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国际博协(ICOM)确定“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本文结合白城博物馆的实际,对博物馆的展览与历史记忆,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与传承记忆,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博物馆 记忆
  • 简介:博物馆是记忆的载体与媒介。在博物馆中,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第一,展品自身的物理存在构成与参观者的沟通系统,并通过这样的沟通激发后者的回忆;第二,博物馆的展品遴选、展陈设计、路线规划、解说词的撰写等元素构成了符合某种历史话语的叙事系统,集体记忆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生成并凝塑参观者的文化和族群认同;第三,博物馆自身的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展馆的设计与建设、展陈的叙事构建等过程——促发并强化相关参与群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

  • 标签: 博物馆 集体记忆 叙事 话语 认同
  • 简介:橙黄陶乳钉纹鬶是省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陶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高29.3厘米,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

  • 标签: 龙山文化 记忆 省博物馆
  • 简介:提要:纪念馆是为“记忆”而生的一种博物馆,它参与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从而维护群体稳定性、塑造主流价值观和促进社会教育。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作为纪念馆的两个来源,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纪念馆中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过程。如何在纪念馆中≯了妙平衡、互补融合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建构中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课题。关键词: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纪念文化;博物馆

  • 标签: 历史记忆 纪念馆 群体 博物馆文化 矛盾 主流价值观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新四军革命先烈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人民解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讴歌新四军先辈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历史贡献,5月28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红色记忆 新四军 作品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电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苏东海16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对伊拉克国家博物馆17万件历史文物的洗劫,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特殊浩劫,是对人类保存历史记忆的一次重创”。

  • 标签: 伊拉克 国家博物馆 人类文明 文物洗劫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六十五周年,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史、货币史的研究,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主办,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广西钱币博物馆协办的“激情燃烧的记忆——赵爱国藏央行早期票证展”于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隆重开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有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文四立、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慧兰、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齐小东、老干部局局长赵文波、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李民、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单强、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

  • 标签: 中国钱币博物馆 票证 早期 央行 爱国 记忆
  • 简介:一个好的主题应该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从这个角度讲,201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十创造力)=社会变革”当属此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方程式”,破译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力。自知浅陋,力不从心,但仍想对这一主题作一番思考,以期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社会变革 创造力 记忆 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