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在商品美学中,人们经常研究的是微观产品的审美价值和美的设计问题,但往往忽略了宏观产品的审美价值和美学设计问题。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微观产品,必须以必要的宏观产品作依托,本文仅从宏观产品美学设计的内涵和途径两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宏观产品美学设计的内涵及领域1、宏观产品的美学设计,广意上可理解为自然的美化。所谓宏观产品的美学设计是相对微观产品的美学设计而言的,就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整个自然环境的美化,具体讲,就是从美学的角度提出和考虑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问题。就是指根据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创造美的物质产品,绿化大地,保护环境和名胜古迹,防止公害,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等。这些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的美化问题。宏观产品的美学设计,为什么可理解为自然美化?这是因为大自然作为广义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密切相关。任何微观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美化,具体讲都离不开一个国家、城市、地区环境的美化。以工厂来说,不仅整个厂区应该做到整齐清洁、绿树成荫,而且车间内部也应力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色彩调和,机器产品安置井井有条,并尽量控制和减小噪音,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即使工作辛苦紧张,精神仍会感到愉快,获得

  • 标签: 美学设计 审美目标 审美价值 自然美 生态平衡 城市建设
  • 简介:志书篇目设计依据新释王广荣志书篇目设置的依据是地情。篇目门类构成是由事物的实体决定的,选择门类的范围和问题域不同。所以,志书篇目的特征与个性能够得以充分体现。1篇目是结构的篇目1.1志书篇自由乎面向网络结构发展年鉴派提出了建立“结构的历史”的主张,带...

  • 标签: 篇目设计 物质结构 篇目设置 门类设置 门类划分 教育志
  • 简介:唐代诗人李白与高适的自我人生设计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心高志大,自负自信,寄希望于君臣遇合,一飞冲天,而不愿走一般人走的科举入仕的常道.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的若干突出特征.李、高的人生设计都表现出积极入世和进取的精神,这对于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推动的力量.

  • 标签: 高适 李白 盛唐 唐代诗人 入仕 士人
  • 简介:县级综合年鉴的条目设计与撰写李德辉条目是年鉴的主体,一部县级综合年鉴主要由众多的条目所组成。,这种以条目为基本单元的编写形式,构成年鉴区别于其他各类文体的独特个性,也为分类撰写和检索资料提供了方便。条目撰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鉴质量的高低,也必然影响...

  • 标签: 综合年鉴 年鉴编纂 基本框架 条目标题 事件性 年鉴条目
  • 简介:篇目是志书设计的蓝图,是一部志书的大纲,足提高志书质量的前提。民国时期方志学家李泰菜说过:“纂志之道固多,而门日标题则为首要”。近代篇日尚且如此重要,当代修志涉及百科,更需要有一个科学篇目,才能能产生合理的分工。篇目是搜集资料的向导,分工编纂的大纲,出版成书的目录。

  • 标签: 志书质量 篇目 续志 修志 方志学家 编纂
  • 简介:浏览近年地方年鉴的彩页设计,发现不少设计新颖、版式编排科学、色调饱满,颇多成功之作;但也有一些彩页,平面设计中诸如文字与图片的关系、版面的整体性、内容与艺术的表现、色彩的选择以及与空间大小面积的对比关系等把握不够好,达不到应有的视觉效果。如何搞好彩面的平面设计,以便收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以下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管窥之见。

  • 标签: 年鉴 彩页 平面设计 创意 整体布局 个性
  • 简介:《温州年鉴》还很年轻,到现在才出了三部。比起兄弟地区的年鉴,还只是一个小弟弟,谈不上什么经验,有的只是教训。下面想就栏目设计和照片插图版面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温州年鉴》 栏目设计 彩页编排 中国 浙江 编纂工作
  • 简介:首部《广州市志》(记述时限为1840—1990年)完成于2000年,续修《广州市志(1991-2000))篇目设计始于1999年初.当年8月完成初稿。尔后通过“广州地方志理论与工作研讨会”与几次续修志书篇目设计座谈会.至2000年10月形成第一次修订稿。至今历时6年,形成第五次修订稿,志书的资料收集、初稿编写及总纂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这一修订稿为框架开展的。到目前为止,志稿大部分进入总纂阶段,有三分之一完成总纂工作。然而,全志篇目定稿.当在全志定稿之时。是见志书篇目设计工作,起步于编修志书之初,其修订又几乎贯串于全志成稿的全过程。篇目设计决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贯串修志过程之始终。

  • 标签: 《广州市志》 篇目设计 续修 修志 修订稿 方志理论
  • 简介:<正>筑坝三峡蓄洪发电的计划在民国时期就已提出。不少外国人曾参与这项工作。来自美国的萨凡奇博士所提出的开发三峡计划最引人注目。萨凡奇于1879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柯维尔郊区一个农场,自威斯康星大学工程系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内务部垦务局任总设计工程师。他曾设计建成60

  • 标签: 资源委员会 国民政府 美国垦务局 民国时期 威斯康星大学 美国内务部
  • 简介:篇目是一部志书的大纲、凝聚和缩影。民国时期方志学家李泰棻说过: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众所周知.篇目是搜集资料的向导,分工编写的大纲,出版成书的目录。目录则成为志书的眼睛和窗口,是全志精华部分的聚焦点,是查索全书的索引。篇目的设计不是一次形成不变的,框架在设计实施过程中,

  • 标签: 续志篇目 方志学 志书 修志工作
  • 简介: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城市重要标志的城市广场愈来愈受到政府和百姓的重视。上个世纪末,西安也建了不少这样的广场,位于市中心的钟鼓楼广场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可是,当人们看到、说到、写道,甚至工余节假悠闲地散步在钟鼓楼广场的时候,有谁会想到,远在半个世纪以前,民国时期的省、市政府,也曾有过兴修这个广场的计划,而彼时广场拟议中的设计师,恰是现今这座广场设计师张锦秋大师的导师、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诚先生。市档案馆初搬北郊新馆布置馆藏陈列室时,笔者受托与闻其事,不意竟在浩如烟海的民国旧卷中,翻出不少当时酝酿建设广场以及计划最终流产的档案资料,惊异之余,深觉颇有向世人做一梗概介绍的必要.

  • 标签: 钟鼓楼 建设计划 民国年间 西安 流产 经济建设
  • 简介:2005年7月,荔湾区政协开展西关饮食文化的专题调研,意外地发现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于1980年为十甫路百年老字号陶陶居所绘的一幅建筑图手稿,其时旨在为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屡遭破坏的茶楼建筑探索复原之路。“文革”,中陶陶居改名为东风楼,取意于毛泽东主席“东风压倒西风”的一段论述。其间东风楼的内外空间、立面形象都被弄至面目全非。

  • 标签: 手稿 设计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化大革命” 专题调研 饮食文化
  • 简介:周建民先生发表在《陕西史志》2001年第二期的《孙中山陵墓的设计师——汉中人刘宝锷》一文称:“建筑中山陵时,刘宝锷先生被孙中山治丧委员会聘为负责设计、建设、监理中山先生陵墓的总工程师。”(引文中着重号为笔者添加)此说不符合事实。

  • 标签: 孙中山陵墓 吕彦直 监理工程师 南京市 地方志
  • 简介:2006年4月12日下午太仓市政府在市花园宾馆召开“郑和航海博物馆”布展内容设计论证会。会议由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副书记孙耀明、副市长盛蕾参加会议,郝和研究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太仓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黄友良局长主持,首先听取了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编制《郑和航海博物馆布展内容设计书》、上海汉图制作中心提供的展览设计方案的汇报。到会专家、学者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设计方案有超前理念,大量应用高科技手段展现600年前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的壮观场景,使人耳目一新。

  • 标签: 内容设计 郑和航海 太仓市 博物馆 论证会 布展
  • 简介:最近,笔者看了20多个县市的二轮志书篇目设计。从总的情况看,广大修志工作者为了使二轮志书从一开始即有一个高起点,把创精品、出佳志、良志作为奋斗目标,高度重视、精心设计二轮志书的篇目,力争设计出一部创新的篇目来。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儿。

  • 标签: 志书 篇目设计 修志工作 地方志
  • 简介:一部史学巨著的设计师———记《北京通史》主编曹子西□马尚瑞曹子西近影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批史学工作者在副院长曹子西研究员的带领下,经过十多个春秋的埋头苦干,1994年10月庄重地向世人宣布:一部330万字、10卷...

  • 标签: 通史 史学界 科研人员 文艺理论 解放区 国民党
  • 简介:新疆是一个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世居着十三个民族,使用着七种文字。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新疆曾先后使用、流行过粟特文、汉文、佉卢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吐蕃文、西夏文和察哈台文。使用过的语言,有印欧语系的东伊朗语、印度语,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阿尔泰语系的诸突厥语、蒙古语和满语等,这些语言文字共同推动着新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解放后,我们党非常重视新疆的民族语文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民族语言研究规范也空前发展起来。因此,编修《语言文字志》,能反映我区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反映我区各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及文化传统,反映我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 标签: 文字志 突厥语 民族语文 蒙古语 新疆通志 回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