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从舞蹈艺员、歌手、电影演员到染指电视圈,陈小春都把自已的潜质尽情发挥。他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处处显得充满自信。大家对陈小春的印象大多来自他演的电影,《古惑仔》、《神偷谍影》、《爱上百分百英雄》、《我爱厨房》,陈小春用他投入的表演征服了一大批年轻的观众。虽然他不属于帅哥型,但其憨直的模样自也能吸引不少人。不久前陈小春推出了第二张个人大碟《爱妻号》,换了赵增熹做监制后,整张碟的风格更统一了,感觉更陈小春。在上张碟里陈小春曾尝试作曲,后来他觉得创作不如

  • 标签: 尝试 古惑仔 电视 电影演员 表演 观众
  • 简介:<正>先父一生所从事的是铁路工程事业,与此同时他却酷爱昆曲,对昆曲唱腔的构成蚬律方面曾做过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在我的少年时代,家中就经常有笛师来为先父伴唱。我当时对西洋音乐已经达到了一种“入迷”的状态,因此对昆曲并不感兴趣,但在父亲的督促下,我也不得不参加到吟唱昆曲的行列中来。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起了对昆曲唱腔大量的感性知识。在几十年的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工作中,对西方音乐作品的分析是我的中心研究课题。在50年代的一段时间内,我对昆曲唱腔的构成规律也曾做过一点探索。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在这些唱腔里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于是我就选择了若干首具有代表性的、

  • 标签: 昆曲 唱腔 少年 曲式结构 构成规律 实践过程
  • 简介: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和数学家对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作了长时期的不断的探索,他们或者以缩短管长或者以缩小管径的方法取得了诸多成就。晋代荀勖(?—289)发现的十二支笛的校正公式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首先讨论律管的起源,然后论述明代以前的管口校正方法,最后着重分析朱载堉和徐寿的校正公式。明代朱载堉(1536—1610)实验性地解决了校正律管的问题,他得到了两种数学公式:1、两支八度音程的同径管,其管长之比为0.4719;2、遵循十二平均律的八度音程内的十三支管中,相邻两支管的内径之比为21/24。清代徐寿(1818—1884)又一次实验地确定。两支成八度音程的同径管的长度之比为4/9。徐寿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Nature,1881年3月10日出版,第448页)杂志发表后,引起了英国音乐家和声学家的惊讶和赞叹。

  • 标签: 管口校正 中国古代 律管 黄钟 十二平均律 徐寿
  • 简介:认识音乐的特殊性,对使音乐按其固有的艺术规律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音乐的特殊性问题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本文不拟对音乐的特殊性作全面系统的探讨,只从三个角度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这三个方面就是:(一)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二)音乐作品内容的特殊性;(三)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 标签: 论音乐 标题性 歌词内容 肖斯塔科维奇 艺术规律 物质材料
  • 简介:我在小提琴民族化方面的认识与实践黄晓芝西洋乐器演奏民族化是音乐界同行们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几十年的时间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个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有一些体会,愿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六十年代初期,当我还是管弦系学生...

  • 标签: 小提琴演奏 认识与实践 民族音乐 西洋乐器 河南梆子 演奏方法
  • 简介:音乐与文学在媒介材料表现对象及结构方面之对比(下)王次三、结构之对比艺术结构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包括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两方面,外在结构通常指形式构成的规律,内在结构则指艺术内容的组织方式。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曾经...

  • 标签: 音乐与文学 内在结构 外在结构 音乐作品 媒介材料 音乐结构
  • 简介:采用文献分析法,对SCOPUS、WOS、JSTOR和ProQuest等数据库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可以发现音乐诱发情绪的测量方式主要分为自陈量表法、行为测量、心理生理指标测量和功能性神经成像测量。本研究归纳了在实际测量中每种测量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劣,继而剖析现阶段音乐诱发情绪测量中所存在的基本概念混淆、测量方式维度单一和理论范式缺失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音乐诱发情绪研究领域在测量问题上,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

  • 标签: 音乐情绪 诱发情绪 情绪测量
  • 简介:<正>一、引言嵇康关于音乐问题的名著,虽然称作《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但其中所包函的,确乎并非只是单纯的“声无哀乐”这样一种思想、观点。这就是说,在《声论》中,“声无哀乐”和“声有哀乐”,(例如文章最末一段所论)这样两种互不相容的看法,的确有时竟是并行而不悖的(即都出自同一个“主人”之口的)。这种现象看来很为奇特。而要想理解这一现象,便不能不看城嵇康的全部著作。

  • 标签: 声无哀乐论 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音乐美学 礼乐思想 音乐观 声有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