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度戒”是滇东南蓝靛瑶表达生活知识的结构性仪式行为。在国家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民间“度戒”仪式很难续持传统的结构边缘,仪式嬗变为交融传统价值和现代工具意识的表达性行为。人们将传统的成年礼“度戒”仪式结构化地发展成为增光家屋“脸面”和抬显家人地位的“夸富”行为,结构化的“度戒”仪式被人们“反结构”地改造成服务于提升家屋地位的工具。

  • 标签: 蓝靛瑶 度戒 结构 反结构
  • 简介:中国古代的城市并没有市的建制,一般都称为城或镇,常常成为省、府、县治所,大部分城镇都隶属于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一直到晚清,武汉所在的空间范围内只有三镇,没有市的建制。到民国时期,武汉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发生了转型.武汉三镇的府县厅体制被现代的省、市、县制度代替,武汉地区的新制度先后形成汉口市、武昌市、武汉市等。从1861年至1949年,一开始三镇互不统属,后来慢慢形成统一的武汉市,市区面积从不到20平方公里扩张到162平方公里,人口从30万左右发展到120万左右。

  • 标签: 城市空间结构 武汉地区 行政区划体制 变迁 近代 1949年
  • 简介:作为《新疆通志(1986~2005)·统计章》主体框架的篇目结构,它是全书资料收集整理的向导、分工编写的依据和总纂的纲领,在实际编纂中起着宏观控制与指导的重要作用,既影响编纂进度,更事关志书质量。除了做好篇目结构的设计工作外,在编撰过程中还要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杜绝观点加例子加评论的写法。同时还要改变那种照抄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技术规程、宣传报道、课堂讲义的现象,把握志体,端正文风,力争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 标签: 《新疆通志·统计章》 结构 特点
  • 简介:明中叶以后,华南沿海及其腹地在海外贸易、山区开发等因素推动下,市场的整合度越来越高,一些沿海的商业聚落应运而生。位于粤西高州府有着“小佛山”之称的梅蒹镇即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探讨了从明清之交地方动乱到清中叶以后社会秩序重组期间梅莱镇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化轨迹,揭示出不同人群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所结成的社会网络以及梅莱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复杂关联,由此可使我们加深对明清时期的市场网络和华南市镇社会史的理解。

  • 标签: 梅菉镇 华南市镇空间 社会组织
  • 简介:研究党群沟通的问题实质在于了解它能产生什么影响或者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种影响是党群沟通发挥整体功能的一种体现。党群沟通功能的发挥,最终要依赖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在探讨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时,既要从结构要素本身的定位出发来考察相互联动中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拘泥于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增益。这样,才能完整、正确地理解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群 沟通机制 结构要素
  • 简介:序言经过清朝近300年的分割统治,蒙古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曾因频繁的移动而有着与蒙古社会的各部族之间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接触可能性的开放式的蒙古社会,却被封闭在以旗为单位的有限的空间内,以至于变成了一个内向而封闭的社会。加之,以内蒙古地区为中心,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中国内地贫穷汉人农民的大量流入。

  • 标签: 社会史研究 蒙古社会 可能性 结构变动 近现代 19世纪中叶
  • 简介:作为爱情悲剧与喜剧的代表作,《牡丹亭》与《终成眷属》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层面曲折生动,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还在于文本别具一格的形式与结构设计,不管是主题还是写作手法都突显着冲破束缚与思想桎梏的特点。本文以这两部剧作为例,通过分析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结合作品结构与主题的关系,总结其叙述结构模式、形式与意义,达到旧文本新理解的效果。

  • 标签: 《牡丹亭》 《终成眷属》 叙述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