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佐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正值我国掀起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到“创新”、“创意”等的提出这样一个巨大的思潮的年代。我作为在观摩他一生的导演作品中总能有所学习、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的后辈导演,在考虑——他,佐临先生,为发展我国的话剧艺术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 标签: 戏剧观 诞辰一百周年 创意 话剧艺术 黄佐临
  • 简介:拜读了李玉声、邬可晶、蒋锡武、钱锦康等先生发表在2007年11期和2008年3、4期《中国京剧》有关谈“法”的文章后,使笔者大长见识,获益匪浅,出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亦出于求教,我不揣浅陋,也在此就“法”的问题,谈些管窥之见,舛误之处,请李、邬、蒋、钱诸位先生及方家指下.

  • 标签: 《中国京剧》 京剧艺术 蒋锡武
  • 简介:当飞机下降的时候.透过机舱的舷窗向外看去是一望无垠的大海.稀薄的云彩快速向后掠去.飞机仿佛扑向碧蓝的怀抱。收回视线闭上眼睛,5、6分钟后感觉到一阵震动,这是飞机着陆在了澳门机场狭长的填海而成的跑道上。随着飞机缓速移动.候机楼渐渐出现在眼前.我们被载到澳门这个充满了赌神传奇的岛屿上。

  • 标签: 澳门机场 散记 漂移 飞机 候机楼
  • 简介:《中国京剧》刊登了几篇讨论“法”的文章,看了之后,很受启发。有一些想法,谈出来以请诸家指正。

  • 标签: 京剧 “五功五法” 艺术评论 中国
  • 简介:“发声学说”是具体阐述声带在发声时振动机制的学说.也是研究歌唱发声的基础学说。从1741年费林通过对狗的离体喉的实验.首先证实了气流作用引发声带被动振动的发声原理.从初步确立“肌弹性-空气动力学说”起.二百余年来相继产生了众多的“发声学说”。其间的每一种学说都明显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烙印.代表着其所处时代的生理学发展的技术水平与认识水平.从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自的技术局限性和认识论的缺憾。时至今日.由于对人体自身研究的局限.众多“发声学说”虽然在一些重要理论点上认识逐渐趋同.但仍带有太多的经验理论的痕迹。许多的分歧与疑点还在困惑着我们.并制约着发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歌唱发声 学说 声乐理论 空气动力 发声原理 认识水平
  • 简介:上海一向是全国各种表演艺术荟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心。面对更加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艺术表演逐渐社会化、市场化的现状,规范艺术演出市场和对艺术人才的管理,促进艺术表演人才的凝聚和发展,健全完善艺术表演专业技术水平的认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文化艺术交流 国际文化交流 艺术表演 专业技术水平 艺术人才 表演艺术
  • 简介:相轻乎,谩骂乎!中国历来有“文人相轻”之说,其实豁达一点的话,也无所谓。文人大多才思敏捷,观点不同于自己的,自然会数落几句,并非结怨。很多人可能仅仅是图一时嘴乐,事后即忘。近来读《约翰逊博士传》,感觉这老兄便是一个没多少心机的人,脑子极快,说话也无所顾忌。倒是有好事者鲍斯威尔先生常常躲在一边,飞快地记录他的话语,才有这本大部头的传记得以传世。约翰逊还是幸运的,像歌德一佯,崇拜者的虔诚多少也是个安慰。

  • 标签: 笔记 歌剧 “文人相轻” 鲍斯威尔 约翰逊 传记
  • 简介:一、生平简介如果说莎士比亚是英国人的骄傲,那莫里哀(Moliere)就是法兰西的荣耀,1622年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中学时在耶酥会学校受过良好的教育。

  • 标签: 莫里哀 生平简介 莎士比亚 室内陈设 英国人 法兰西
  • 简介:2009年一部话剧《杜拉拉》,掀起了职场小说的产业风暴。借助小说的超高人气,明星效应的衬托,强强联手使得电影、话剧票房节节攀高。

  • 标签: 话剧 2009年 产业风暴 明星效应 杜拉拉 小说
  • 简介:“巴渠河”川剧与其他河道川剧相比,在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声腔锣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武生戏多且当地群众爱看就是一大特点。本文分析了“巴渠河”川剧武生在戏班中的地位,梳理了“巴渠河”川剧武生的常演剧目和表演名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巴渠河”川剧武生的艺术特点,认为在“巴渠河”川剧的传承中,应该挖掘本河道独特的剧目和表演特色,使其传之久远。

  • 标签: 川剧 “巴渠河” 武生
  • 简介:高甲传统戏《审陈三》是我团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保留剧目之一。从17岁起,我就一直担任该团黄娘这一主要角色。十几年中,从继承到创新,对如何演好这个颇有典型性的人物略有点滴体会。黄娘在舞台上的形象,前辈们历来以闺门旦的行当及表演程式,规范的形体动作和严谨的

  • 标签: 高甲戏 表演程式 女扮男装 人物形象 剧种 传统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福建京剧院来台湾演出多次,一开始没太在意,以为福建的京剧水平大概和台湾差不多,一看却大为惊喜,剧院演员阵容齐全,而且非常年轻,张美超、李海宁都还是小女孩,唱起大戏却一点都不含糊,流派特色鲜明。那天下午看张美超《状元媒》,晚上再整出《四郎探母》,张派到底,跌宕多姿。

  • 标签: 京剧院 台湾地区 福建 演员阵容 演出 张派
  • 简介: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文广集团的关心与延安市委宣传部的鼎力支持下,2006年4月2日至5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与话剧《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人李胜英,导演熊源伟,舞美设计王覆玮,分饰剧中斯诺、毛泽东、周恩来三位人物的大山、

  • 标签: 《红星照耀中国》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文广集团 舞美设计 宣传部 李胜英
  • 简介:郭京飞:别把我当偶像对郭京飞来说,主演《牛虻》对于他最大的牺牲,大概就是为此推掉了一部10万元酬金的电视剧了。毕业一年多来,他一直不停地在演话剧,从《肮脏的手》、《终局》、《人模狗样》、《爱战胜一切》、《午夜的哈瓦那》到《偷心》,好像没有他不能演的戏似的。

  • 标签: 《牛虻》 《终局》 电视剧 哈瓦那 话剧艺术
  • 作者: 韩海萍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旦行是戏曲行当中重要的一行。因为戏曲素有“角儿的艺术”之称,即以演员为中心,所以表演艺术就成为整个戏曲的核心与支撑,也就是说,没有表演艺术,便没有戏曲艺术。由此可知,戏曲旦行的表演艺术,直接关系到戏曲的表演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成败得失、兴衰存亡。换言之,要振兴悠久而古老的民族戏曲,首先就要振兴其表演艺术。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戏曲表演艺术的实践与理性思考,仅就戏曲旦行表演艺术问题发表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