博物馆馆藏一批耀州窑瓷碗,纹饰优美,刻花犀利洒脱、印花清秀婉约。是宋代青釉瓷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瓷碗.更是宋代文化气质、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对于研究宋代耀州窑在积区的发展、演变及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耀州窑 印花 刻花 瓷碗 艺术风格
  • 简介:按时间顺序论述了三阶典籍的制作、流传情况;按空间顺序主要论述了三阶典籍在地方的流传情况。此外,也对三阶典籍在高丽、日本的流传情况作了说明。从三阶典籍的内容、版本、性质及出现了利用三阶教教义对其它经典进行阐释的典籍四个方面论述了三阶典籍的演变情况。

  • 标签: 三阶教 典籍 流传 演变
  • 简介:三阶教徒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除了明显的几条判别标准外,凡是涉及到与三阶有密切关系而又不是三阶教徒所独有的特征时,应总体上综合判定而不应一看到这些词汇就不加分析地认定是三阶教徒。三阶《七阶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与《七阶礼》抄写在一起的很多礼忏文虽然在大的范围内可与《七阶礼》归为一个系统,但多数却并不属于《七阶礼》系统。不应仅仅站在净土等宗派的立场上看它们对三阶的非难,还必须结合三阶典籍对这些批判进行回应.如此才能完整地把握三阶与其他宗派的斗争。

  • 标签: 三阶教 七阶礼 判别标准 宗派斗争
  • 简介:谛信仰自公元2世纪左右在西北印度犍陀罗兴起,并出现大量的造像。与佛教其他的神灵类似,诃谛的这些造像也明显带有希腊文化的特征。据图像特征,将之归纳为两种主要样式:持丰饶角式与不持丰饶角式。结论是佛教中著名的夜叉神诃谛,在犍陀罗时期没有任何夜叉的特征,在那里她只是一个小儿的瘟神,成为夜叉女是佛教后期的编纂。

  • 标签: 犍陀罗 诃利谛 丰饶角
  • 简介: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科河谷的瓦帝国省府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 标签: 秘鲁 比奇拉科塔地区 瓦利文化遗址 文物考古 地层堆积
  • 简介:本文试图将敦煌文献、传统史志、考古发掘实物与域外史料互相印证,对敦煌佛寺所藏的珍奇异物:玛瑙、真珠、琥珀、瑟瑟、珊瑚、琉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对其在宗教实践中的性质和功用做了解说,并揭示了这些珍宝与密宝物供养观念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敦煌文献 佛寺 密教 供养 观念 宗教实践
  • 简介:本文列举婆罗门神祗在敦煌壁画中的各种存在形式,阐释这些形式的代表意义,出现原因和它们在宗教传播学上的功用。

  • 标签: 莫高窟 壁画 婆罗门教 神祇
  • 简介:中国佛教早期判中,将《法华经》与《涅槃经》并举,并以《法华》融摄《涅槃》者,始于南朝梁法云。在其“五时”中,将《法华经》提至与《涅槃经》并举的最高阶住;又在其“四乘”中,将《法华经》定为圆融一乘的实,成功实现《法华》对《涅槃》等诸经的融摄。隋代天台智频承续这一思想而提出经典的“五时八”判观,将《法华经》推至“诸经之王”的崇高地位。北朝至隋敦煌石窟中出现的《法华》题材与《涅槃》题材并举,且以《法华》融摄《涅槃》及他经的艺术现象,极有可能是受这一脉判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敦煌石窟 法华 涅槃 判教 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