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采访时间分别为2008年9月22日、10月2日。张钦康,1927年生,浙江镇海县霞浦镇人。1944年4月到上海恒新机器厂学生意,解放后为上海第四机床厂副厂长,1992年4月退休。

  • 标签: 故乡 宁波 采访时间 机器厂 副厂长
  • 简介:文章从历史的、地理的、各民族关系的角度对青海汉语方言的形成作了一定的探讨.

  • 标签: 青海 汉语 方言
  • 简介:《洛阳市志·方言志》的编纂出版,填补了洛阳地方志的空白,为洛阳方志事业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同时,该志的编写也引发了有关方言志编修理论的诸多思考。统观全国的方言志编写状况及其理论的研究,尚未发现有完全成熟的理论构架,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对《洛阳市志·方言志》的编修实践及编后思考,也许会对方言志的编写理论的建构有所裨益。

  • 标签: 言志 空白 方言 理论构架 建构 洛阳市
  • 简介:七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福建诸方言的分布.一是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一是与江河的流域有关。唐宋期间这些方言形成后.福建境内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现有的方言分区和唐宋的州、军,明清以来的府、道大体是相应的。又因为在丘陵地带.人们的聚落总是沿江河分布的.现有的方言分区又和省内几条主要江河的流域大体相当。

  • 标签: 福建方言 方言分区 行政区划 方言区 江河 丘陵地
  • 简介:一、四邑方言的起源四邑是一个历史概念,原指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四个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新会县和开平县划地置鹤山县后,人们仍将其与鹤山合称为一邑。1951年1月12日,划出新会县的江门镇成立江门市。1983年6月,江门市实行市领导县新体制,增辖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五县后,才将“四邑”改称为“五邑”,但时至今日,在旅外华侨、港澳同胞中,有些老人仍习惯将“五邑”称为“四邑”;

  • 标签: 方言 1951年 开平县 江门市 历史概念 港澳同胞
  • 简介:传统的训诂学都是从典籍到典籍,用一种不甚礼貌的说法,就是在故纸堆中转来转去。其实在我国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都保存了一些古汉语词汇。如果用它们来证诂就大大增加了对古汉语训释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举例如下。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历...

  • 标签: 方言研究 举隅 陶渊明 训诂学 《桃花源记》 汉语词汇
  • 简介:《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文字著述的宝典。许慎精通五经、遍稽古文、博采通人,撰写了这部巨著。其中“博采通人”,不仅仅指问师于贾逵等经学大师,也包括车酋轩车行向精通方言的“通人”调查方言殊语,采纳方言方音为文字证义。《说文》中运用大量的方言资料诠释字义即是明证。据笔者统计,在《说文》解说的9353字(重文1163字)中,引用典籍、方言证义的有1182字,其中引用方言的231个字条,点明为河洛区域方言方音的有60个字条。

  • 标签: 为文 用典 方言 古文 经学 引用
  • 简介:苏中地区位于江苏中部地区,是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主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地区的饮食文化烙印上地域方言印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创造性,同时还有极为丰富的古语词,可从中了解苏中地区的饮食生活风俗民情。一、烹饪原料的不同称法在苏中地区很多烹饪原料的称法都很独特,有些称法外地人听不懂,但却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独特的苏中语言风格。如,油炸猪皮称为"土鳔",是因为过去人们把鱼肚(鱼鳔)作为宴席上的高档菜,

  • 标签: 苏中地区 烹饪原料 饮食生活 风俗民情 淮扬菜 文化烙印
  • 简介: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国语》中存有部分方言词。联系上古方言词的一些材料我们梳理出了40余个《国语》方言词,并在对它们所在国别和方言区对应关系调查的基础上对《国语》作者、《国语》方言词的历时层次以及战国中前期稚言和方言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推断和解释。

  • 标签: 《国语》 方言词 国别 雅言
  • 简介:庆安会馆又称'北号会馆',是甬埠行驶北洋的舶商航工聚会、娱乐以及航运行业日常办公、仪事的重要场所,为我国'七大会馆'之一。又名'甬东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神殿,妈祖文化的载体,为我国'八大天后宫'之一和浙江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天后宫。现存建筑有宫门、仪门、前戏台、正殿、后殿、后戏台、左右厢房、耳房以及其他附属用房,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前后两座古戏台建筑构造独特,工艺尤为精湛,堪称'浙东一绝',集中反映了宁波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水平和雕刻艺术特色。

  • 标签: 宁波庆安会馆戏台 建筑 雕刻 研究
  • 简介:本文讲的“方言”,特指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方言共分七人类:一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又称“官话”),二是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三是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四是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五是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的闽方言,六是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七是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四川省内至少有

  • 标签: 四川方言 方言类别
  • 简介:川剧是我国较大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四川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形式。由于川剧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川剧中的一些行话便自觉不自觉地被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并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大大丰富了四川方言的表现力。打杂师·下手过去的川剧舞台上,常有一位既不穿戴戏装,也不粉墨的普通人,他不时穿插在演出之中,或安置舞台陈设,或为演员递送所需道具,

  • 标签: 四川方言 川剧 翎子 民间文化 歇后语 顶板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梅县话中对于动作的表达有哪些形式,所表达的动作在事态发展中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情貌等,尝试总结梅县话中动词体貌表达的规律,以此揭示操该方言的人群所具有的思维特点。

  • 标签: 梅县方言 体貌 时间模型 “啊”
  • 简介: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从总的方面说,就古民族和古方言的源流

  • 标签: 福建方言 闽赣方言 方言分布 吴语 楚语
  • 简介:梅县方言(或称“梅县话”)历来被视为客家方言的代表,是客家方言的“标准语”,是不少外地客家人维持或仿效的对象,原因在于:一、梅县话具备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流行区域广。梅县所在的梅州市范围内的害家方言内部一致性很强,六县(梅县、蕉岭、平远、大埔、五华、丰顺)-市(兴宁)-区(梅江区)之间用客家话通话没有什么问题。

  • 标签: 梅县方言 评估报告 监测 客家方言 内部一致性 典型特征
  • 简介: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载体,从客家方言出发,我们可以认识或解释某些客家文化现象、理解客家文化内涵。本文分别总结了从客家话的语言学特点、词语表达、熟语等角度所反映的客家文化某个方面的内蕴和特点,如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思想意识文化等。我们认为,从客家方言切入来认识客家文化这一研究方法是大有可为的,应当建立起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整理。

  • 标签: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历史 民俗 思想意识
  • 简介:“鸡蛋”因地域不同又称为“鸡子、鸡卵”,客方言却称之为“鸡春”。“鸡春”这一称谓至迟在清代已有,保留至今。如今,客方言粤东片的梅县、蕉岭、兴宁、五华、揭西地区,粤中片的增城市、龙川、紫金、博罗地区,粤北片的佛冈、英德、阳山、连山、连县、仁化、乐昌、翁源、新丰地区,粤西片的阳西、阳春、信宜、高州地区仍保留“鸡春”的说法。有些粤语区也讲(多是客粤杂居地),这应该是受客方言的影响。‘

  • 标签: 客方言 鸡蛋 增城市
  • 简介:4月8日至9日,《江苏省志·方言志》编委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了《江苏有志·方言志》出版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南京大学鲍明炜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翁寿元副主任,王世华、俞扬、黄继林、苏

  • 标签: 方言志 会议续修 续修方言
  • 简介:天宁寺塔及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原体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唐代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寺前双塔形制早期的实例之一,对中国建筑史,特别是宗教建筑史,具有极大的保护和研究价值,也是宁波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标签: 宁波 天宁寺塔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