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在博物馆领域内开展的第一项心理学研究项目是梅尔顿氏于1933年在美国进行的调查,结果他发现了(或者说第一次描述了)一个非常普通并广为人知的现象:博物馆疲劳。脑袋象塞满棉絮一般昏沉,腿仿佛铅锤一般沉重,脚踝又酸又疼,这种体会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博物馆疲劳在观众中导致了某些特定的行为:在博物馆里停留的时间越多,朝出口方向的移动就越快;在陈列室参观的时间越长,对展品的注意力就越差。

  • 标签: 展览设计 博物馆工作 出口方向 心理学理论 梅尔 陈列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对古碣石山位置的多种论述与考证,以古地质运动的"燕山隆起"为支点,弄清了"禹渎"的存在及大致走向,确证古碣石山即今河北昌黎县北之碣石山。更多还原

  • 标签: 碣石 碣石山 禹渎 燕山隆起
  • 简介:近年来,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认识到。单纯的依靠探讨夏朝以来的历史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五帝时代甚至更早的三皇时代.整个新石器时代都成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有大批关于中国早期历史和新石器时代的论文和专著面世,虽然学者资料的选取、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古史 文明起源 五帝时代 历史研究 早期历史
  • 简介:莽王朝建立后,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王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变称,甚至连朝的国号也多次变更。但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以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朝遂告灭亡。但其所铸造的钱币,却在中国的铸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标签: 币制改革 新莽 钱币 赏析 钱范 出土
  • 简介:本文拟就教育宗旨博物馆的陈列,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陈列设计工作.更确切地说,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博物馆陈列设计者有哪些帮助和指导.要说心理学和教育学有助于陈列设计者的思考,或许有部分读者会感到奇怪,那是因为长期以来,陈列工作是由几乎没受过心理学和教育学正规训练的人承担的.由这样的设计者从事陈列工作,很少能产生博得好评的陈列,其中有的还办得很糟糕.但就便如此,也不见得有人提出寻求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帮助的建议.究其原因,当然会有人纳闷,为什么需要这两方面的建议呢?

  • 标签: 陈列设计 教育学 陈列展览 教育心理学 学分 教育宗旨
  • 简介:目前我国博物馆已进入对公民进行普遍教育的阶段,不少具备前瞻眼光的博物馆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而重视儿童群体,改善其服务方式、拓展其服务领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不可推卸之责任。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亦因之浮出水面。但此类教育往往无的放矢,并无严谨的学理支撑,教育策划和实施趋同于成人。本文以学科交叉为视角,首先借由对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窥寻影响儿童教育效益之症结-儿童教育心理学缺失,接着通过对现代儿童教育观和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分析,尝试建立博物馆儿童教育观,以期能有助于博物馆形成儿童群体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 标签: 儿童教育 教育观 教育心理学
  • 简介:2001年第3期载一文,第4期"百家争鸣"栏目中,邹志谅先生就该文所述内容和所附彩照,发表了(以下简称),拜读之后认为有必要释疑.

  • 标签: 咸丰 钱币 江南 “百家争鸣” 发现 释疑
  • 简介:《泉志》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钱币的专著。王贵忱、艾俊川、屠燕治等学者对其版本进行过研究,或混淆版本,或只言及刻本,或单独研究抄本,或只研究国内的版本,不免有憾。笔者蒐集存世《泉志》诸本,以时间为主线,以文献著录、书籍版本为主要分析对象,希冀全面地展示《泉志》版本,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材料。缺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 标签: 《泉志》 《津逮秘书》
  • 简介:考古发掘的思考曹兵武一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将考古学按资料的回收、整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结论的验证这样的操作流程来观察,考古发掘是考古工作的基础,后边各个环节以及认识结论的准确性程度,都必须接受发掘的制约和检验。如果将考古学按照认识...

  • 标签: 考古发掘 考古遗存 结构性原则 地层学 埋藏学 考古学文化
  • 简介:“管主八”考李克璞管主八,元朝松江府僧录、广福大师,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人物。他虔信佛教,刻印著名的汉文《碛砂藏》,还刻印西夏文西藏文佛经,广为散布。1930年4月小野玄妙(1883~1939)①首先写长文记述管主八刻经事迹,②其后人们常常要提到他...

  • 标签: 《碛砂藏》 民族出版 西藏 大藏经 《元史》 佛教美术
  • 简介:说文古文证李天虹许慎著《说文解字》,共录古文500左右,据《说文叙》,《说文》古文的主要来原是孔子壁中书,其次,即北平侯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及当时所见古器物上的铭文,但是,壁中书发现的年代和经数,史籍记载互有矛盾,其文字亦奇异难识,所以,历史上关...

  • 标签: 古文字 古文新证 《春秋左氏传》 《说文解字》 战国文字 古器物
  • 简介:殷墟甲骨缀四组,它们是:《合集》34572+《屯南》1295、《合集》33064+《屯南》2915、《屯南》880+989+1010、《屯南》2181+4301。其中第三组的前两版系萧楠先生所缀,我们加缀的是末一版。

  • 标签: 甲骨 缀合
  • 简介:2003年8月下旬,在陕西汉中召开的"白金三品"学术讨论会结束后,我们一行数人翻过秦岭经宝鸡来到西安,30日上午由袁林、赵晓明、党顺民等先生陪同,参观了金泉钱币博物馆,受到戎畋松、陈林林先生的热情接待.参观结束时,戎畋松、陈林林先生拿出该馆近期收藏的4枚出谱小钱,请我释读上面的文字.此钱大小基本一致,直径多在14.4毫米左右,重1.1-1.4克,正背方形郭中均为圆孔,铜质,生坑绿锈.正面文字两个,右面一个为"泉"字,特别明显.左面一字则比较特别.按正常理解,此字怎么也释读不了,于是就左旋读或者将此字倒着看.仔细琢磨后,当场提出一种可以考虑将其释为"異泉"的意见,大家觉得有一定道理,但也将信将疑.回京后,我翻检了有关字书,自认为将其释为"異泉",问题不大.

  • 标签: “異泉” 古钱币 历史文化 北朝时期
  • 简介:Ⅰ问题的所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驻防盛京的锡伯(Sibe)人集聚银六十两,在当地购房五间,建立“太平寺”(taifinnecinjuktehen),位于官奉喇嘛庙实胜寺(Suilhaisooriniyargiyanetehefucihisoori...

  • 标签: 蒙古文 《甘珠尔》 宗喀巴 盛京 碑文 锡伯族
  • 简介:"考古地理学"一词源于日本,近年被引入中国并在理论和方法上得以重建和实践.其要义是通过考古遗存来研究历史上的地理现象,揭示其演变规律.以三峡聚落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是自然动力和人为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遗存的形态是考察之首,遗存的功能是研究之本.

  • 标签: 遗存 考古 三峡 聚落 人文景观 研究历史
  • 简介:四系瓶是磁州窑极富特色的一类器物,其造型挺拔,细部变化多端,颇具北方粗犷、豪放之气韵;器体上半部施白釉,下半部施黑釉或褐釉,并在白釉部分绘画、书写,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效果突出。装饰技法以釉下彩黑绘为主,装饰题材多样,内涵丰富,有人物、花卉、龙凤、鸟禽、诗文、馆铭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带“仁和馆”、“太平馆”、“八仙馆”等馆铭……

  • 标签: 色彩对比 多样 釉下彩 绘画 气韵 磁州窑
  • 简介:中国的公众考古媒体传播始于1998年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考古信息大众化传播.迄已走过20年历程。其间,公众考古网络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媒体传播期、考古人自媒体传播期、考古人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期三个阶段。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调动了公众参与考古的积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实现了公众考古追求的公众化和社会化互动效应,为公众考古传播提供了全新模式。

  • 标签: 新媒体 发展史 公众考古传播
  • 简介:“吉礼”系《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五礼之首,其次为凶、宾、军、嘉(亦作佳)四礼。由于十三经(其中特别是《周礼》、《仪礼》、《尚书》)历来就有对其真伪、年代、作者和意义等方面,歧义繁多,争论不休,至清代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皇清经解》即是很好的证

  • 标签: 《周礼》 吉礼 祭祀礼仪 民俗文化
  • 简介:道教发源地考蔡运生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土生上长的宗教。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生活习俗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千水溯源,万事寻宗,道教发源地历来众说纷纭,尚未取得共识。笔者查阅众多史籍经典,考察众多文物遗迹,初步认为;道教发源地在四...

  • 标签: 鹤鸣山 发源地 道教造像 《华阳国志》 张道陵 天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