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扬州博物馆是一座地志性综合馆,创建于1951年,时称“扬州文物馆”,馆址设在文保单位“史公祠”内,同年易名为“苏北博物馆”。1953年改称“江苏扬州博物馆”,其时属省一级建制的文保单位。1954年4月撤消“江苏扬州博物馆”,扬州人民委员会成立“扬州文物管理委员会”,

  • 标签: 扬州博物馆 馆藏文物 展览活动 青少年教育
  • 简介:扬州八家即指扬州八怪,是一支中国画家群体,活跃于我国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当时在画坛并无地位,因其艺术手法颇有创新意趣,许多画作奇特精妙,直到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始受重视。尤其是建国以后进人八十年代,受到国内外画坛特别重视,掀起一阵研究扬州八怪热。所论所出书刊,题目繁多,识见各异,对于研讨扬州八家绘画艺术,弘扬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皆起到推动作用。笔者不揣谫陋,

  • 标签: “扬州八家” 绘画艺术 中国 清朝 艺术手法 形成背景
  • 简介:成都与扬州在历史上有数次城市发展的高峰期,经济、文化发达,地理条件优越,加之多年来,双方在各自所在的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唐宋时有“扬一益二”的称谓,因此园林发展所需要的各项条件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也使园林文化的发展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成都与扬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景观特色各有千秋,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扬州在其园林发展的顶峰时有“杭州以沏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之谓。而成都园林虽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程度不及扬州,但是在其园林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中国园林重要的一个分支。园林学者刘天华认为:我国园林按地区分类,有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成都园林则是蜀中园林最典型的代表。

  • 标签: 古典园林 扬州 成都 综合艺术 对比 园林文化
  • 简介:扬州(古称'广陵')出土汉代木漆器文物数量多、工艺精,是我国汉代漆器重要的收藏、展示与保护、研究地区之一。为了研究扬州甘泉山西汉广陵王陵区内'妾莫书'墓出土漆器的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系统、红外光谱、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其能谱、X射线衍射技术,对3件'妾莫书'墓出土漆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妾莫书'墓出土夹纻胎彩绘漆器以麻布类物质为胎,其上糊裱添加了经筛选的小颗粒石英和羟基磷灰石类物质的漆灰,表面直接髹饰面漆及彩绘,所使用的漆料为传统的中国大漆,不含桐油,其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朱砂。此研究有利于其后续的科学保护修复,并为进一步探讨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的官、私营属性提供有益的线索。

  • 标签: 扬州 广陵国 漆器 制作工艺
  • 简介:新余魁星,阁位于袁河北岸,屹立于虎瞰山上。东、南、西三面临江。共分四层,高达15.48米,面积528平方米。基台与底层系砖石建筑,上三层为杉木构造。重阿飞檐,碧瓦鱼吻,花格门窗,髹漆朱蓝。东西与百文、钟山比高,南北和鼎山、蒙山争美。魁星阁相传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为临江军教授叶师中所创,嗣后,官民捐资,多次修葺,阁名数改。

  • 标签: 鼎山 朱蓝 髹漆 临江军 袁河 基台
  • 简介:<正>德阳文庙(即孔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在城东。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迁建于城南。据清代嘉庆20年初版的《德阳县志》记载:明代的孔庙名为“学宫”,有大成殿三楹,东庑三楹,西庑三楹,崇圣祠三楹,还有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节孝祠、孝子祠、宫墙、明伦堂等建筑。明成化12年(1476年),提学唐振增修过一次,宏治元年(1488年),知县吴淑重修,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傅孙顺补修戟门、名宦、乡贤祠。清顺治18年(1661年)知县李如析重建孔庙。康熙44年(1705年)大规模修整,修“启圣祠”。乾隆五年(1740年)、10

  • 标签: 德阳市 德阳文庙 孔庙 知县 名宦 大成殿
  • 简介:1984年7月武汉博物馆开始筹建,1986年11月正式命名。原馆办公借助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2000年底由武昌迁至汉口新建博物馆大楼(汉口青年路373号),2002年10月2日武汉博物馆全面开馆迎宾。新馆建成,填补了武汉未有博物馆楼史的空白。

  • 标签: 武汉市博物馆 建筑设计 馆藏文物 展览工作
  • 简介:InJuly1994,theOfficeofCentralHydraulicControlAdminstrationofHuangheXiaolangdirecoveredanancienttombduringaconstructionprojectinthevicinityofLiaowuvillage,Jiyuantownship.Thetombyieldedseveraldozensculturalrelic’S.HenanProvincial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acquiredthisassemblagethatincludedceramies,ironswordsandbronzecoins.Themostoutstandingartifactsarethegalzedvesselsbearingdelicatedecorativepatterns.Accordingtothestyleofceramicsandcoinage,thetombisdatedtomid-westernHan.

  • 标签: 河南 济源市 蓼坞村 汉朝 墓葬 形制
  • 简介:山东省莱州总工会在院内搞基建时,距地表约一米左右深处发现大量窖藏铜钱。(当时钱已被工人挖出,部分铜钱被工人和围观群众拿走,余者被博物馆收回。)钱多锈结呈绿色与靛青兰色,共计重量二百五十余公斤。从八四年出土经过认真清理于去年年底基本整理完毕。清理中有不少钱已锈残,钱文无法辨认。字迹较为清晰的有五万一千七百五十四枚,简述如下:秦汉半两六枚;西汉五铢六十九枚;新莽货泉十一枚、大泉五十二枚;唐、五代开元通宝楷、隶书体四千零六十五枚,篆书体十七枚;唐乾元重宝二百零二枚;五代时期通正元宝一枚;光天元宝二枚;乾德元宝一枚;咸康元宝一枚;唐国通宝五十二枚;周元通宝十一枚;北宋宋元通宝一百五十四枚;太平通宝二百三十三枚;淳化元宝五百一十七枚;至道元宝楷书三百四十七枚,行书六百九十八枚;咸平元宝一千一百零二枚;景德元宝一千一百八十二枚;祥符元宝一千六百三十九枚;祥符通宝八百一十四枚;天禧通宝一千三百一十一枚;天圣元宝楷书一千五百三十四枚,篆书一千一百四十六枚,辽重熙通宝一枚;北宋明道元宝楷书一百四十八枚、篆书一百五十三枚;景祐元宝楷书四百九十六枚,篆书三百二十三枚;皇宋通宝楷书二千九百四十一枚,篆书二千三百零七枚;庆历重宝二十二枚;至和元宝楷书三百三十六枚,篆

  • 标签: 乾元重宝 大泉五十 西汉五铢 开元通宝 周元通宝 宋元通宝
  • 简介:<正>1991年1月,雅安市政建设工程公司施工队,在雅安市区新桥河底施工时,挖掘出土一鼓铨。鼓铨,黄铜质,器为鼓形状。通高7.3厘米,盖径9.1厘米,鼓腹围径35.5厘米,底座9厘米,盖面双钩浅刻楷书“壹百两”字样,字体1.8×2.3厘米。内装高5厘米,周径6厘的铁质形砝码和大小不等的铁、铅、镍砝码15个,用锡焊密封。

  • 标签: 雅安市 鼓形 砝码 营造尺 黄铜质 锡焊
  • 简介:1992年3月,在洛阳木材公司家属楼基建工地发掘_座春秋墓ClM3529,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内中部偏北。墓中出土有青铜礼器鼎、敦、垂、盘、叵及玉器、骨贝等,具有春秋中期器物特点。该墓为研究春秋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墓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西工区 竖穴土坑木椁墓 春秋中期
  • 简介:泸州发现南宋后室墓谢荔,陈文1991年7月26日,泸州市中区灯杆山56168部队70分队基建工地发现南宋石室墓一座。在70分队大力支持下,7月26日至8月5日文管所文物部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工作。现将该墓有关情况简报于下:南宋石室墓,座北向南,为双室...

  • 标签: 泸州市 石刻 石室墓 双室墓 首次发现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