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1973年7月2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刚果总统马利安·恩古瓦比少校和夫人来到大连访问和参观,第二天他送走客人后,下午,驱车来到旅顺口海军基地视察,笔者跟随周总理一行进行了采访。周总理在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马忠全和政委宋景华陪同下先是登上了一艘军舰,同水兵们进行了交谈。然后,登上了高高的白玉山,俯瞰旅顺口军

  • 标签: 旅顺口 马忠全 万不可 景色迷人 白玉山 恩古瓦比
  • 简介:藏传佛教曾在元朝宫廷广为流传,《元史》等官修史书中的有关记载,源出自元末明初的一部野史《庚申外史》,明代的作家将这段已被小说化了的历史进一步戏剧化和小说化,遂使藏传佛教沦为“淫戏”和“房中术”的代名词。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厘清汉文化传统中有关元代宫廷所传藏传密法的记载从小说到历史,再从历史到小说的复杂演变过程,并利用西夏、元代所译藏传密教文献研究元代藏传佛教传播史,从藏传密教的语境中还原西番僧人于元廷所传所谓“秘密大喜乐禅定”的真实面目和本来意义,颠覆其于汉文文学作品中被色情化了的负面形象,重建历史的真实。

  • 标签: 秘密大喜乐禅定 藏传密教 元史 《庚申外史》 情色 拙火定
  • 简介:回族作家石舒清书写西海固回族社会生活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获得了评论界的关注与好评,其中,他的短篇小说《果院》于2005年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本文通过对《果院》的分析,认为该作品中蕴含着动与静之间的张力,在终极关怀层面上则表现了一种和谐、顺应的生命状态,暗合回族文化最本质的宗教意蕴。

  • 标签: 《果院》 回族文化 终极关怀 宗教意蕴
  • 简介:文章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江南模式"进行了考察,认为"江南模式"曲折地表达出易代之际的文化生态及文人的故国之思,纠正了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江南模式"的负面认识问题。由此入手,文章对才子佳人小说流派历史功用和文化价值进行了考察。

  • 标签: 才子佳人小说 江南模式 故国之思
  • 简介:满族女作家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是由九部中篇小说构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在叙述金家十几个兄弟姐妹的人世沧桑中,回顾金家这个皇室家族由繁华走向衰败的历史,蕴藏着作者内心强烈的文化诉求和对家族文化精华的眷恋和守望.

  • 标签: 叶广芩 《采桑子》 文化解读
  • 简介:唐景崇历任清朝廷吏部、礼部、兵部、工部侍郎(副职),都察院左都御史,浙江、江苏学政,广东、江苏乡试正主考,全国会试大总裁,殿试阅卷、读卷大臣,留学生廷试阅卷、读卷大臣。清宣统二年任朝廷学部尚书,宣统三年改为学部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唐在学部尚书(大臣)任内,废除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员的制度,召开全国教育界官绅参加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中央教育会,研究解决了制约宪政进程的重大教育事宜,强调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师资,拟定义务教育章程,普及城乡教育,统一国语、变更初等和高等教育方法等,为全国教育改革做出了较大贡献。

  • 标签: 唐景崇 学部 教育
  • 简介:<正>1,HistoricmeaningoftheReformandOpening-upinTibetThestatusanddestinationofacertainobjectaltogetherformitshistoricmeaning.TounderstandreformandopeningupinTibet,weshouldfirstunderstanditshistoricmeaning.Thereismorethanonethousandyears’writtenhistoryinTibet,andthewholehistoryofTibetcanbesummarizedinto"twosummits"andtwo"fourhundredyears".Thefirstsummitisfromearly7thcenturytomid8thcenturywhenSongtsenGampoestablishedTuboDynasty,communicatedwithTangDynasty,learntfrominlandineconomicandculturalfieldsanddeepenedfriendshipbetweenTibetanandHan.

  • 标签: 实践与探索 改革开放 西藏
  • 简介:美国之音在应对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后美国决策层却认为其对该事件的报道具有过于浓厚的宣传腔调,并迫使它在播音内容、腔调和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整改。不过,在“宣传预设”的前提下,这种追求“客观性”报道的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美国之音仍积极地为帮助美国赢得文化冷战而努力。

  • 标签: 匈牙利事件 美国之音 美国新闻署
  • 简介:西周初年的制礼作乐,经历了一个从因袭先王之乐到创制新乐的过程。因袭先王之乐的过程,可见于《逸周书·世俘篇》;创制新乐的成绩,则见于《诗经·周颂·有瞽》。通过两篇文献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了解周初乐制改革的情况。

  • 标签: 《周颂》 《有瞽》 周初 乐制改革
  • 简介:本文以解读梁武帝的《断酒肉文》为中心,从儒、释两面考察梁初僧团素食改革运动的思想史背景。《断酒肉文》的写作时间在天监十七年(518),所依据的佛教经典主要是《楞伽经》和《大般涅盘经》等大乘经典。素食运动的展开,是大乘佛教兴起和本土素食传统的合力所致。为了调和部派戒律与大乘经典的不同说法,南朝的义学僧人发展出“渐进制戒”的解释方式。与此相应,南朝的士大夫也用类似的方法对礼制作出新解释,用以调和儒释。这种解释在南朝後期逐渐被新的学术形态取代,随着伪经《梵网经》的流行,大乘戒法以条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 标签: 梁武帝 断酒肉文 素食 大般涅盘经
  • 简介:本文以太仓库为切入点,指出张居正时代的中央财政制度改革是在屯田、盐法开中、民运等原有财政体系日渐无法满足北边军镇基本常规需求的情况下,在嘉靖、隆庆以来持续改革的基础上,为改变太仓库长期入不敷出的局面而进行的努力。这次改革在财政方面展现出强烈的中央集权化倾向,但其间太仓库收支渐增的趋势仍在,收不抵支的隐患仍存,北边军镇屯田等原有财政供应体系日渐失效的基本问题未能解决。张居正死后,太仓库财政状况迅速恶化。因此,张居正时期的改革仅仅是推延了明王朝财政崩溃的时间而已。

  • 标签: 张居正 太仓库 北边军饷 万历 年例银
  • 简介: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县级财政是中国财政层级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县级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其收支活动随着财政体制和县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变化。三江县的个案表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县地方财政收支趋向规范化的同时,又有重大的缺陷。广西县财政无法从根本上维持和支撑“善治”的县政目标。

  • 标签: 广西 新桂系 县政 县财政 三江县
  • 简介:编辑推荐:厉以宁、李德水、李毅中、张宝国、李荣融、胡德平……对中国来说,他们无一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伟大而艰难的经济转型中,倾注卓绝的心智、心力和亿万人民一起铸造了中国级这艘航母,并使它驶入新的航道。站在中国经济制高点上的他们最有资格告诉人们,过去的30年,中国是怎样过来的;也最有资格提醒人们,未来的30年,中国应该怎么走。

  • 标签: 中国改革 经济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社 新书 文史
  • 简介:全国第二轮志书的记述时限基本在1979~2010年这一时段内.这一时段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此,如何全面、系统地记述改革开放,是第二轮修志需要着重探索的新问题。笔者以广东省部分第二轮三级志书(稿)为实例.阐述第二轮修志中志书经济部类记述改革开放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改革开放 经济部类 广东省 志书 二轮修志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