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作者: 何筠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传统戏曲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其表现之一就是剧种危机,主要体现为剧种的消亡。剧种的消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消亡。全国剧种上世纪五十年代有317个,八十年代初有360多个,而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剧团,能够进行专业及业余演出的大概有200多个,也就是说,近20多年有100多个剧种已经消亡。例如戏剧大省山西的剧种由49个减少到28个,几乎每年消亡一个。另一种是隐性消亡。就是剧种还在,甚至剧团还很多,演出甚至还很繁荣,然而剧种的个性却在迅速消失或者被同化。探讨剧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其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无疑对传统戏曲走出困境有着重大的意义。导致剧种危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剧种自身艺术个性的消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几年来,中国戏曲正面临一次深刻的“危机”。尽管对“危机”含义的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对有无“危机”的问题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看法,但有一点至少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戏曲受到了社会的明显冷落。剧团的创作难、演出难、戏曲论文发表难、戏曲著作出版难,使戏曲界的相当一部分同志产生了一种危机感,甚至失落感,这是敢于正视现实的戏曲工作者都应该看到的严峻事实。

  • 标签: 戏曲创作 戏曲危机 中国戏曲 著作出版 戏剧理论 戏曲理论
  • 简介:小琼:这个月,送上来自纽约的问候。我在这里观看了一场出色的世界首演,共600位歌唱家和14位指挥家参与其中。该演出于8月11日在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举行,但我想说说更多背后的故事。

  • 标签: 自然 指挥家 歌唱家 纽约 演出
  • 简介:复兴是历史的叙事,回顾美学几度冷暖起伏,当下多种对"美学复兴"的不同描述与价值倾向以及在"后学科"和"后理论"状况下,学科性危机是在后现代多元化与过渡性中出现的悖论.应对策略为:进出于学科边界内外.以人类审美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划定的美学边界的存在为前提,方谈得上进出,在学科内,把边界划得更细、更严,范畴概念更明晰、确定,特别是在真善美三分上把美学与真理认识、伦理道德及日常生活严格区分开来;在边界外,路子走得更宽,介入广泛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判,实践地"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

  • 标签: 美学 复兴 学科性 危机 学科边界 日常生活
  • 简介:在当代消费文化的笼罩下,影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对于影像的消费开始取代以往的文学消费,这对文学叙事的内外部特征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叙事对影像叙事的寄生与迎合中,逐渐丧失了其独特精神内核和表达方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与影像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样式,他们各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内在品质。如果文学叙事舍弃了文学性的追求,不仅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影像叙事的发展也丢失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艺术来源。

  • 标签: 影像消费 文学叙事 影像叙事
  • 简介:音乐自然观.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自然观基础上的音乐观念.它集中体现在对于自然与音乐的关系的思考。实质上,它是先民们开始尝试对音乐做出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它伴随着我国先民自然观的改变而有不同的改变.但又保持着一种相对固定的思想内涵。

  • 标签: 音乐观念 自然观 思想内涵 先民
  • 简介:《戏剧丛刊》2008年第二期至第四期,先后刊登了侯宏先生和王纪涌、于利平先生的文章,就戏剧危机和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敬佩各位的心智和热情,也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感叹,不敢用商榷这样的字眼,只是想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 标签: 继承与创新 戏曲 戏剧危机
  • 简介:王晓红在《戏剧》(2011.3期)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多元文化”一方面使得台湾戏剧以巨大的包容性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另一方面,潜藏其中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与国际性接轨的一味寻求也给台湾戏剧的发展带来了危机。文章分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文化认同危机 戏剧发展 多元文化 台湾地区 当代 《戏剧》
  • 简介:英文museum始于1605—1615年间,公元前284年的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刈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此后,“博物馆”用来指专门从事保护和陈列收藏品的文化事业机构。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美育教育 文化事业机构 大英博物馆 收藏文化 人类历史
  • 简介:2007年12月1日,导演凯瑟琳·贝尔切(KethleenBelcher)在旧金山歌剧院2007演出季闭幕式上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超自然主义的《蝴蝶夫人》,这一版本略有删减,除去了一些虚饰、繁琐的部分,使普契尼的杰作更显简洁、流畅,同时还增加了许多触动人心的小细节。

  • 标签: 《蝴蝶夫人》 自然主义 凯瑟琳 闭幕式 演出季 歌剧院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成人教育却面临着生源质量、学校办学理念偏差等问题而致使教学质量一路下滑,从而影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本文在研究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成人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 对策
  • 简介: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政府单方面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中国南海裁决的报告出炉,在中国南海提出争议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问题.中国政府重申:在领土问题与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案,不接受菲律宾单方面提出南海主权的所谓仲裁案.这一事件再一次体现出不管是历史上的镇海战役,由中国人民为了国家领土和海洋主权与法国老牌帝国主义侵略的殊死搏斗;还是今天的菲律宾政府受美国的指使与蛊惑所提出的中国南海的主权要求,都是一场中国古今历史关于海域主权问题的重要外交事件.

  • 标签: 历史画卷 镇海 保卫战 中国南海 危机 创作
  • 作者: 李春花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即物质意识关系的层面来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物质存在。尽管万事万物之间有着普遍的甚至是密切的联系,但是矛盾的特殊性早就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事物由于其结构、构成元素及存在方式等的不同,无一不首先是一种不依赖于它者的独立的存在。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自身,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论“音乐作品”概念的定义》,见《美学论文(www.21blue.com)集》莫斯科1980年版,103~124页)。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音乐具有情感内容,是人对不同事物具有通感或者说是格式塔理论中所谓“异质同构”的原因所致。如果说音乐是他律的或者说具有他律性的话,那是因为人的本性或者说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使然,也就是审美主体将审美对象人格化的这样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一度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剧种——川剧日趋边缘化,其生存的空间萎缩,尤其是舞台表演艺术的传承更令人担忧。据2006年5月《四川日报》的一则消息报道,川剧演员的断档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挠着川剧艺术的发展,拿目前全省发展较好的剧院来说,生旦净末丑5个戏剧行当,至少有一半处于“真空状态”,尤其是年轻的花脸、丑角演员能挑大梁的人很少,行当不齐已直接影响了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的恢复排演。

  • 标签: 川剧艺术 行当 花脸 优秀传统文化 舞台表演艺术 《四川日报》
  • 简介: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除了包含戏剧本身的层面之外,还有其政治的层面。布莱希特的巨大影响正是来自于该理论鲜明的激进政治色彩。本文认为,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建立在阶级功利主义艺术观之上。他将共鸣戏剧看成是资产阶级戏剧,而将陌生化戏剧看成是无产阶级戏剧。其焦点是将共鸣与永恒化、将陌生化与历史化联系起来,从而将陌生化戏剧的开放性、可修改性看成是它具有社会批判功能的表现。因此,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最终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自然”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政治辩护。

  • 标签: 陌生化戏剧 共鸣戏剧 永恒化 历史化 “第二自然” 意识形态
  • 简介: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各经济体无一例外的放缓了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国际经验看,每次危机似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文化产业在危机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总能给国家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力量。本文主要通过借鉴美国和韩国在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在经济不景气的特殊阶段发展文化产业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若措施得当,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标签: 金融危机 文化产业 国际经验 科学发展
  • 简介: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设计改造的对象,与设计关系密切,甚至对设计存在一定的制约与决定作用,但这种制约与决定并不是绝对的。

  • 标签: 自然地理环境 设计 设计文化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