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1974年,贝聿铭在离开40年后重返中国,他记忆里的家族和园林熟悉又陌生,建造现代中国的命题也变得复杂。几十年来,从香山饭店到中国银行,再到苏州博物馆,他对历史和现实联系的重建.意味深长。

  • 标签: 现代中国 贝聿铭 地标 中国银行 博物馆 饭店
  • 简介:福建在汉魏以前未有史志,只是《尚书·禹贡》记九州中的“扬州”有所涉及;《山海经·海内南经》有“闽在海中”的记载;《逸周书·王会》也有“东越海蛤……其人玄贝”、“东越朝问于周”的记载。

  • 标签: 地方史志 福建 山海经 逸周书 记载 东越
  • 简介:元代佛寺遍布各地。佛寺中有前代建造的“旧刹”,亦有当代营建的新寺。元代的新寺,分别由皇家、朝廷、权贵官僚、民间人士和僧尼建造。新寺在全部佛寺中所占比重不大。皇家佛寺的不断建造,佛寺在蒙古草原的兴建,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中原和江南的兴起,是元代新寺的几个特色。

  • 标签: 新寺 皇家佛寺 藏傅佛教
  • 简介:西湖大道,东起城站广场,西越建国南路、城头巷、佑圣观路、中河路、光复路、中山中路、安定路、延安南路,直达涌金门,与南山路相接。全长1.74公里,宽60—80米。在横跨东河、中河处各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平桥,在与中河路交汇处建有一座三层环形互通立交桥,与安定路交叉处建有四向互通式地下人行通道。

  • 标签: 西湖大道 中国 浙江 人文景观 城头巷 历史发展
  • 简介:我年已九十四,很少出门游览。昨日儿子一家请我同游新建的春熙路,乃欣然前往。看见春熙路街道建筑,焕然一新,灯火辉煌,游人熙攘,心里为之大喜。但是,游览之后,又感觉到春熙路新建中存在有损自身形象的三个问题。新建春熙路,政府投资不小;而且各媒体誉之为“成都名片”、“西部亮点”;因此,我觉得这三个问题应该及时提出,以供关心春熙路建设的人士们作研究参考。

  • 标签: 春熙路 成都市 装饰画 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
  • 简介: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陆上,位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就其文化发展而言,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单元。尽管据记载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代,汉人政权已经深入超人聚居的浙闽山区,并于二十五年(前222)在此地设置闽中郡,然而实际上,该地区长期处于汉文化圈的势力范围之外,直到公元二世纪末的东汉末年,这里依然被人们视作未蒙汉化的蛮荒之地,无人问津。

  • 标签: 福建地区 文化特征 中原移民 汉文化圈 《明史·文苑传》 华夏文明
  • 简介:杂志是1949年9月创刊的.它的前身是半月刊,简称杂志(1947年春出版).是一本综合性刊物,总社在上海,编辑出版在北平(北京).它的宗旨是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团结和教育各民主党派及全国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创办的,一些共产党员也参与编辑出版工作,这就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终于在1949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了.

  • 标签: 了解新 新建设
  • 简介:福建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最南端是东山县的兄弟屿大柑山,北纬23°32′,靠近北回归线;最北端是浦城县忠信乡的无名坑,北纬28°19′;南北纬度相差4°47′。最西点是武平县东留乡的南坑,东经115°50′;最东点是福鼎县台山列岛的门前屿,东经120°43′;东西经度相差4°53′。全省东西宽约540千米,南北长约550千米。陆域的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邻;东濒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两省最近处相距仅70海里。

  • 标签: 地理志 东三省 东南沿海 武平县 纬度 台湾海峡
  • 简介:清初承袭明后期的"一条鞭法",对地方财政实行分级分类定额包干体制,同时大幅度删减地方财政预算,使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趋于萎缩.清中叶推行的"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原是为了弥补各级政府办公经费之不足,但由于此后盛行"就廉摊捐",使之名存实亡;另一方面,由于清后期对地方存留经费实行全省统一结算制度,使基层政府失去了财政自主权.晚清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捐纳与厘金,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某些职能,但同时也促进了绅商一体化,推动了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进程.

  • 标签: 清代 福建 地方财政 政府职能
  • 简介:建地区六朝墓葬是研究当地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料。墓葬的分布,反映六朝时期福建地区先后形成了闽北建瓯、闽东闽侯和闽南丰州三个区域经济中心。墓葬分西晋、东晋、南朝前期和南朝后期四期,反映出六朝时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墓主身份有少数官僚士族和较多平民阶层,墓葬规模、随葬品的等级差别不十分显著,反映不同阶层人们的经济关系差别并不明显。随葬品的种类与器别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农业以精耕细作的稻作生产为主,瓷器生产本地化并开始外销,而铁器、铜器等则多由汉民南迁携带而来或从江南贩运而至。

  • 标签: 福建地区 六朝 社会经济
  • 简介:福建泉州清源山三世佛造像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造像风格特征,相关的摩崖石刻题记对于了解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延伸传播以及元朝官员"参用"任命制度等历史状况都具有重要的辅助说明作用,是研究元代藏传佛教在福建地区活动情况的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泉州 清源山 藏传佛教 三世佛
  • 简介:本文以“仁波切——皈依弟子”为分析主线,以当代中国康北藏区囊谦精神地标阿育王塔的重建为个案,呈现了昔日由囊谦王族牵头的地方公益景观,并借由竹巴噶举派第八世阿德仁波切勾连的教派海内外网络及其汉裔皈依弟子们的供养网络得以复建的过程,对其中供养的原因以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汉裔对藏传佛教供养所带有的福利倾向,还依据受益目标的差异,区分了“藏区社会福利”供养檀越和“藏传僧团福利”供养檀越,探索对当代藏传佛教发展中汉裔供养的恰切解释。

  • 标签: 跨族裔善财 福利供养 宗教地景 藏传佛教
  • 简介:武汉市地铁2号线路在2012年底正式通车运营了,这不由得使我回忆起武汉市政协一件关于促进武汉地铁建设的提案.就是“将武汉地铁行走线路纳入城市规划案”。

  • 标签: 地铁建设 武汉市 提案 城市规划 市政协 线路
  • 简介:地铁蓝、梅花红、芳草绿、归元金、鹦鹉绿、编钟青、云苔紫……这些,是武汉已开通地铁线路的标志色。每天,它们都穿梭于武汉三镇,滚滚向前。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环、从环到网,如今运营里程237公里,超过巴黎,接近香港.

  • 标签: 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列车 世界级 武汉市 轨道交通产业 日均客运量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北京要搞地、下铁道,不仅北京要搞,有很多城市也要搞,一定要搞起来。”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1953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向中央上报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要点》明确提出:“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地铁建设 中共北京市委 中央领导 城市居民 地下铁道
  • 简介: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主体结构不合理、供给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缺失和供给模式的固化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发挥,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需在供给侧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主体、内容、模式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实效。

  • 标签: 供给侧 新建本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