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郑和航海的终极点,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及结束的原因一样,是郑和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据《明史.郑和传》载,郑和七下西洋所经国家与地区如下:

  • 标签: 郑和 比刺 孙刺 航海路线 明朝
  • 简介:这是1998年的岁末。经菲律宾学术界安排,我在国际华人学术研讨大会闭幕之后,从马尼拉坐飞机来到位于菲律宾宿雾的西南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参观了麦哲伦在宿雾古城的遗迹遗物,嗣后又乘坐飞机,踏上了古麻朗旧地之旅。

  • 标签: 麦哲伦 遗物 遗迹 古城 参观 上古
  • 简介:侯显是明代初期一位杰出的外交使者,史称他“有才辨,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特别是他在永乐十三年(1415)出使榜葛国(主要在今孟加拉国),后来又在永乐十八年(1420)出使沼纳朴儿国(首府为今印度的江普尔),为调解榜、沼两国军事冲

  • 标签: 侯显 明代 榜葛刺国 费信 马欢
  • 简介:元代萨都剌《雁门集》中保存有数十首涉道诗,是萨都寻访江南道教的历史记录。萨都剌作为东来的回回人,注意了解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他足迹遍及江南道教名山宫观,与道门人士结为方外之友,这反映出在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中,不同民族宗教间的对话与交流。

  • 标签: 元代 回族 诗人 萨都刺 道教 儒释道文化
  • 简介:老的沙乃元朝末帝顺帝的母舅,出于哈鲁部族。他以皇戚身份入仕,任职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他改革弊政,加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最终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生。

  • 标签: 述略 元代 有所作为 任职期间 政治环境 利益集团
  • 简介:札剌亦儿部落是蒙元历史上极具影响的一个部落,尤因其显贵木华黎为首的一些家族作为黄金家族的元勋世臣,在政治、军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得以封王拜爵,可谓与蒙元政权共命运、相始终。元廷北归后,札剌亦儿人散落蒙古高原、汉地以及中西亚各地。近年来,来自全国不同地域和相异的文化圈里的一些群体持着家谱或碑文,或是“传说”等有所依据的“历史记忆”,宣称自己是木华黎后裔,从而达成“民族认同”和“血缘认同”。蒙古札剌亦儿部当代遗存,尤以自认为木华黎后裔群体的陆续报本及随即出现的相关现象,可谓是近年中国各地相继出现的较为普遍的蒙古人后裔“寻根问祖”现象之典型事例。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当是受汉族宗族观的影响,也可视为当代蒙古人试图分享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国文化遗产的愿望或一种精神依附。而近年在扎赉特旗出现的“木华黎文化复原”潮流则可视为是内蒙古地区建设文化大区,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事业的政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蒙古高原 当代 遗存 渊源 黄金家族 历史记忆
  • 简介:波斯文史著《史集》(Jami_cal-Tavarikh)之《部族志·斡亦剌传》是有关卫拉特蒙古早期历史活动的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苏联波斯文集校本,将其中的《斡亦剌传》首次由波斯文原文直接译为汉文,纠正了前译中的一些错误,同时结合其他文献,作了进一步的注释与考订。

  • 标签: 部族志 译注 卫拉特蒙古 历史活动 波斯 原文
  • 简介:许多人对1935年11月1日和1939年3月20日汪精卫在南京及河内两地遇刺事件都很熟悉,但是对另外的三起汪未遂案,恐怕了解的就比较少了。

  • 标签: 汪精卫 戴星炳 陈定达 刺杀行动
  • 简介:<正>前言玉典赤(Egndeci)、八哈赤(Balagaci)均为元朝怯薛的职掌。虽然二者都是门卫,但玉典赤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负责守卫宫门,到了忽必烈汗时期负责守卫中书省省署出入口;八剌哈赤则是出现于窝阔台汗时期的法薛职掌,当时负责城门的警卫,在忽必烈汗时期是大都、上都城门的警卫。

  • 标签: 怯薛 中书省 忽必烈 城门 元朝 成吉思汗
  • 简介:  蒋介石一生曾经多次遇刺.1931年夏,在"中国暗杀大王"王亚樵的组织下,刺客陈成潜入"夏都"庐山"太乙村"附近的竹林中,朝正在甬道上散步的蒋介石连开两枪而未中,蒋惊魂逃命,逃过一劫.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礼堂举行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乘中央委员集体合影之际,南京晨光社记者、爱国热血青年孙凤鸣拔枪行刺.由于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出场照相,结果汪精卫成为刺杀对象,身中3枪倒地.1961年,在日本的台独分子廖文毅花费黄金几百两雇请杀手赴台蒋,由于警卫事先警觉,刺杀未遂,蒋介石再次幸免于难…………

  • 标签: 刺蒋 流产刺 蒋计划
  • 简介:1965年上半年,美国对越南的战争升级。美国总统约翰逊公然宣布美军在越南直接参战,并扩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作为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友好近邻,中国不可能听任美国侵略,而对越南坐视不救。应越南政府请求,中国决定派出军队援助越南,大体分工程、铁道、防空、后勤等几个方面。如:工程兵帮助越南修筑沿海防御工程,防止美军在越北的海湾突然登陆;再是修建机场等国防设施和完善其公路交通系统。铁道兵改建首都河内往南、往北及西北至中国的几条铁路干线,改法国殖民地时期的窄轨(米轨)为宽轨(标准轨),改建和扩建一些关键地段的桥梁及车站;新建河内——友谊关线(北线)克府站至中北部钢铁基地太原的铁道线。高炮部队,则负责海岸及铁路

  • 标签: 飞行员 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援越抗美 中国军人 战士
  • 简介:屡闻当今艺坛的某些明星,或因走穴而东奔西突,或因偷税而名声狼藉,或因私欲膨胀而罢演演,一些所谓艺术家往往借口市场经济而成为金钱的奴仆。我不禁想起了抗日时期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拒演的事,感慨万千。

  • 标签: 袁雪芬 越剧演员 抗日战争时期 生平事迹
  • 简介:报纸以文字与图像为主要结构,其版面设计带来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符号学中最有生命力的论点之一,符号的双轴关系同样也适用于研究报纸的版面语言。双轴关系的实际运用,能够确立报纸的版面风格;而“展面”与“点”理论的运用,可以构建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引导与激发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本文应用符号学中的双轴关系理论,并结合报纸版面的具体案例,来解读当前报纸版面的普遍性与风格化问题,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报纸 版面设计 符号学 双轴关系
  • 简介:奉蒋命,力阻避港巨贾返沪1949年4月底,人民解放军大举渡江,南京、上海相继解放。沪上若干名商巨贾由于担心身受兵燹之祸,纷纷避难香港。因此,原本尽是粤人天下的香江,突然跑来一大群讲着吴依软语的江浙人士,个个腰缠万贯,出手阔绰,这批异乡客被当时香港报章谑称为“高等难民”。

  • 标签: 杜月笙 台湾地区 1949年 人民解放军 香港
  • 简介:1965年秋,我采访位于西藏帕里镇附近的查果拉边防哨所,指导员告诉我,帕里是军事要地,离边界很近,是由中锡边界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两次武装侵略西藏时的战场。他说:1903年12月英军越过我国则里拉山口,不久占领帕里,强行进驻帕里宗(县)政府,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前往交涉,英军不予理睬,还将代表扣留。愤怒的帕里百姓忍无可忍,拿着大刀、

  • 标签: 战场 西藏地方政府 纪事 19世纪末 军事要地 20世纪
  • 简介:历史上荀爽、虞翻等学者用汉易卦气学的一些说法对《周易》经传所作出的种种解说,与《周易》经文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矛盾,皆牵强附会,顾此失彼。这说明《周易》经文制作时根本没有“卦”观念包含在其中。

  • 标签: 周易 易传 汉易 卦气
  • 简介:<正>王拱璧(1886—1976)河南西华县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期间在河南组织武装起义。1917年赴日本东京留学,任河南留日学生会会长、中国留学生会总干事。留日期间,曾回国参加“抵货运动”(与日经济绝交)及五四运动。1920年归国后,响应当时进步青年“到基层

  • 标签: 中国留学生 西华县 进步青年 改造 东京 干事
  • 简介:近代中国危机深重,国人迫切希望寻到摆脱危机、实现富强的捷径。受长期专制统治的影响,国人颇相信政治对社会、国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当西方近代政制的优越性以及德国、日本推行的国家主导近代化的模式为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所推崇时,改革政治,以近代化的国家权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就成了时代思潮。政治革新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撑,近代中国思想界对此也有所认识,但在时局的催逼与国亡无日的焦灼感的驱动下,从甲午战败到第一届国会解散,政治改造优先论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近20年专注于政治改造未见成效,而时局日趋黑暗,思想界围绕未来路向乃发生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之争。此番论争规模不大,但其提出的问题实为近代中国思想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从此争论,我们可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理路。

  • 标签: 民初 政治改造 社会改造 思想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