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一、评所谓“反右必要论”2007年是反右50周年,2008年则是“处右”50周年(处理右派,即正式给“右派”戴帽、惩处、发配)。

  • 标签: 毛泽东 整风 “右派” 反右
  • 简介:一云南之所以成为护国运动的首义之地,一方面固然是因其地处西南边陲,袁世凯鞭长莫及;而更重要的是,在经过辛亥革命洗礼的云南,资产阶级民主势力比较活跃。1915年8月,当袁世凯授意组织筹安会,企图帝制自为的消息传到云南后,滇军中下级

  • 标签: 护国战争 唐继尧 滇军 帝制自为 蔡锷 辛亥革命时期
  • 简介:1942年,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五年多,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国民党上层权贵的贪污腐化,使大后方经济压力日益加重,老百姓的日子越发赤贫。冯玉祥深知国家经济的艰难,更体恤老百姓生活的痛苦。他说:每当我看着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实在怜悯他们。他虽然力图用卖字献金解决国难民困,但收效甚微,难以为继,也不为蒋介石所重视。1943年10月14日,冯玉祥为了扩大募捐的影响和数额,决定将1942年12月成立的全国基督教节约献金总会更名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首先在全川发动节约献金运动。1943年11月8日,冯玉祥由重庆出发,历经川东、川南、川西的市县乡镇,往返数千里,历时一年之久,足迹所至江津、合川、遂宁、

  • 标签: 冯玉祥 抗战后期 蒋介石 白沙镇 主席台 国民党
  • 简介:1935至1936年间,曾经出现过在车身上写有“木炭汽车”字样的小汽车、长途公共汽车和运货车(图片为木炭长途汽车)。这些汽车的外观和其他汽车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车子的后面或旁边多了件铁制的制造煤气的圆罐形装置。对于汽车发展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发明创造,但是却能解决当时运输需求与能源匮乏的矛盾,因此,木炭汽车的诞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媒体这样报道:“我国煤油,未经开发,而发动汽车引擎之汽油,全部舶来,复以运输艰苦,价值极昂,运送内地,价更增大。数年前有君恭俭,发明以木炭制造煤气,以代汽油,其价与汽油相比,十分之一,且此种原料,我国各地均产,尤为便利。现经几度改良,已渐完善。”一般来说,小汽车

  • 标签: 木炭 汽车发展 除灰器 滤气器 长途公共汽车 发生器
  • 简介:<正>前些时候,史学界有人提出中国古代不存在海军,只是到近代才开始有了海军。我因不同意这一看法,所以特地使用了“近代海军”一词,专指中国近代仿效西方所创建的新式海军,以与中国古代海军(老式海军)相区别。

  • 标签: 清政府 海军舰队 中国近代 太平天国起义 动机 太平军
  • 简介:动机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话题,大家都相信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如何把各种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是许多老师感到困难的事。现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凯勒博士把讨论动机的相关研究,

  • 标签: 学习动机 ARCS 习作教学 美国 原理 教授
  • 简介:1921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在上海法租界凡尔登花园举行了一次为期12天的汽车陈列观览大会,“不独为我中国所未有,亦为远东空前之盛举也。”从此,中国正式开始与世界范围之内的“汽车潮”谐振,这不啻为中国实业发展注进了新的因素。中国出现汽车始于何时没有准确的资料显示,若以开埠最早的上海、广州为例大致可为参照。上海输入汽车最早可追溯到1901年,当时匈牙利人李思驾驶汽车进入上海,这是在上海出现的第一辆汽车,时输入两辆,均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车身外形类似当年的敞篷马车。“汽车首次发现于广州市上,实在五年以前”,这是《申报》1922年刊载的《广州市政实况》的报导,推而算之,广州出现汽车当在1

  • 标签: 中国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20年代 汽车业 汽车拥有量 北京政府
  • 简介:古曰:“诗言志”,作为20世纪巨人的毛泽东,他所创作的绝大多数诗篇都与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6年6月毛泽东写就的《七律·有所思》就是这样一首政治诗篇,它真切地透露出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复杂运思。

  • 标签: 《七律·有所思》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刘少奇 红卫兵
  • 简介:《十批判书》是马克思主义史家研究先秦诸子的代表作之一。关于撰述动机,既有研究认为《十批判书》是针对范文澜“工农革命说”而作的。细读文本可知,郭沫若一方面对梁启超、胡适的墨学观点进行辩驳,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中的其他史家,如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杨荣国等的墨学观点进行驳论。在学术争议中,郭沫若在历史本体论上,主张“人民本位说”;在历史认识论上,坚持客观研究而反对主观主义;在史学方法论上,注重社会与思想的并重考察。所以,《十批判书》的撰述动机是批判近代中国史学研究中主观主义的学术风气,而“工农革命说”仅是辩论对象之一。

  • 标签: 《十批判书》 郭沫若 墨学争议 主观主义
  •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是有深刻的社会基础的,其所以能够由一乡、一县、一区、一省而发展至一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党委自下而上发起和中央自上而下发动上下同力推动的结果。

  • 标签: 学大寨 社会基础 发起 发动
  • 简介:<正>1937年7月7日,谁也不会预想到,发生在卢沟桥畔的中日军队的冲突事件,终于成了日本对中国大陆进行长期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事件发生后,日本军队本部(参谋本部)还没有决定好对中国的军事方针,可是日本政府的行政部门,特别是内阁总理大臣近卫文麿,迅速地决定扩大事件,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而且开始为全面战争作好了精心的后方战备。按当时的日本法律,近卫只是行政权力的最高领导人,并没有发动军队的直接权能。但是,他却立刻采取了向中国政府和广大中国群众开炮的策略。

  • 标签: 国民精神总动员 日本政府 行政指导 战时统制经济 行政部门 国民政府外交政策
  • 简介:《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发表于1767年法国重农学派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学家们"的政治理论。一部百余页的论著,全部事关中国且多溢美之词,这在法国的"中国热"渐趋降温的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末是较为罕见的。因而,魁奈的写作动机值得探究。本文以文本细读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比1767年该论著的印刷版,魁奈的手稿以及作者所取用的素材,试分析魁奈创作此文的直接目的和深层意图,并举例说明作者为达成此目的而对素材及自己的手稿所作的修改。

  • 标签: 魁奈 中国 专制制度 重农思想
  • 简介:拿破仑发动战争及其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摧毁旧制度与建立新欧洲、促进欧洲各地区内部的统一、促进欧洲社会共性的加强等三个方面阐释拿破仑战争及其改革在近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拿破仑发动战争 近代欧洲 欧洲一体化进程
  • 简介:贵州银币,国际上称为“AUTODOLLAR”(汽车银币),其背面的主图是汽车,其下面又隐匿“西成”人名,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钱币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枚币,反映了那个时代修公路的苦难与辉煌。“汽车银币”简称“车板”。

  • 标签: 贵州 钱币史 周西成 “汽车银币” 中国
  • 简介: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重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因,学生能否努力学习,能否在受挫的情况下坚持努力学习,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写作教学尤其如此,我认为,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成了,任何一个个体的写作水平都可以有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 学生学习动机 写作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 非智力因素 心理动因
  • 简介:安史之乱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当时诗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通过排比相关史料,考察当时诗人在面临这一事件时的第一反应与举措,对於研究当时人的心理是很有意义的。关於李白对安禄山叛乱一事的态度,前人多由他於天宝年间北上幽州一事谈起,因为李白在《赠韦良宰》一诗中已明言他当时在幽州就已觉察到叛乱的危险。

  • 标签: 幽州 李白 诗人 机考 安史之乱 突发事件
  • 简介: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陈列着邓小平留学法国在雷诺汽车厂勤工俭学做工时的档案卡、建国后检阅部队时穿过的军装、戴过的军帽,还有他生前酷爱的“红旗”牌轿车。邓小平坐骑无疑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亮点,它见证了这位伟人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关心及对轿车发展倾注的满腔心血。

  • 标签: 邓小平故居 民族汽车工业 汽车发展史 勤工俭学 留学法国 陈列馆
  • 简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抗日情绪激昂,社会各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本组史料即反映了武汉合唱团赴广州及海外宣传抗战、发动募捐之情形。

  • 标签: 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 武汉合唱团 抗战
  • 简介: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长达十年剑拔弩张的局面有所改变。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蒋介石虽仍然坚持反共立场,但为顺应形势,在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全民抗战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始转变其既定的国策。2月24日,蒋介石公开发表谈话,部分答应中共提出的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等五项要求。同时,共产党也作出了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等四项保证。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从此拉开了序幕。

  • 标签: 汽车队 国内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 1937年 第二次合作 和平解决
  • 简介:<正>1949年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厂,所需汽车完全依赖进口.由于受财政等因素影响,即使在三四十年代,汽车进口的数量也很有限.据贸易年鉴统计,1926年车辆贸易额仅为19769千元.1936年为国民政府经济状况较好的时期,车辆贸易额也只有50471千元.迨至1945年2月28日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通车,为加强战时运输力量,是年进口汽车贸易额增至82162千元.其后从贸易额上看逐年增加很快.如1946年为93218950千元,1947年为99664701千元,但这其中有法币贬值的因素.

  • 标签: 国民政府时期 进出口贸易 私人汽车 管理委员会 汽车公司 贸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