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常在文学上发表不同意见,目无权威、我行我素,而想维护"权威"的人,把他看成是"个人主义"表现,总想当面批判他一通,显示自己对权威的绝对忠诚。

  • 标签: 萧军 个人主义 权威 回忆说 不同意见 骆宾基
  • 简介:光复会后期重要领导人李燮和创建的光复,在光复沪淞、攻克南京、援鄂、北伐诸役中,屡建战功,为东南光复和民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至今史学界对光复尚无专论。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光复的演变发展、历史功绩和解散原因等问题。

  • 标签: 李燮和 光复军 清政府 光复会 北伐战争
  • 简介:蒙自马帮源远流长,早在元代以前已开辟了蒙自至磨黑的盐道,马帮运输也应运而生0到了近代,有开化(文山)、广南、屏边、江外(红河以南红河州辖地)、蒙自等地驮马五、六百匹常年往返于蒙自与磨黑之间,蒙自成为滇南一带磨黑盐的集散地。因驮马多结帮而行,故称马帮。清同治年间,越南海盐(俗称水花盐)打入蒙自市场,由红河水道运至蒙自蛮耗(现划个旧市改为蔓耗),再由蛮耗用马帮驮到蒙自县城,但始终不能取代磨黑盐。直到个碧石铁路通车前夕,蒙自至磨黑盐道的马帮运输均常盛不衰。

  • 标签: 马帮运输 蒙自地区 中国 云南 历史发展 对外贸易
  • 简介:  衡量一支军队是不是威武之师,要看它在战场上能否战胜强敌;辨别一支军队是不是仁义之师,就要看它如何对待战俘.……

  • 标签: 八路军新四军 战俘改造 新四军日军
  • 简介:所谓"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日军曾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出兵中国山东省的青岛,开始改用"军用手票"的名称.此后凡是日军出国作战,均在军中和所占领的地区使用"票",如1922年侵入苏联的西伯利亚,1931年侵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军把战火烧到那里,"票"也就随着其侵略势力的扩张流通使用到那里.因此,"票"的发行完全是政府行为,其应用沿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史.

  • 标签: 军票 日本军 票史考
  • 简介:明代夜不收军制的创制与发展,起于边防、战阵之需要,其实施运行并非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是视边防情势变动而不断调整,其分布范围亦因此渐由西北二边推至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折射出因时变革的精神。史籍中所载夜不收名目繁杂,且执行的任务众多,受此影响,学界多将其界定为刺探与传递情报的哨探或间谍,或是边防中之一般杂役。通过明代边关志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夜不收群体实际上也有区别:直属于镇、卫的夜不收,直接听从本官指挥,主要承担侦察事务,有时也会执行主官临时指令,甚至充当贴身侍卫及充作仪仗队;驻守及巡视墩台的夜不收,遇有敌情,传报腹里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 标签: 夜不收 明哨 暗哨 尖儿手 缉事军
  • 简介:<正>《安徽史学》开辟淮研究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及其初步发展》,廖宗麟《李鸿章与淮的近代化》,冀满红《论淮》,陆方、高翠莲《淮建立初探》等(以下简称董文、廖文、冀文、陆文),在淮创建的问题上各抒己见,给这个过去一直寂寞冷落的领域带来了生机。但通读这些文章后,颇觉意犹未尽。其中,有些史实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订,有些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推敲,还有一些环节由于缺乏交待,而使淮建立的过程显得脉络不清。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谨以近来读书所得敷衍成篇,敬请各位方家教正。

  • 标签: 李鸿章 太平军 曾国藩 淮军 团练 张树声
  • 简介:童子(Scout)是源于欧美的一种学生组织。它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青少年的纪律观念,公民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使之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基本属于准军事教育的性质。童子教育虽然在清末民初就已传入中国,但由于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组织,

  • 标签: 童子军 中国 学生组织 集体活动 纪律观念 吃苦耐劳
  • 简介:<正>数年前,笔者于本刊发表了论文《元代的探马赤》①。不久前,莲见节发表了题为《关于元朝兵制史上的“国人”和“诸部族”》的论文②,再度提出探马赤问题。其中,对我的前文有所涉及。反省前文,也确有不足之处,故拟在本文中就探马赤问题再作一些补充论述。

  • 标签: 探马赤军 蒙古人 部族 军队 元史 社会地位
  • 简介:<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即把盛京崇为留都。后来,相继设立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广大地区。清朝设置将军的地区,除东北外,还有江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广东、绥远、陕西、甘肃、新疆、乌里雅苏台等地。绥远、新疆、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和维吾尔族等居住地区,将军的设置与内地不同。此外,东北三将军的设置也与内地不同。因为,内地广大汉族人民居住地区,清朝除设将军“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外,还设有总督、巡抚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而东北地区则不设总督、巡抚。

  • 标签: 黑龙江地区 将军 清政府 东北地区 齐齐哈尔 东北军
  • 简介:1938年初在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虽然时间不算长,却发生了几件对其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事情。一是决定与萧红分道扬镳.结束了六年同甘共苦的生活;二是在晚会上偶遇王洛宾,结成了一生的朋友;三是从临汾赴五台投奔八路抗日,路过延安结识了毛泽东,由此决定了他1940年6月14日第二次奔赴延安,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专职作家。

  • 标签: 临汾 萧军 民族革命 1940年 王洛宾 八路军
  • 简介:1856年夏天,天京事变后,因洪秀全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并无理刁难、挟制和阴谋陷害,致使石达开无法实现匡国辅政的意愿,而石达开也对洪秀全及其集团失去信心和希望,采取了率远征的行动。

  • 标签: 太平军 石达开 天京事变 洪秀全
  • 简介:1981年8月22日至28日,萧应邀前往美国加州三藩市蒙特利附近的海滨阿西罗玛会议中心,参加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鲁迅遗产会议。就在会议进行期间,一位自称是中国通的西方研究学者竟然无视事实,胡说什么鲁迅先生功利性太大,气量狭小等等。其大意是,鲁迅先生无论是提拔青年,还是支持刊物,都是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的。比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啊,拉起自己的大旗啊等等。萧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地站起来,他双目炯炯环视全场说:"请问,今天在座的诸位,谁没有功利性?自私自利多多少少都有点吧?(全场的人们没有一个出声,谁也无法否认自己没有功利性)如果说鲁迅先生有功利性的话,那也是从我们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利益出发的,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的功利性。鲁迅不但是用笔,而且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起民众的。他所培养的青年中,我就是其中一个。如果他真像某些人所讲的那样,是从自

  • 标签: 鲁迅 功利性 萧军 培养的 美国加州 会议中心
  • 简介:一1924年10月,一艘苏联艇满载着援助中国革命队伍的军火枪械直抵黄埔,长短枪、轻重机关枪、山炮野炮等武器一应俱全,.各种弹药也配备充足。早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打算“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

  • 标签: 嬗变 中国革命 黄埔军校 孙中山 革命军 机关
  • 简介:1942年8月,中国驻印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

  • 标签: 印军 中国 训练营
  • 简介:1911年12月2日,清廷江南提督张勋被江浙革命联军打出南京城,率江防营数千人渡江北逃。这时负长淮下游军事责任的淮上副总司令袁家声接获情报,迅即调集部队在蚌埠一带布兵排阵,准备阻击张勋。田淑扬首先遇难当张勋的兵车驰近临淮关车站时,突然遭到正面阻击。张勋凭藉

  • 标签: 袁家声 淮上 北逃 上军 临淮关 南京城
  • 简介:1936年10月,国民党政界要人陈果夫曾向当时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建议,发动各界捐款购买飞机,以此来庆祝即将来临的蒋介石的50岁生日。据说当年搞的“购机祝寿”活动敛聚钱财以千万计,各地捐献飞机数量不等,“‘童子’也捐献了一架飞机”。而事实上,“童子”献机与蒋介石50岁大寿根本无关。事情还要追溯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刚刚结束不久,那时我是浙江湖州绉业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当年,全国的小学生掀起了一场“儿童储金造舰”(后改为造机)的爱国运动,我们学校

  • 标签: 童子军 蒋介石 淞沪抗战 小学四年级 国民党 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