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艺术史的研究证明,舞蹈独立身姿的展现,历史的取决于它自身的三角稳定构成与互补。除了舞者(舞蹈家、编导和舞蹈教师)的劳动外,还要有成熟的舞蹈学术研究和独立的舞蹈批评,它们共同对舞蹈作品的诞生与成熟产生着作用,使舞蹈能够具备文化艺术的身份。

  • 标签: 艺术系统 文化母体 “理论氛围” 互补与弥合
  • 简介:舞蹈的审美现代性是一个抽象概念,它通过具体的舞蹈文化实践来实现。因此,对舞蹈审美现代性的考察必须落到实处,本文将通过对现代社会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研究,透过舞蹈文化实践的主体行为、社会机制和结构的复杂活动,将舞蹈审美现代性置于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背景中加以分析,以期揭示舞蹈审美现代性的某些特征,从而获得某种必要的启示!

  • 标签: 舞蹈圈 文化社会学 审美现代性 社会机制 内在结构
  • 简介:以上是我为纪念从艺近50年写的独自的前四句话。我突然非常想告诉大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大群可爱的同胞。他们长期在热恋着舞蹈。那么痴迷那么执着。就像有一位记者在今年6月1日刊登的一篇题为《“舞之灵”姚珠珠》专访开场白中这样写到的:“见到姚珠珠,总会联想到水。也许是大凡特别优秀的人都有一种水一般的特质,他们像水一样汲取事物的性灵来丰润自己,又像水一样把各自的精神和风采传播到所经过的地方。”

  • 标签: 美国 舞蹈家 姚珠珠 舞蹈艺术
  • 简介:2011年5月4日晚,北京舞蹈学院与美国杨百翰大学于保利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两校教育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等相关领导莅临此次签约仪式,与中美双方院领导及艺术各界名仕,共同见证了这一承载中美艺术教育十余载交流成果完美落锤的历史时刻。

  • 标签: 国际文化交流 北京舞蹈学院 成果展示 大学 美国 教育合作项目
  • 简介:世界经济一体化,人类世界不同区域、国家、民族间的文化接触以及影响是当下及今后的文化生态;在如是的文化生态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共兴共荣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达成这一愿望需要的是对异文化的包容精神。作为文化表征的艺术文化,不仅应体现文化的包容性,也应彰显艺术本身的包容精神,由此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同存共兴竭其所能。故而本文拟从三个层面展开讨论:首先简析中国唐代乐舞兴盛及成因;继而探讨文化的包容性;之后讨论艺术表征文化的包容性。

  • 标签: 多元文化 艺术表征 文化包容
  • 简介:2008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和北京舞蹈学院学系平心教授在北京阳台山大觉寺进行了一次内容丰富的学术座谈与对话,主要涉及艺术学和舞蹈学学科要旨及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学术问题,其中涉及艺术学和舞学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艺术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沙龙 学术问题 舞蹈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 简介:搞舞蹈创作的编导,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从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台上,舞蹈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有时进行得很顺利,是一气呵成的。凡属这种情形,基本上做到了舞蹈形象鲜明、舞蹈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有时则恰恰相反,从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蹈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同原来的构思和想像不符,甚至一改再改,还是不成。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谁遵循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谁符合舞蹈艺术的构思,谁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像大家经常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舞蹈时,所称赞和感叹的那样:“这是舞蹈的构思!”“这是舞蹈的题材!”一样。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的问题,是舞蹈创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舞蹈艺术构思?据我的理解和体会,舞蹈艺术构思是舞蹈编导在孕育舞蹈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舞蹈形象思维活动。它包括酝酿、确定主题,选取、提炼题材,塑造人物形象和考虑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探索和寻求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概括起来讲,从舞蹈的内容到表现形式如何作到完美的统一。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在舞蹈创作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舞蹈创作是不是舞蹈艺术的构思,符合不符合舞蹈艺术的构...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构思
  • 简介:我作为一位老舞蹈工作者,回顾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回顾我过去走过的艺术实践的道路,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当代的舞蹈艺术是由中国共产党对新文化的重视和领导才获得重大的发展。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的文化方向,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 标签: 舞蹈艺术 中国舞蹈 艺术发展 艺术实践 工作者 纪念
  • 简介:应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的邀请,我院附中4位老师、21名学生由白涛和王健老师带队,于2011年5月4日至11日前往纽约进行了演出及访问活动。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有关领导及皇后学院院长出席了演出活动。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演出活动 交流 纽约市 访问活动 领事馆
  • 简介: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在全国最早、最系统地将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训练课程,纳入其中专教育层次的课程设置当中。这给了军队舞蹈一个深层、自洽的审美载体与文化载体。经过传承与坚守,在定位性质、审美特征、教学思路、训练目标等方面业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纯粹的、专业的训练理念与实践。这是军艺舞蹈系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一种身份认可、文化认可、价值认可。其教学成果已经深切地影响到了军队的舞蹈创作,从语言、情感、风格、题材等各个方面给予了丰富的滋养与支撑。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将之前的军队舞蹈观念放大为"跳国人之舞,树国人之风"了。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训练 审美特征 文化价值
  • 简介: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个整体,都是要表达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评价。“正如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显得美。整体中的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看,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所有各部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朗加弩斯《论崇高》)。这就要求我们看待一切艺术现象,都应该有一个整体观,才不会以偏概全。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形态 艺术语言 艺术现象 “舞蹈媒介”
  • 简介:书法虽不象舞蹈那样去直接创造人物形象,却通过点画线条的搭配和章法布局,来完成汉字的符号造型,显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书法家强烈的情感活动与丰富的审美想象,给观众打上一个意想浮游的艺术境界。

  • 标签: 舞蹈 艺术形态 线条 观众 书法家 艺术境界
  • 简介:“民间舞”。从生活到艺术,从原本的“自娱”到现在的“娱人”,真正走过了从“俗”到“俗”“雅”亲和。再到“大俗大雅”的表达。民间舞又是怎样以它秉性的宽容,敞开胸襟,在自娱性与舞台艺术之间进行这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表现空间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 标签: 舞台表演艺术 自娱性 民间舞 生活 舞蹈 “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