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人物》杂志在去年5月全新改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新杂志。而事实上,我们足够"老"。《人物》创刊,是在1980年这个时候,它是国内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在上世纪80年代,《人物》伴随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曾有极为灿烂的表现和巨大的影响力。33年来,《人物》始终是一份深具人文精神的杂志,在捍卫真理、支持改革开放方面敢于发声。33年后这一精神仍是《人物》的尺度。

  • 标签: 拾叁 《人物》 六小龄童 人文精神 周有光 文学世界
  • 简介:夏历甲申新春又近。三百六十年前的甲申(1644)年春三月,李白成率农民起义队伍杀人北京,结束了另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自己坐了龙庭,改国号“大顺”。农民起义的“学生”夺了“老师”的帝祚,算是封建社会的一条“历史周期律”。

  • 标签: 封建社会 政治体制 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 民主政治
  • 简介:我告别刘邓首长,走出司令部不多远,就碰到几个熟人,他们亲热地和我握手,打招呼,把我让进屋。一进门,就看到郑绍文同志在打电话,他把电话筒一抛,跳过来抓住我猛摇道:“哎呀,老谢,你还活着呀!”的确,从中原突围到南下,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老同志能相见,其高兴激动之情可想而知。谈了几句话后,他跑出去了,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进来高兴地对我说:“我给你找一个好地方住,去江汉军区供给部,那里有马骑。”原来江汉区党委和江汉军区的机构已经组成,只等命令一下,就开过平汉线,重返江汉。我在供给部见到了部长张旺舞同志。他和我小谈后,就安排我住下,除给我一个通讯员外,还真的给我配了一匹马。我因任务在身,急于请他带我去

  • 标签: 江汉区 国民党 群众大会 京山县 新四军 老年人
  • 简介:我国婚嫁礼仪,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民族、宗教、地域、乡土的互异而各具特点。民国期间,嵩县的配偶制度,律定一夫一妻,但官宦、豪绅、富户常于正室之外纳妾娶偏。平民百姓多恪守不渝,娶偏者无几。一、择偶定婚:俗称“订亲”。男女择偶全凭“父母之命”(有“指腹”定亲的,但不多见)、“媒妁之言”(要三媒六证)。视男女双方直接求爱为“有伤风化”而必有他人代为相亲。多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两好结亲。但关键是要所谓合属相,掐八字。属相八字不合,即使爱笃情深,各方满意也只能割爱另就,根本不尊重爱情基础,常违背本人意愿。民国中后期虽有自由婚姻之说,但多受习惯势力的非议和阻挠,成功者甚

  • 标签: 民国期间 新娘 婚嫁 嵩县 梳妆用具 童养媳
  • 简介:《大同报》是在国民党二大期间办起来的一张四开晚报。虽然办报不到一年,但它以泼辣、大胆、深刻、活泼的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同报》的开办是借助他人的办报登记证才正式出版的。开办当初,报纸以吹捧歌女、戏子为主,其他为黄色新闻,所以不为众人欢迎。为此,《大

  • 标签: 大同报 期间大同 民国期间
  • 简介:古籍包孕宏富,我个人能力所及只有文史两端。解放后推中华书局的古籍出版成绩最巨,不仅数量大而且精审不苟,我在中华出版的《书品》里已说过了。但古籍出版总体状况尚不尽如人意,当然,去年一年出版界情况有些改善。现略分几个问题来谈谈,有的已见前文,不厌一申言。

  • 标签: 文献研究 《汉书》 《三国志演义》 古籍出版 《五经大全》 《书目答问》
  • 简介:张亚祥先生作《泮池考论》二则,论点精辟。本文在其基础上,以溯源和史料普查统计的方式,从庙学理水理念、泮池与辟雍的关系、泮池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泮池的形成轨迹作了新的补充和认知。

  • 标签: 理水 辟雍 泮池
  • 简介:江东桥又名虎渡桥,位于福建漳州市郊,横跨于九龙江的北溪与西溪交汇人海处。这里两岸峻岭夹峙,江宽流急,地势十分险要,古称“三省通衢”。《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为何称“虎渡桥”?有两种说法。一是:桥下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曾设通津渡口。这渡口“在郡之寅方”寅属虎,依渡口而建的桥称“虎渡桥”便在常理之中;又一说法是:嘉定七年(1214年)知府庄夏想在这里建造木桥,因水深流急,抛石都被冲散,迟迟未能完工。一天,建桥的工匠看见一只老虎负子过江,游过一段急流,即柄息片刻,息,终达彼岸。工匠见状忽悟,循踪勘探,发现虎游一线,水下有石如阜。于是选址、筑墩、铺梁,并以木瓦盖顶,建成后的桥命名为“虎渡桥”。

  • 标签: 江东 《读史方舆纪要》 古桥 渡口 工匠
  • 简介:2010年黄亚洲的小说《雷锋》出版.不久电视剧与话剧上演。曾经红于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精神,在当下是否还能继续传承,这几乎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今天,特别刊出一篇观后感,作者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去看话剧《雷锋》,很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雷锋》 话剧 2010年 雷锋精神 60年代 电视剧
  • 简介:“文革”期间我因病未能去文化部在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劳动。后来国务院出版口需要编辑干部时,我被人民出版社的工军宣队派去工作,因之对那一时期的出版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现作为史料写出,供读者和有关同志参考。出版“大字本”大字本,顾名思义,主要特征是字大、...

  • 标签: 出版工作 《新华字典》 新华书店 文革 尼克松 古典小说
  • 简介:1966年春天,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这一年周恩来68岁。“文革”十年,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一位七旬的老人,重病缠身,每天却要工作10多小时。然而正是他,面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独立支撑着党和国家的大局、力挽狂澜。这十年间,除1973年应来访的泰国总理克立·巴莫的再三邀请写过一幅题词外,出于政治处境的险恶,他不再题词了,

  • 标签: “文革”期间 周恩来 题词 “文化大革命” 纪事 “四人帮”
  • 简介:党中央支持出版的书1971年9月8日,中共中央中发(1971)54号文件转发国务院出版口《关于“收集、翻译、出版世界各国历史书籍”的情况》。中央批语:“经请示毛主席‘可否予以同意,先照此计划进行?’毛主席批示‘可以’。现转发给你们,请督促和推动有关单...

  • 标签: 出版工作 二十四史 国别史 翻译出版 世界通史 内部发行
  • 简介: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播出了一个“家有神童”的节目。在屏幕上,看见了几个很可爱的小孩,别看他们不过三五岁年纪,却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或者识字,或者计算,或者念外语……的确不愧“神童”的称号。他们的父母也满心欢喜地出现在屏幕上,

  • 标签: “神童” 中央电视台 教育频道 屏幕 节目 播出
  • 简介:“澳大利亚”汉语的“澳大利亚”是从Australia翻译来的,其对应的外文有多重含义,许多时候指“澳洲”,那是一片辽阔的区域,包括了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哑岛、新几内亚、阿鲁群岛和拉贾安帕特群岛。

  • 标签: “澳大利亚” 悉尼 新几内亚
  • 简介:有关岳飞"黄龙痛饮"一语的出处,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可能是黄元振追述岳飞遗事的《杂记》,但文中却将黄龙府与燕京混为一谈,这一疑点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由于南宋人普遍以为黄龙府是女真人的巢穴之所在,"黄龙痛饮"一语不过是岳飞激励士气的豪言壮语;而黄元振笔下的故事可能是他为"黄龙痛饮"杜撰的一个出典,由于他误以为黄龙府就是指燕京,所以在他笔下,岳飞的部将也犯了这个错误。

  • 标签: 黄龙痛饮 黄龙府 女真人 元振 金朝 岳珂
  • 简介: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腥风血雨,也很少能读懂“悲壮”的真实含义;虽然事变的发生距今已很遥远,许多事也早已成为模糊的记忆;人们甚或不愿去回忆那痛苦的往事.似为了人类永远的和平、安宁,我们还是要打开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 标签: 皖南事变 记忆
  • 简介:铜鼓研究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或以文献考证为主,或以实物研究为主。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我国学者多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了。建国以来,随着中国南方考古工作的蓬勃开展,出土标本日多,铜鼓研究才逐渐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将推论放在“眼见”的实物上,其可信程度当然就大得多。不过,田野标本的发现,却常带有偶然成份,并不以人的主观要求而转移。所以,三十年来,云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的田野发掘,虽已为铜鼓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还是颇有缺环的。因此,有的问题若

  • 标签: 考古工作 文献考证 五十年代 可信程度 缺环 湖北省博物馆
  • 简介:西夏政府效仿中原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当帝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事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校勘和译释等工作,为西夏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通过对西夏佛经和藏族史料的整理,对以往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 标签: 西夏 帝师 藏传佛教
  • 简介:宋金汉文文献追述辽朝国号的涵义,一为锁铁说,一为辽水说,但均不足凭信。我们通过契丹大小字石刻则发现,“大辽”国号盖取资于“辽远”之义,并且有域外波斯语文献为证。根据藏文文献可以进一步论证“大辽·大契丹”双国号说成立,此种做法与金元国号“大女真·金国”及“大元·大蒙古国”相一致,这是辽朝根据不同族群和不同地域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而采取的治国策略,算作北族王朝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正是二元政治的具体实践。

  • 标签: 大辽 辽远 大契丹 二元政治
  • 简介:<正>“背灯祭”。在深夜举行,关闭门窗,熄灭灯火。司祭者多为童子萨满,祭祀时边诵祭词,唱神歌,边婆娑起舞,同时用神刀、腰铃、卡拉器(一种用木板组成的乐器)合奏出沉重和诣的声响,象征神祇在夜风中行走的脚步声,制造出一种肃穆,神秘的气氛。有一首《背灯调》的歌词是:夜深人静星出全,严禁犬吠与鸡鸣。紧闭门窗熄灯火,肃穆跪祭献虞诚。描述了祭祀的情景和崇敬、虔诚的心理。

  • 标签: 满族 汉军 歌舞 背灯祭 万历 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