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戏剧重新“定位”所涉及的思想观念、“市场化”、娱乐功能、大众文化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认为,中国戏剧的变革与转型任重而道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戏剧的“边缘化”从某种意义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对戏剧市场化和娱乐功能不能笼统地肯定或批判,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思想文化语境在特定的层面予以剖析,在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消极面。

  • 标签: 中国戏剧 市场化 娱乐 定位
  • 简介:11月巴黎歌剧舞台的中心词是巴洛克。巴黎歌剧院在加尼埃宫重演亨德尔的《阿尔辛娜》(Alcina),依旧是1999年罗伯特·卡尔森的现代派制作。然而相比之下,香榭丽舍剧院上演的《圣·阿莱西》(11Sant’Alessio)更激动人心。

  • 标签: 巴黎歌剧院 巴洛克 中心词 亨德尔 现代派 卡尔森
  • 作者: 田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戏曲事业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密切相连,从传统走入现代的戏曲事业,在目前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承和创新是戏曲艺术在当代健康发展的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课题,有识之士之所以有识,就是清楚地知道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并在当下“出人出戏”的艺术实践中体现出来。目前,福建省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演出,不仅展示了福建传统戏曲令人艳羡的丰厚和实力,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发现经典、认识经典、传承经典、从而创新当下的绝佳机会。

  • 标签: 戏曲艺术 福建省 地方戏 传承 重新认识 展演
  • 简介:南音故乡的期待泉州南音,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是千百万闽南人亲切的乡音,是远渡重洋的游子怀念祖国故乡、维系两地骨肉亲情的精神纽带。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神州大地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历尽浩劫的中国文艺,经过拔乱反正,正本清源,恰似“忽如一夜春风到,千树万树梨花开”,又焕发勃勃生机,百花齐放。南音和以南音为基调的梨园戏、高甲戏、傀儡戏、布袋戏等等,无不纷纷恢复重排尘封多年的优秀传统戏曲,顿时门庭若市,场场爆满。在精神生活中多年来如饥似渴的广大观众,得到看戏听曲的良机,心满意足,笑逐颜开。这种异常和繁荣热闹的景象持续了几年之后,某些较高层的观众,已不满足于“炒冷饭”似的旧节目,而要求有创新的戏曲。那么,古老的南音怎么办?

  • 标签: 湘灵 泉州南音 曲词 音乐 乡音 番薯
  • 简介: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作为北京戏校的老同志,我举双手欢迎“少儿戏剧场”重新开张。

  • 标签: 剧场 少儿 京戏 中国梦 老同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8年1月28日晚,匈牙利布达佩斯能容纳1850名观众的大马戏馆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第七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大赛颁奖仪式的演出正在进行,倒数第三个节目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杂技团的《命运的摇摆——

  • 标签: 参赛侧记 命运摇摆 征服命运
  • 作者: 张海英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双簧管,英文名oboe。应用谱号为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实用音域在小字组B——小字三组下间。结构组成是由哨子(双簧片)、管体(上下节和喇叭口)、音键三部分组成。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琉球御座乐“唱曲”,指的是有歌词的声乐曲.同时也用乐器来进行伴奏。在《通航一览》、《琉球关系文书》等诸多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在江户朝贡活动等场合已经歌唱或者计划歌唱的、呔十五首曲目名称,以及多首歌词。本文就是以这些史料记载和歌同为基础,试图从《四大景》与中国音乐相关曲目的比较对照中,来寻探该曲目的源流。

  • 标签: 琉球 唱曲 历史文献 朝贡活动 史料记载 中国音乐
  • 简介:晚清学者庭芬的《湘芷日谱》稿本现存于浙江图书馆,已被整理为《庭芬日记》刊行。日记记载了大量戏曲序跋、题词,包括许树棠《辅骗裘》传奇自序、庭芬为许树棠《凤求凰》传奇题词、庭芬《题〈桃花扇〉长歌》、庭芬题吴兴负珊恨人《未了缘》传奇、庭芬为严保庸《盂兰梦》题词、庭芬友人为《南唐杂剧》题词、庭芬《重订曲海总目》后序。这些序跋题词多数未见于戏曲著录,因此具有独特的戏曲文献价值。

  • 标签: 管庭芬 《管庭芬日记》 序跋题词 《凤求凰》 《未了缘》 《盂兰梦》
  • 简介:“优孟衣冠”,后世成语谓登场演戏,自本世纪以来,所有戏曲史家对于“优盂衣冠”也无一遗疏。以往的戏曲史家把“优孟衣冠”较多看着是简单的模仿,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幼稚阶段。笔者重读《史记·滑稽列传》。又查阅了一些书目,总觉得过去的研究与认识是对“优孟衣冠”这一历史戏剧现象的简单化或以偏盖全的,尤其是《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优孟”条(下简称“优盂条”)的评价更难于接受:

  • 标签: 戏曲表演艺术 百科全书 重新认识 曲艺 历史 作者
  • 作者: 尹国民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双簧管是西洋乐器中的一件重要乐器,也是交响乐队(也称“管弦乐队”)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它在西洋乐队或交响乐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发挥着独有的艺术功效,也具有独有的艺术魅力。现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双簧管演奏艺术的实践,分别论述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史、尤其是对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的《明刊闽南戏曲弦选本三种》,已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于95年12月23日上午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是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先生,于六十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先后发现了中国明代刊刻的“闽南明戏十八场”《满天春》和两本南音选集《钰妍丽锦》、《百花赛锦》,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调

  • 标签: 地方戏曲 重大意义 泉州南音 闽南 中国戏剧 剑桥大学图书馆
  • 简介: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歌剧与中国——2018第二届艺国际·上海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论坛邀请了与歌剧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导演、理论家、评论家和歌剧艺术管理者,采用主题演讲与对话研讨的形式,回顾中国歌剧发展与中外歌剧交流的历史,把脉中国歌剧在当下中国发展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共商歌剧未来发展大计。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歌剧艺术 中国歌剧 论坛 国际 综述
  • 简介:移植优秀音乐作品是对萨克斯审美进行重新认识的重要力量。音乐审美是集音乐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在萨克斯听众与演奏者不断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基础上逐步提高的。用萨克斯演奏德彪西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将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并且会让听众对萨克斯的表现力有更深的理解,也使人们对萨克斯诠释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能力有一个全新认识,这无论是对萨克斯艺术,还是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审美都将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欣赏两者共性与差异性的同时,丰富了鉴赏者的审美感受与审美理解力,对音乐的多元性有了进一步深层次的体验。

  • 标签: 德彪西 萨克斯管 音乐作品
  • 简介:泉州南音(原称弦)是中国硕果仅存的古老乐种之一,被专家称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国古老音乐还存在”的历史见证。如今已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标冲刺。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收集整理,亦即对这个古老乐种的家底进行一次仔细的盘点建档,不但是十分迫切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和基础建设。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南音 基础建设 晋江 选集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