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90年代某年中秋成都府南河畔安顺桥上顾海山男,60余岁,某派出所老所长,便衣警察。常春女,20岁左右,北方某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张阿姨女,50余岁,孤儿院保育员。王警官男,20余岁,某派出所青年警官。【幕徐启。【安顺桥上,安祥的府河流向远处,城廓伫...

  • 标签: 戏剧小品 府南河 派出所 婴儿 洋娃娃 孤儿院
  • 简介:新时期的大幕开启不久.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格局中.一些人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带着赞赏或批判的态度对本土文化进行观照、审视、梳理,由此形成了声势较大、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化寻根思潮。这场文化寻根思潮由文学发起并命名,然后迅速蔓延到电影、戏剧等领域。30余年来。文学寻根一直是研究热点。电影寻根研究也有人涉足,但戏剧寻根却无人问津,迄今为止。竟无一篇研究论文。其因有二:一是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危机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戏剧现象的关注度;二是戏剧寻根者并没有像韩少功、郑万隆、李杭育等文学寻根者那样发表大量的相关言论.

  • 标签: 戏剧现象 寻根意识 中国当代 文学寻根 本土文化 文化寻根
  • 简介:艺术浅谈流泽歌台花甲气如龙,麒风标一代宗;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艺术在思想上、认识上的...

  • 标签: 麒派 周信芳 千红万紫 纪念活动 于伶 艺术方法
  • 简介:每当我听见严凤英大师演唱的黄梅戏唱腔,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叹.与此同时,那美奂美仑的艺术形象便萦绕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人们尊称严凤英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艺术的创始人,真可谓一语中的、实至名归.虽然她英年早逝,但她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塑造的众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造的清新纯朴灵动洒脱的艺术流派,经时光冲刷淘洗,岁月抛光打磨,后学传承发展,日臻完美,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与价值.

  • 标签: 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 严派艺术 黄梅戏 唱腔 艺术风格
  • 作者: 李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0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由于河南地处中国北方,地方乐种的曲调多高亢悲壮,力度音色对比较大。传统的河南筝为十六弦钢丝筝,演奏以右手大指大关节快速托劈最为出色,加上大调曲子演唱时的咬字习惯,因此快速托劈第一音多带音头,音色铿锵有力。河南筝常采用音色丰富的“游弹”。弹奏时由靠近码子内侧逐渐向岳山方向弹奏,反之亦有。并配合左手大幅度按颤。由于河南筝多使用大指托劈指法或大指托加中指勾而组成的大撮,食指的运用较少,弹奏八度合音的剔托指法应运而生。此技法常接大指连托或带上滑的八度大撮,保持了弹奏力度的连贯及不连续重复中指的概念。河南筝曲常使用左手多变的按滑音、按弹音及颤音。按滑音的快慢随乐曲内容而有所不同,其中最富特点的为揉弹间奏,使得虚实交错,更有韵味。在演奏风格上,不管快板或慢板,无论欢快于悲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雅典、纤巧秀美的风格,而已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计难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先锋电影的诞生和发展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后.其通俗性和群众性使得人们一直都把电影视作一种低级的娱乐方式。因此.执著于电影事业的人们开始想办法打破这种僵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特别是德、意、法等国掀起了一场电影创新运动.于是.先锋电影诞生了.

  • 标签: 电影事业 先锋派 现代主义思潮 二三十年代 娱乐方式 群众性
  • 简介:艺术跟中国京剧一样,是博大精深的。说杨艺术“博”,是因为杨宝森先生拥有宽阔的胸怀。他转益多师,向很多老艺术家,如汪桂芬、余叔岩、鲍吉祥、陈秀华先生等,学习到了优秀的剧目、优秀的唱法,并将很多老艺术家的精髓融入到他的演唱风格中去。

  • 标签: 杨派艺术 研习 中国京剧 转益多师 演唱风格 艺术家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象征主义戏剧与表现主义戏剧等现代主义戏剧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另一种艺术思潮也在悄悄地出现,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对理性主义戏剧传统发起了冲击,在思想与艺术上不断突破,但是,它还是有所保留的,象征主义戏剧逃避现实,但是它追求和谐与美,寰现主义戏剧批判社会,

  • 标签: 戏剧研究 现代主义戏剧 荒诞派 表现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 艺术思潮
  • 简介:“吴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流派。其名最早由吴梅1926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概论》提出。但是一般认为最早描述吴江阵容图的是沈磉的从子沈自晋。沈自晋在《望湖亭》第一出“叙略”中指出:“词隐先生登坛标赤帜,休将玉茗称尊。郁蓝继有槲园人.方诸能作律,龙子在多闻。香令风流成绝调,幔亭彩笔生春,大荒巧构更超群。鲰生何所似,颦笑得其神。”其中包括了沈磉、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冯梦龙、范文若、

  • 标签: 吴江派 中国戏曲史 王骥德 冯梦龙 流派
  • 简介:2008年5月1日,济南杂技团的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在山东济南首演。首演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认可,掌声响起.这一刻我心里算踏实了一些。《粉墨》能够在泉城闪光,能够惊艳四座,对团里这么多可爱的杂技兄弟姐妹们,对邓宝金团长的信任,我也算有了令人欣慰的交待。

  • 标签: 杂技 意象 京剧 兄弟姐妹 济南
  • 简介:汉德克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1942-)继承并发展了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到荒诞戏剧以来的语言革命,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对语言的戏剧作用与社会功能作了深入而又有独创性的研究。汉德克生于奥地利的格里芬市,就读于格拉兹大学,所学专业为法津,但他志不在此,还在大学期间就已开始文艺创作,毕业前后他写出了四部“说话剧”——《预言》(1964)、《冒犯观众》(1965)、《自责》(1965)与《喊救命》(1966)。

  • 标签: 荒诞派戏剧 戏剧研究 表现主义戏剧 《冒犯观众》 语言革命 象征主义
  • 简介: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戏曲大观园”节目,让名演员与观众面对面地听、品评戏,很生动亲切。我有幸从收音机里听到专访卫赞成的活动,引起我的极大兴趣。由于我和卫是华阴乡党、老熟人,得知赞成年近古稀,退而不休,还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很高兴。电台帮我联系到卫赞成,他现住西安市西门外“人人乐”商场旁边的小区。我

  • 标签: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戏剧舞台 大观园 面对面 收音机 西安市
  • 简介:艺术之美学特征可概括为四方面:真挚阳刚浓烈美,淑雅温柔大气美,飒爽豪放潇洒美,质朴生动自然美。

  • 标签: 美学特征 尚派艺术 自然美
  • 简介:《中国京剧》杂志为纪念程砚秋先生百年诞辰特别编辑设计的增刊号《程完全手册》,现已正式出版。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为启于2003年12月以来一系列有关的纪念活动划上了一个“句号”,或者更准确地说,划上了一个休止符。为什么这么讲呢?

  • 标签: 程砚秋 京剧 纪念活动 休止符 百年诞辰 出版
  • 简介:一关于王唱腔沪剧在申曲时期,其演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不久,内容、形式上的粗俗渐渐地向细致文雅转化、提高。那时筱文滨先生的文唱腔对这一进步起了极大的作用:它悦耳动听,耐人寻味,字正腔圆,韵味浓厚,特别在每个字的字音排列上都很讲究,处理得非常平伏,

  • 标签: 唱腔 沪剧 耐人寻味 字正腔圆 演出 粗俗
  • 简介:丁果仙(1909-1972)是山西晋剧史上第一位须生女伶。她幼年学艺刻苦,少年时便扬名中路,中年之后技艺更加精湛,塑造了一大批帝王将相和苍公院头的经典戏曲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有《四进士》《打金枝》《双罗衫》《捉放曹》《走雪山》《空城计》等。在新中国成立后,丁果仙先后担任太原市晋剧团团长、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山

  • 标签: 丁派艺术 传承经验 艺术传承
  • 作者: 张园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体验派”的理论是与“表现派”的表演理论相对立而提出来的。“体验派”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在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强调情感重于理智的一种表演理论和表演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