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鄂州北临长江,江岸线长达八十余公里。南部腹地有大、中、小湖泊共一百二十多处,俗称“百湖之市”。境内梁子湖(亦称樊湖),与武汉共辖,是湖北第二大湖。区内水域面积42万亩,承钢阳新、大冶、通山、咸宁、武昌诸县之来水。横穿鄂州南北的90里长港一线串珠,将梁子湖、鸭子湖、保安湖、山湖等大小18处湖泊联成一体,形成“樊湖水系”,再经城西樊口入江。过腹承雨面积3200平方公里,为市区总国土面积的两倍多,是名符其实的“水袋子”。历史上,长江汛期,江水暴涨,倒灌入湖,放历年这里便成为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频仍之地。按水利史料记载,1931年和1954年两次灾情最为严重。当年的天灾人御实况,现鄂州65岁以上老人都记

  • 标签: 粑铺大堤 洪涝灾害 樊口 鄂州 梁子湖 洪峰水位
  • 简介: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在三八线上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同日上午6时,朝鲜人民军大举反击,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掩护下,对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上午9时,守备瓮津、开城的南朝

  • 标签: 武装冲突 朝鲜人 出兵 人民 三八线 施行
  • 简介: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败局的麦克阿瑟建议台湾出兵参战,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但是美国政府却心有余悸,迟迟不肯表态……1950年6月25日清晨4时.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上,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当日上午9时许,北朝鲜人民军一举攻占了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年已70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立即同正在东京的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上将和联合国军司令部参谋长娜斯塔德中将等人举行紧急磋商。麦克阿瑟根据李承晚的请求,提议美国国会立即批准出兵援助南朝鲜,并建议先由台湾就近调一个军驰援南

  • 标签: 蒋介石 麦克阿瑟 朝鲜半岛 杜鲁门总统 十二军 南朝鲜
  • 简介:献给自由的赞歌──浅析艾吕雅的《自由》张斌Resume:L'auteurdecetariticlefaituneanalysedeLiberte,l'undesplusbeauxpoemesdePaulEluard,enmettantl'accent...

  • 标签: “自由” 超现实主义 赞歌 音乐效果 表现力 文学精品
  • 简介:自由撰稿人在武汉文学界有位女作家,叫胡榴明。当初我只在报刊上读过她的文章,并不知她是何许人。还是老诗人曾卓告诉我,胡榴明是已故诗人胡天风的长女,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常有佳作面世,是个自由撰稿人。那时,自由撰稿人这个字眼还很生疏。只知道自由撰稿人就意味着不拿工资、不靠创作补贴。是只靠稿费维持生计的自由作家。这个头衔既感到新鲜又很可贵。

  • 标签: 自由撰稿人 女作家 文学界 诗人 散文 随笔
  • 简介:普鲁士政治制度发展的独特模式源于19世纪初的改革。自由派官僚普遍赞同这样一个看法,即“自由主要是建立在行政制度而不是宪法上的”。行政制度的合理化是政治改革的关键,宪法政治则是行政改革的辅助。当行政自治方案、宪政计划遭遇普鲁士社会和历史的现状而流产之后,改革时期留下的合理的行政制度却代替“宪政自由”发挥了职能。

  • 标签: 行政制度 政治思想 19世纪上半叶 自由派 普鲁士 宪政
  • 简介:<正>1652年2月发表的《自由法》是英国掘地派领袖、著名思想家杰腊德·温斯坦莱最成熟的著作。这部著作是代表少地的农民和雇工利益的温斯坦莱面对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独吞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每况愈下的严酷现实,经过长期、周密地观察和思考而拟定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改革方案。这部著作的写作和发表标志着温斯坦莱由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千年王国”的狂热追求者变成了一位社会改革家,在这个社会改革方案中,温斯坦莱不仅象他的前辈托玛斯·莫尔和托玛斯·康帕内拉一样,在强烈

  • 标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劳动人民 康帕内拉 社会改革 地运动 理想社会
  • 简介:美国虽然标榜言论自由,但是却对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种族诽滂。美国在法律上禁止种族诽谤,各州还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反诽谤刑事法案,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法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白人种族主义者利用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为种族诽谤的罪行开脱。民权运动胜利后,美国的反诽谤刑事法令开始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执行。但是由于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美国要彻底消灭种族诽谤,仍然任重道远。

  • 标签: 美国 言论自由 种族 诽谤
  • 简介:80年代初,日本文部省教科书审定变本加厉,把侵略改为“进出”或“进入”,对“南京大屠杀”加上“在混乱中发生的”,“和战争行为区别不开”等限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1982年7月20日和24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的侵略不是它的内政,篡改日本侵略的历史也不是内政问题。并指出,承认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原则问题,要求日本政府纠正文部省篡改侵华历史的错误。日本各界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要求政府把改错了的教科书再改正过来。教科书问题成了一个外交问题。为了平息事态,日

  • 标签: “自由主义史观” 日本侵略历史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 日本军国主义 自民党
  • 简介:在19世纪上半期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的过程中,自由主义观念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自由主义思想对加拿大殖民地人政治意识觉醒的推动上,更表现在英国社会与政坛对英帝国与移民殖民地关系认识的改变上.由于美国独立的教训,维护帝国统一和防止殖民地与母国分离,曾是英国人心中一个不解的结.因此,旧观念支配下的英国统治集团,几乎一致地拒绝了达勒姆关于授予殖民地责任政府的建议.随着英国自身现代政党制度的确立和自由贸易的实现,新的自由主义帝国观开始形成,并直接推动了加拿大的宪政改革.

  • 标签: 自由主义 1837年加拿大起义 达勒姆报告 加拿大责任政府
  • 简介:"超蜜月"翻开共和国史册,曾有一节沉重的篇章:1955年,骇人听闻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轰动全国,受牵连者多达2000余人,其中78人被正式定为"胡风分子".这年6月10日的还发表了社论,给他们分别戴上种种"莫须有"罪名.年仅33岁的绿原成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分子",从此被关押7年之久.诗人出狱后经历坎坷,"文革"中期又在咸宁干校度过了五个春秋.

  • 标签: 周绍良 生平事迹 婚姻生活 诗人
  • 简介:卢梭和康德提出自由学说的目的是要拯救自由,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哲人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物质界受必然性规律支配,人的理性一旦获得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就能获得自由.启蒙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唯一永恒的实体,又称为神或自然,世界万物是自然运动变化的产物,服从铁一般的自然律的支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偶然无因生成的,而是严整有序的自然的一个环节,自由就等于对必然规律的认识.这些学说实质上是将意志自由理解为对外在于自身的必然规律的认识,最终人的自由变成了对绝对必然性的无条件服从,意志丧失了自由选择的能力而沦为宿命.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一命题,将人的思想归结为有机物质的特性,这种典型机械唯物论否定了思想意识的能动性,从而也就否定了意志自由.

  • 标签: 卢梭 康德 意志自由学说 法国 哲学研究
  • 简介:被晚明文坛誉为“吴中冯”之一的冯梦龙,素以交游广泛、师友门生众多著称,时贤对此颇多论述。然而有关冯梦龙与明末苏州增广生丁宏既有师生之谊,又兼姻娅,则文献较少,鲜为人知。丁宏向无详传,笔者曾抄得褚篆、冯助为其《漫吟稿》所撰“二序”,亦颇以语焉未详而憾。近因翻阅吴门家谱搜寻,偶得其“传略”及“行状”。现据此就丁宏的生平与学术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冯梦龙 《春秋》学 经学研究 《易说》 《汉学师承记》 汉学研究
  • 简介:嵩山巍巍、邙山苍苍、黄河滔滔、洛水清清。在嵩、邙、河、洛交汇处,有一闻名遐迩的大型地主庄园,周围是北魏巩县石窟、北宋皇陵、杜甫故里、慈云古寺、东周故城、刘镇华庄园、巩县兵工厂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嵩阴风景区、青龙森林公园、浮戏山风景区、河洛风景名胜区。然而,在旅游业红红火火的今天,为什么这座大型庄园至今“春风不”呢?

  • 标签: 浮戏山 巩县石窟 刘镇华庄园 巩县兵工厂 康百万庄园 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开、天年间支司职权变化是唐代前后期财政机构转变的核心问题。本文指出支司以开元年间脱离金、仓部进而集计划与执行于一身为基础,在天宝年间演变成为带有兼使、侵夺司农、太府等寺监职权的独步天下的财政机构,开、天时支司的特征为唐后期支使所继承。同时也论述了促使支司变化的开元天宝政局。

  • 标签: 支司 仓部 太府 财政机构 判度支 开元年间
  • 简介: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整理鲁迅先生的遗物时,发现先生生前经常使用的两方白寿山石名章,一方白文“鲁迅”,另一方朱文“旅隼”,没注出处。经多方查寻,最后才知道是家住西城区小茶叶胡同的刘淑女士刻的。

  • 标签: 遗物 金石 篆刻家 年代 胡同 女士
  • 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文章诗词,其中的篇告示、首歌词是这些诗文中的佼佼者,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 标签: 严如熤 告示 歌词 清代 封建官吏 汉中知府
  • 简介:美墨战争发生在19世纪美国大陆扩张进入高潮时期,是美国以武力进行领土扩张的开始,在美国国会内部引发了一场有关美国国家目标的外交大辩论。辩论从得:克萨斯兼并开始,涉及宣战、拨款、领土兼并以及奴隶制的扩展等诸多问题,但其核心主题在于扩张性的外交政策与美国的自由事业是否相容,美国的国家目标是追求领土的扩大,还是自由的延续,从而体现了当时美国人对权力与自由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 标签: 权力 自由 美墨战争 美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