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考古发掘分析秦始皇陵周围陪葬坑中的木质材料,试图还原秦时期对木材的加工没有使用铁锯的事实。通过观察棚等木质建筑构件,并结合秦简,认为秦时期并没有实行标准化。通过棚等木质材料之间的构建组合关系,判定先秦柱祀与铜车马陪葬坑没有任何关系。

  • 标签: 棚木 制作与加工工具 标准化与规范化 裎祀与陪葬坑
  • 简介:<正>“阿伦斯”,又作“姥弄苏木”、“鄂伦苏木”、“敖伦索”,系蒙古语音译,意为“许多庙宇”。阿伦斯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其遗址位于北纬42°,东经110°.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古城座落在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东北约30公里、黑山西侧的南缓坡上。南临艾不盖河,

  • 标签: 古城遗址 内蒙古 百灵庙 乌兰察布盟 达茂旗 蒙古语
  • 简介:浙江上虞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它们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中,我们在联江乡的黄蛇和窑发现了两处古窑址。为搞清窑址情况、器物种类及其它有关问题,笔者多次对这两处窑址进行调查考察,同时采集了许多标本,并对器物大致作了分类,进行综合整理,情况如下:

  • 标签: 古窑址 上虞窑 蛇山 联江乡 越窑 考古调查
  • 简介: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下坝村的石笋,陡直高耸,人云参天,石级回环,绕而转。方圆数十华里,拥有孤峰耸立之山头数十座,石刻、石窟佛像数十处,其中以一块天然巨石所雕凿的石笋最为古老与宏大,石笋之名即以此石笋命名而传之久远。考其石笋与石笋诸雕刻,佛像群落雕像,从唐、五代至明清均散布其山间,最不解处便是那根被乡人世代呼之的石笋。2007年4月26日,5月10日、18日,笔者三次进人石笋探访,提出下面肤浅识见,恳请同道斧正。

  • 标签: 石笋 大邑县 成都市 佛像 石刻 石窟
  • 简介:<正>江陵李家台四号楚墓的一件漆盾,形制规整,盾身绘以装饰图案和以鸟为主题的写实画,为历来楚墓出土的盾之冠。盾反面在饰有龙纹装饰的大部空白处,绘群鸟集游,孔雀是其中主要的鸟群。作者用青绿、黄、红等色和绘画技巧,表现了五种不同的鸟类形态,特别是以匀细线条和泼辣简炼的笔法,绘孔雀身着翠绿色,头饰长寸毛,细颈、隆背和闪尾开屏展现光耀的羽毛和钱形斑纹的特征,无不具有真实生动、活泼之感。群鸟分别以行走姿势身朝不同的方

  • 标签: 面分析 装饰图案 孔雀 绘画技巧 纹装饰 类形态
  • 简介:(疒)儿鼎中的“(塦攴)”字糅合了两种写法,具有重要价值。“■”应释为“(疒)”。鼎铭中的“陈侯”是陈国的首位国君“胡公满”。

  • 标签: (疒木)儿鼎 胡公满
  • 简介: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九月,清政府在叶尔羌(今莎车县)建造铸钱局,改准噶尔普尔钱为方孔圆钱。面文“乾隆通宝”,背文穿左满文错译为“叶尔奇”,次年改译为“叶尔羌”。叶尔羌局是清朝时新疆首个官铸钱局,所铸红钱增多较厚重,品质极佳。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笔者发现,“叶尔奇”红钱发行时间短,铸量不多,但版式却很多,只能说明铸模为泥范,一币一范,不能反复使用。以下简要分几个类别实物图片,供同道鉴赏:

  • 标签: 乾隆通宝 钱币 方孔圆钱 发行时间 莎车县 清政府
  • 简介:史学界对辽代"夹"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山西通志》及《绥远省通志稿》把夹定在今包头市东五当召谷,与史料记载及考古调查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是受《辽史·地理志》的错误造成的。另有认为"云

  • 标签: 夹山考
  • 简介:武当白庙敕谕碑与武当官徐耀进1989年5月,武当文物保管所在进行全古建筑保护规划时,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白庙村发现一通明代敕谕碑。其中版高1.59米.宽0.84米,厚0.11米。题额“敕谕”正书,碑文共15行,每行3O字。嘉靖二十六年(1547...

  • 标签: 武当 白庙 官山 《大岳太和山志》 古建筑保护 山场
  • 简介:余杭大观果园及反周围良渚文化遗址调查费国平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大观果园遗址地处杭州市西北25公里,属瓶窑镇所辖。果园西北隅即为反山大墓。遗址呈馒头状,高约十余米,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达30万平方米。1987年笔者参加了杭宁公路地段...

  • 标签: 杭宁公路 遗址群 文化层 良渚文化 文化遗址 水田
  • 简介:<正>新都战国椁墓(以下简称新墓)是目前四川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年代较早、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丰富的一座墓葬,它体现了多种文化因素,对于研究巴蜀文化与其相邻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一墓葬出土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已发表不少文章,着重探讨了它与楚文化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对新墓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楚文化墓葬”这一观点,未敢苟同,并试作以下论述,以求教正。

  • 标签: 文化因素 楚文化 墓葬 木椁墓 中原地区 巴蜀文化
  • 简介:<正>为加强重点文物分布区的保护工作,1990年元月,我馆对纪楚墓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中发现,纪楚墓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墓地形态及冢子排列形式特殊。我们认为,现存于纪楚墓群中的一些材料,对于探索楚国的丧葬制度及其有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局部测量与勘探。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楚墓 丧葬制度 纪南城 排列形式 有关问题 东西向
  • 简介:三国古战场遗址铁笼,位于礼县城西南30华里处,东距祁山75华里,山高势险,雄伟奇峻。因山形地势从今铁笼山村沿营盘梁至牛头嘴呈环形如笼.东南山梁一侧又临高深莫测的西汉水峡谷天险,势控先秦西垂河谷平原通往汉中、阴平及川北的战略要冲而得名,海拔1837米.自古为西垂西南门户,陇右名山。

  • 标签: 史迹 战场遗址 西南 县城 山村
  • 简介:<正>运又名燕山寨,亦称“云山”,在今蓬安县河舒乡燕山村内,北距县城周口镇13公里。山顶有“天生池”,淳泉清洌,终年不竭,古时,山上建城,时人称“天生城”。山麓北有蓬南公路通过;东有清溪河向东注入嘉陵江,运古城就座落在这山峦起伏、玉带环绕的燕山寨

  • 标签: 古城遗址 蒙古 蓬安县 山寨 四川 天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