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1959年,我在中央党校工作,又要讲党史课,又要辅导其他课程,白天、晚上几乎都不能清闲。下半年,突然发现自己超过“经期”两个星期不见“月经”,怀疑怀孕了。趁着星期六回家,星期日上午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检查。正好碰上林稚大夫,她高兴地说:

  • 标签: 追忆林巧稚
  • 简介:《墨子·兼爱中》载墨子之言云: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孙谄让《墨子闲诂》解释“劫”之义说:

  • 标签: 《墨子》 兼爱 字形 汉字
  • 简介:春芳,浙江省鄞县人,1927年7月14日出生,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其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独特风格。她12岁入门,25岁成为头肩小生,花甲之年仍挑大梁上台演出。从艺生涯中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戏剧人物形象。2016年8月14日上午,于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因病去世,享

  • 标签: 春芳 毕派传世 芳记
  • 简介:1942年5月17日,星期日,对于27岁的'飞虎'路易斯·晓普来说,是一个改变一生的日子。他1915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最西北的德卡尔村,家族有从军传统:祖上驰骋美国内战沙场,父辈赴欧投身'一战',同辈中多人参加'二战',三个姐姐甚至同一天参加妇女军团。晓普成长时,恰逢飞行热席卷美国。许多乡村集市停着飞机,只要给几块钱,飞行员就会带人遨游蓝天。飞行竞赛和特技表演也大受欢迎。陈

  • 标签: 地狱逃亡 抗日飞虎 毕晓普地狱
  • 简介:1917年夏,正在求学的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出游。他们身无分文,采取旧时学子们“游学”之法,请沿途的劝学所资助。一日,他们到达安化县城拜会县劝学所的夏默庵所长。夏学识渊博,孤僻清高,一般不愿理睬“游学”之人。毛、萧求见再三,方开门纳见,但提出必须对准一副对联,方能予以资助。夏先生出的上联是:“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沉吟片刻,即书属对:“春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 标签: 鸟声 春去也 夏先生 劝学所 萧子升 学识渊博
  • 简介: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刚刚奏完。橘黄的太阳映照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及城楼前的那对汉白玉华表,整个天安门广场显得格外静谧、祥和、寥廓、辉煌。人们在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

  • 标签: 新中国 北京城 《义勇军进行曲》 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广场 华表
  • 简介:Sh.拉的论文集在东京出版在国际蒙古学领域内,对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史、蒙古人的传统文化及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等问题的研究,近40余年来尽管有所增多,但事实上还缺乏较显著的成果。在这种状况下,着眼于蒙古传统文化、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

  • 标签: 游牧民族 历史编纂学 传统文化 蒙古文化 文化交往 蒙古历史
  • 简介:京剧取名颇具文采,音节铿锵,色彩绚丽,斐然可观,撷其典雅和谐者百出,组缀成联,聊博同好一粲。

  • 标签: 京剧戏 戏巧
  • 简介:抗战时期,著名剧作家于伶写了《长夜行》、《花溅泪》、《春雨江南》、《英烈传》等优秀剧作。重庆进步文艺界的朋友在他三十七岁生日那天前往祝贺。有位朋友用上述四个剧名赋成一首七绝:"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口吞声,至今江南春雨日,英烈传奇说大明。"作者大声朗诵了这首七绝后,在座的人大为赞扬,称赞这首诗音律和谐,颇有情

  • 标签: 郭沫若 七绝 抗战时期 剧作家 江南 英烈
  • 简介:'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教师对于学生、对于教育乃至对于民族之重要性。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打造一支人格完善、勇于担当、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超群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保证。为此,学校通过'三个搭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成长撑起一片绿荫。

  • 标签: 助推教师 巧搭 搭平台
  • 简介:志纯先生(笔名日知),1910年11月1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43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名誉会长 古代史研究 福州市 福建省 研究所
  • 简介:《示儿书》节选“遇事以盛满之气出之,此至不可。”“欲平盛气,当先近情。”“宽严均不可过则。”“宜在人不经意处留心。”“处处出以小心,时时葆我忠厚。谨慎须到底,不可于不经意事掉以轻心:慈祥亦须到底,不能于不惬意人出以辣手。”“凡事须可进可退,一日在官,恣吾所欲,设闲居后何以自聊?”“汝能心心爱国,心心爱民,即属行孝于我。”

  • 标签: 家训 林纾 历史 处事方法
  • 简介:关于英国商人谷(FrederickPigou)的生平及事迹,学界知之甚少。《大英百科全书》及其他传记词典均未为其立传,但在18世纪的各种年鉴中,却屡见其名。中国学术界所接触到的有关他的信息最早来自于裘昔司著《上海通商史》。谷关于上海的文字虽短,却很重要,它首次预言了上海作为通商善地的商业前景,英国要求中国开放的政策就起始于谷的首次构思。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为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奠定了基础,所以他是中英关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毕谷 上海城市 预言人
  • 简介:淄川氏家族是山左地区著名的文学世家,崛起于明末清初。在文学创作上,氏几代作家坚持雅俗兼容,与时共进,和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诗人袁宏道、王士禛、赵执信等均有密切交往,牵涉多个文学支派,从中可看到文学脉络的交错和文艺思潮的嬗变。在某种意义上,家几代人走过的道路就是明清之际山左文坛的一个缩影,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 标签: 雅俗并举 性灵 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