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梦与新时代”这个主题很鲜明,也很重要。研讨会的地点在国家博物馆,体现了国博同志的政治站位、政治定力。目前国博也正在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一个深刻启示和宝贵经验是:中国梦,必须走中国路。走中国路,其要义之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标签: 中国梦 改革开放 国家博物馆 大型展览 基本路线 政治
  • 简介:"一化"钱(也称"一货"、"一刀"),是燕国晚期铸造使用的方孔钱。因其流通区域小、时间短,加之钱体薄小,品相不佳的较多,因而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多年以来,系统研究"一化"钱的文章和成果不多。本人根据多年对于"一化"钱的收藏与研究实践,重点从钱币学的角度,对此钱予以初步考证。

  • 标签: 钱币学 初步考证 方孔 版别 剪凿钱 明刀
  • 简介:张謇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学研究者和奠基人。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把办博物馆提到教育救国的高度来认识,为之呐喊,为之提倡,办之规划,为之实践。”本文拟对张謇苑为教育的思想,以及他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实践作一剖析,使我们对张謇苑为教育的思想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博物馆。

  • 标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张謇 思想 博物馆事业 南通博物苑 博物馆学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发行的地方货币——中华民国元年的赣省民国银行拾元券。该券长157、宽105毫米,横型,石印,紫、黑双色套印。正面上端中间印有当时江西省军政府都督马毓宝头像,像下有“赣省都督马”字样,像两旁印有。赣省民国银行”六字,中央花纹内印有“拾”,右印“凭票即付”,左印“执此为照”,下端印有横书“中华民国元年吉月吉日”,票的右边印“完粮纳税、一律通行”,左边印“来往兑换,概不折扣”,上端左右两角有“拾”字,下端左右两角有“10”字,

  • 标签: 都督 军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 中央 中华 地方
  • 简介:中国最大的方孔钱洪天福,计光华现存云南会泽铅锌矿的特大型“嘉靖通宝”,直径580毫米,厚35毫米,重41.5千克,相当于清代库平1112.57两。比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直径为335毫米,厚8毫米的半枚残片“太平天国”特大花钱大得多,可以说特大型“...

  • 标签: 铅锌矿 孔圆 云南会泽 特大型 金属成份 代币制
  • 简介:普列汉诺夫指出:“从历史上说,以有意识的功利观点来看待事物,往往是先于以审美观点来看待事物的”(《没有地址的信》)。通行中国二千多年的方孔钱,它的造形往往被解释为“天圆地方”,这显然是从理念出发的,因而也未必准确。圆形作为一种造形,早已被古人所发现,所利用。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以圆形为造形手段,是最易产生和谐效果的,也是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最易于

  • 标签: 方孔 造形 天圆地方 币文 旋读 普列汉诺夫
  • 简介:<正>在我国古代货币中,方孔钱(亦称方孔制钱)使用的时间最长。一般说从秦始皇统一货币(公元前221~215年)到清朝末年(1911年),历时两千一百多年。实际上,它的铸行时间,要更长一些。因为,在秦行“半两”钱之前,我国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了方孔钱,如“一刀”,“明刀”,“明四”钱等,而到民国初年,我国的某些地区还在铸行方孔钱。如:成都曾铸折二型“民国通宝”背“十文”钱;云南曾铸“民国通宝”背“东川”平钱;福州曾铸“福建

  • 标签: 秦始皇 公元前 云南 文字 母钱 北宋
  • 简介:1866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设立造币厂,开始铸造“香港壹”、“香港半圆”银币流通市场。该银币是在中国领土上铸造的最早的机铸银币,而且是最早在币面铸上中文字“”的银币。

  • 标签: “圆” 银币 文字 英国殖民者 流通市场 中国领土
  • 简介:10年前,朋友赠我一张中国通商银行伍纸币(封面),票幅153×81mm,左右及四角花符内均有面值。中间椭圆形镜框内为财神像,像下方两旁注明“凭票兑付”,“通用银元”及“上海”,下缘有“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十五日印”;背面上缘英文中国通商银行行名,下缘公元纪年1920,中央圆形篆印“中国通商银行”,左右及四角为阿拉伯数字。查阅《中国各省地方银行纸币图录》一书,未见“通商银行”踪迹。读《安徽钱币》2006年第2期雷晴波《浅谈晚清发行的铁路债券》一文,方才得知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并提及清朝督办大臣盛宣怀其人。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纸币 《安徽钱币》 阿拉伯数字 中华民国 地方银行
  • 简介:1911年11月22日,四川新军响应辛亥革命,驱逐清廷知府钮传善,建立重庆军政府,推举张培爵、夏之时为正副都督。11月27日,湖北新军石资州起义,杀死清督办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建立成都军政府,推举蒲殿俊、朱庄澜为正副都督。12月8日,同盟会发动政变,骄逐蒲、朱,另推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

  • 标签: 军政府 民国初期 四川 银币 辛亥革命 川汉铁路
  • 简介:奉呈一枚民国二十九年伍拾军需公债券(封底),供同好共赏。该券券幅225×208mm,彩色单面,由“中央信托局印制处”承印。券面上部为一淡蓝色花框,花框由坦克、飞机、弹头及“军需”两字等图文组成。右下方钤一红色税票型印章,章内文字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军需公债伍拾”。

  • 标签: 钱币 军需公债 伍拾圆券 中华民国
  • 简介:1949年4月,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为应付市面之急需,令省造币厂铸“壹”银币。笔者所藏这枚新疆省造币厂壹银币,径39.0mm,重26.7g,传世包浆,面上环“新疆省造币厂铸”7个汉字,中间以双穗环抱“壹”二空心汉字,左右梅花边花,下纪年“民国三十八年”;背珠圈,圈内有阿拉伯数字纪值“1”,圈外上环维吾尔文,下公元纪年“1949”(封三)。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新疆 银币 公元纪年 阿拉伯数字 维吾尔文
  • 简介:今年8月23日是白城撤销地区行政公署,设立白城市十周年。这是白城人民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为搞好这次庆祝活动,白城市委、市政府将举办反映白城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辉煌的十年》展览,交给了市博物馆承办。市博物馆接此任务后,全馆人员利用近40天时间,

  • 标签: 白城市 博物馆 展览活动 地方史志
  • 简介:碳十四所年代与实际日历年常有误差,所3000年以远的标本,常短10%左右的年代。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碳十四年代复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时间当为3000B,C~2300B.C.,石家河文化晚期(或称后石家河文化)约为2400B.C~1900B.C.。石家河文化早、晚期大约有100年的过渡期。当一些地方进入后石家河文化时,另一些地方仍处在石家河文化阶段。

  • 标签: 碳十四测年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 简介:本文是作者2007年5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纪念敦煌学一百年(1907—2007年)国际会议”上提交并宣读的论文中译本。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其第二次中亚考察(1906—1908年)过程中,于1907年春、夏两季到甘肃省敦煌县考古。当时,敦煌县农民正在进行抗缴采买粮的运动,敦煌一带又流行瘟疫白喉。斯坦因乘敦煌县局势不稳定之际,利用敦煌县文武官员全力处理官民矛盾、无暇顾及文物保护的机会,在莫高窟与王禄道士秘密交易,骗购大批藏经洞文物。随后,斯坦因又利用敦煌县农民暴动后甘肃西部政局混乱之机,将藏经洞文物运出甘肃,造成敦煌文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外流。

  • 标签: 斯坦因 王圆禄 中国官员 敦煌 莫高窟 藏经洞
  • 简介:考古是时间的科学,通常考古学家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判断相对年代.这种断代方法对考古学作出过重要贡献,至今仍然是很有用的.但它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无法判断绝对年代.科技年技术引进考古学,或与考古学相结合之后,考古年代学才真正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已故的夏鼐先生,一贯极力主张把自然科学方法引进到考古中来,不仅是在考古学上要利用自然科学方法,而且还要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组织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因此,他曾亲自领导筹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14C断代实验室.在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科学技术的引进,推动了中国考古学革命性进展.

  • 标签: 考古学家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鼐 考古研究 年代 中国科技
  • 简介:笔者藏有一枚10多年前在吐鲁番购得的宝陕局咸丰当千网穿阔缘祖钱,现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这枚祖钱系采用精炼黄铜手工雕刻而成,属钱币模型。钱文遒劲,钱体厚大,精美超常。

  • 标签: 咸丰 吐鲁番 钱币 钱文 钱体
  • 简介:《中国钱币》2009年第2期载文《徐州发现冀南银行平原地名蓝色百券》,作者将此券以收藏实物品种,同现代成书的图录互相比对,认定因颜色略为差异,而寻证为发现的区币新品种。笔者认为过于武断,理由也不够充分,且容易产生误解。

  • 标签: 冀南银行 蓝色 地名 平原 徐州 《中国钱币》
  • 简介:利用考古系列样品的碳十四年方法,就是把田野考古的层位和文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序列转换为精度较高的绝对年代序列,从而定出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使误差缩小。此法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 标签: 田野考古 文化分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 年代 重要作用 事件
  • 简介:觉经变”窟,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大佛湾摩岩造像的南岩西段,刻于南宋,是宝顶山摩岩造像中最大的一窟,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窟。对于该窟刻石,古今学者研究甚众,但限于条件,至今无一如实全面著录该窟的著述面世。为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该窟刻石,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书于其后,请方家教正。

  • 标签: 造像 刻石 大足石刻 古今 南宋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