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蒙元时期“洛水-渭水”流域的墓葬面貌存在明显的共性,随葬明器自成。本文通过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的综合梳理,在探讨大区域墓葬文化的同时,将洛-渭流域的蒙元墓葬细分为河南、陕西和甘肃三个小文化区,分别探讨各个文化区域墓葬的文化面貌和阶段特征。

  • 标签: 洛-渭流域 蒙元墓葬 明器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初,爱国实业家赵雁秋先生收藏了清末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署皖南道姚备的批信札,其书写时间为成丰十年十二月至同治元年三月(1861年1月-1862年4月),时值湘军、太平军“安庆之战”及皖南拉锯战的关键时期,札中多涉湘军在皖南的军事部署、军饷筹措及安庆战况密报等机密。其书写大多纵横急就、妙契自然,寓性情、襟度、风格于楮墨之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 标签: 曾国藩 左宗棠 姚体备 湘军 太平军 清代信札
  • 简介: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高湿、火烧、人为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是该批青铜水禽严重矿的主要原因,而有些矿严重的部分为稳定的粉状锈蚀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害锈”;从组织的微观腐蚀特征来看,铸态枝晶结构的样品α相优先腐蚀;而铸后受热组织则呈晶间腐蚀的特点,腐蚀由晶粒间界向晶粒发展;锈层状结构的产生与Cu20溶解产生空隙,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生成了孔雀石有关。

  • 标签: 秦始皇帝陵园 青铜水禽 腐蚀产物 锈蚀机理
  • 简介:关于夫余丧葬习俗的资料极少见诸于文献记载,仅《后汉书》载:"死则有椁无棺。杀人殉葬多以百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①。《三国志》亦载:"其死,夏月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数百。厚葬,有椁无棺"②。根据这两小段记载可知,夫余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使用木椁、殉葬和厚葬这几点。近些年来随着夫余考古遗存的发现,尤其是对夫余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实物资料,透过这些实物资料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了解夫余的葬俗。本文想

  • 标签: 夫余 丧葬习俗 常豫 葬俗 玄菟郡 帽儿山墓群
  • 简介:《新疆钱币》2002年第期刊登了李江霖、刘邦国两位泉友的文章《齿边红钱由来的探讨》文,就红钱凿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原文观点引用如下。

  • 标签: 凿边钱 钱币 纸币 历史文化
  • 简介:几年前,阿克苏泉友自和田购回枚喀造光绪银元伍钱(回历1321年),笔者见后感觉趣味十足,随将其收入囊中,现与众泉友共同欣赏。

  • 标签: 光绪 银元 阿克苏 收入
  • 简介:墨西哥鹰洋银币自1823年开铸,到1905年停铸,历时83年,其发行时问之长,这世界罕见。按照发行年份、造币厂的不同,图案、面值、边齿和字母的变位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分,鹰洋版别繁多,资料介绍有近两干多种。我以为,其实是大同小异。鹰洋有三大版别,万变不离其宗,2000多种不同差异,都分属在三大版别之内。

  • 标签: 墨西哥 版别 发行 银币
  • 简介:“捡漏”对淘宝人来说无疑是桩难得而惬意的经历。而“淘书”对爱书人来讲何曾不是件苦差乐事。我们都自诩介“书虫”,痴书如命,但面对形形色色、玲琅满目的书海,仍感无从下手,因为从茫茫书海中“淘书”绝非易事,最近,我们从朋友处分别获赠本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定陵发掘现场指挥——白万玉》,作者陈仲华,合作者吴若茂。

  • 标签: 现场指挥 发掘 定陵 学苑出版社 合作者
  • 简介:提要:纪念馆是为“记忆”而生的种博物馆,它参与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从而维护群体稳定性、塑造主流价值观和促进社会教育。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作为纪念馆的两个来源,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纪念馆中群体历史记忆的建构过程。如何在纪念馆中≯了妙平衡、互补融合纪念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建构中个值得探究的现实课题。关键词:纪念馆;群体历史记忆;纪念文化;博物馆

  • 标签: 历史记忆 纪念馆 群体 博物馆文化 矛盾 主流价值观
  • 简介: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有“郭道不治”词,本文认为所谓“郭”字应为“障”之误释,“阝(享)”乃“埠”字的异体;并对著名的秦封邑瓦书中的“阝(享)”字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其含义应该与堤、封、堰性质相近。

  • 标签: 岳麓秦简 封邑瓦书 阝(享)障道
  • 简介:笔者藏有枚10多年前在吐鲁番购得的宝陕局咸丰当千网穿阔缘祖钱,现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这枚祖钱系采用精炼黄铜手工雕刻而成,属钱币模型。钱文遒劲,钱厚大,精美超常。

  • 标签: 咸丰 吐鲁番 钱币 钱文 钱体
  • 简介:P.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是份道教斋文辑录长卷,本文从所录斋文的形成时间和文书的抄写时间两方面对之进行了断代,认为其中斋文的形成大致从唐玄宗时期直延续到晚唐和五代初期的归义军时期。这长时段的形成过程使该文书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还对该文书所反映的唐代道教斋事活动进行了定的考察,分析了这时期道教斋醮活动的内容及特点。

  • 标签: P 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 唐代 敦煌 道教 斋文
  • 简介:文人雅集是中国文化史上种独特的现象,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可谓绵延不绝而至今。在美术史上更以母题的方式形成种流行亦近两千年的文人雅集的绘画创作现象。本文集中分析了兰亭修禊事件对后世文人雅集从内容到形式的突出影响,也指出其直接形成了文人雅集绘画的基本模式。

  • 标签: 兰亭 修禊 文人雅集 母题
  • 简介:近年来,在同内外不断有突骑施钱币出土,这些钱币已成为“丝绸之路”上枝奇葩,倍受泉友所茁爱。第次见到突骑施钱币是2006年存,笔者孑F焉耆家古玩店看到枚样式特殊的钱币,在钱币的面有少数民族文字,另面有形似弓形的图记,青铜材质,出于好奇,笔者曾上手把玩,在和老板的攀谈中得知这就是大名鼎舳的“突骑施钱币”;2007年秋,笔者在焉肴另家占玩店,第二次见到了这种钱币,钱型和我上次见到的差不多,为生坑品,我所见到的这两枚突骑施钱币,据称都来自焉耆博格达沁古城。

  • 标签: 突骑施 钱币 “丝绸之路” 少数民族文字 2007年 古玩店
  • 简介:李树辉先生的这篇文章在本刊2013年第二期刊载中出现了缺漏,特向作者和读者致歉。现特将缺漏部分补上。缺漏部分从本刊2013年第二期第5页右列第24行,

  • 标签: 突厥语词 补漏 历史 古钱 西域 唐朝
  • 简介:其实,当某个部落(或部落联合体)凭借武力征服了周边诸部落、构成更大级的社会组织即政权形式后,凡附属于该政权的所有部落(或部落联合体)对外都是沿用其核心部落即领导部落(或部落联合体)之名,而对内则仍以各部落或部落联合体名相区别。对此,波斯史家拉施特在《史集》中曾有非常具体的阐释。

  • 标签: 语词 历史 古钱 西域 唐朝 政权形式
  • 简介:2006年,河南淅川徐家岭11号墓中出土件小口铜鼎,肩部有49字铭文,文中使用了太岁纪年法,还提到该鼎的主人和作鼎之人为(阝)氏家族。无论从小口铜鼎的铭文内容还是器形本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徐家岭11号墓 小口铜鼎 铭文 氏家族 楚系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