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19、20世纪之交,美国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发明、城市化和新闻业的发展影响了传统的隐私状况。催生了新的隐私诉求。新闻报刊无度地侵犯私人生活,引起美国中产阶级精英人士的不满,在他们之中形成了一种"私人生活不受打扰"的个人权利观念。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之中,这种权利观念并未被普遍接受。纽约州上诉法院在1902年"罗伯森诉罗切斯特折叠纸盒公司案"中,明确拒绝了隐私的存在,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促使纽约州通过了保护隐私的州法令。此后,在其他州也相继出现了支持隐私的判例和立法。不过,最终形成的隐私权利偏离了原先的构想,仅仅禁止盗用姓名、肖像和照片的行为。这一结果,根植于世纪之交美国社会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视、大众社会与阶级分化的形成、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的冲突之中。

  • 标签: 隐私权保护 上诉法院 隐私保护 私人生活 出版自由 权利观念
  • 简介:季莫申科获刑公心私利纠缠不清10月11日,乌克兰一家法院判决前总理季莫申科七年监禁,罪名是滥用职权,干预乌克兰与俄罗斯2009年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判决书说,她在协议谈判中出于私利故意超越总理权限直

  • 标签: 争议 乌克兰 俄罗斯 私利 职业道德 水战
  • 简介:当看到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时,心里有些惊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唐觉呢?大概是长久以来觉得博物馆的陈述与叙事有些沉闷的缘故吧,而此时这个主题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变不会是像线条一样的明晰,博物馆作为展示文明证据,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历史 期刊 编辑工作 书籍推介 卷首语
  • 简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70年9月至2012年8月,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学界针对钓鱼岛历史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关于中国大陆的研究综述,主要有李国强《近10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之状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张彩霞《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关于日本方面的研究综述,主要有张植荣《日本有关钓鱼列屿问题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回顾钓鱼岛历史问题的研究状况,分析中日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对近40多年来钓鱼岛历史问题研究状况展开深入探讨。不当之处,尚祈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钓鱼岛问题 历史研究 现状 《台湾研究集刊》 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大陆
  • 简介:志纯先生(笔名日知),1910年11月1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43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名誉会长 古代史研究 福州市 福建省 研究所
  • 简介:《示儿书》节选“遇事以盛满之气出之,此至不可。”“欲平盛气,当先近情。”“宽严均不可过则。”“宜在人不经意处留心。”“处处出以小心,时时葆我忠厚。谨慎须到底,不可于不经意事掉以轻心:慈祥亦须到底,不能于不惬意人出以辣手。”“凡事须可进可退,一日在官,恣吾所欲,设闲居后何以自聊?”“汝能心心爱国,心心爱民,即属行孝于我。”

  • 标签: 家训 林纾 历史 处事方法
  • 简介:<正>陈立夫在《成败之鉴》有关抗战时期的教育一节中写道:“战时教育的种种措施,需要极多极多的经费。在抗战时财政收入减少,而军费浩繁,教育与文化在短见者看来,比较为不急之务,国家不应为此耗费巨量金钱。可是当时的孔院长(行政院长孔祥熙)兼财政部长同意我的见解,认为抗战与建国应双管齐下,教育青年乃是为建国预储人才,和抗战同样重要,也是实现他的抱负的机会。

  • 标签: 抗战时期 学生贷金 陈立夫 孔祥熙 国立中学 财政部长
  • 简介:<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清朝官员和士大夫发出的关于“夷务”的争议,就是对这种历史变化的一种反响与回应.从对《南京条约》前后的几种“夷务”论的考察中,不仅会看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起步时的艰难,更可以从中透视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曙光.

  • 标签: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制夷” 近代中国 师夷长技
  • 简介:文有史墨,史用文名,文史研究馆是中华文脉重要的“搏脉者”。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自成立以来,汇聚了中华文脉各个脉系中具有地方名望的大家、名家,用文史笔墨记录保存着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史人物。这其中包括了在中华印学中占用重要位置,具有全国影响的浙派印学的代表人物马一浮、王福庵等。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浙江省 代表人物 地域文化 中华 马一浮
  • 简介:那是一个盛夏时节,我应邀去上海参加一个论坛,会后专程去了一趟昆山,并非是去欣赏那粉墙黑瓦、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致,而是去一个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镇——千灯,朝拜我心中的顾炎武。

  • 标签: 精神 百年历史 顾炎武 朝拜
  • 简介:1959年,我在中央党校工作,又要讲党史课,又要辅导其他课程,白天、晚上几乎都不能清闲。下半年,突然发现自己超过“经期”两个星期不见“月经”,怀疑怀孕了。趁着星期六回家,星期日上午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检查。正好碰上林巧稚大夫,她高兴地说:

  • 标签: 追忆林巧稚
  • 简介:岗德乡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区,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与西藏结缘的起步之地,也是我终生与西藏相伴的梦起之地。从它走进我的生活时算起,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 标签: 堆龙德庆县 第二故乡 拉萨市 西藏
  • 简介:著名书法家李天马题签的这本书法集选人周榕横幅、长卷、楹联、条幅、扇面代表作80余幅,从多个侧面透现一种生命脉动之关,气韵之美,流畅之美。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在序言中盛赞“中国当今书坛令人尊敬”的这位“大家”为书艺精进所作的不懈追求和取得的宝责成就、、周榕执著书艺的经验之谈和创作年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借鉴书家书作。

  • 标签: 书法家 党组书记 创作年表 代表作 书艺 中国
  • 简介:福州闽江边,有个“浦村”,原名濂浦村。村里建有皇帝行宫、御道遗址仍在。小小村庄有一座皇宫,引来了不少观光者。自从南宋首都临安沦陷后,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护送益王赵是、广工赵呙于1276年三月乘船来到福州,从邵岐码头登岸,驻跸浦平山阁,屯兵于平山。五月初一,11岁的赵星在陈宜中等人的拥戴下登基,称端宗,改年号“景炎”,开始了短命的帝王生活。自从端宗皇帝树起王旗后,不少南宋抗元志士前来投奔。其中关键性人物文天祥就从温州跑至福州。一时间,福州成为南宋朝廷抗元救亡的中心。据史书记载,当时端宗小王朝尚有军队30万之众。

  • 标签: 史书记载 福州 南宋 张世杰 中等人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