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我国胡琴的起源,民族音乐先师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简称《史稿》)中说;“这时候(指唐代)已有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轧筝,约有七条弦,是用竹片擦弦发音的。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发音的。后者是后来胡琴的前身”(上册235页)。可是,最早记载奚琴的是北宋末年陈旸的《乐书》(书成于1011年),与奚琴演奏方法相同的“嵇琴”,其记载时间也不出上下。而胡琴呢?此前两百多年的唐朝便有记载了。所以,杨老在注释中说:根据推断,奚琴“可能是唐代已有”。由于这种推断的支配,产生了如下论点:1.将奚琴的产生由“可能是”变成肯定是唐代已有,现在,进而推至“隋唐”时已有;2.将唐、甚至宋代胡琴说成是”泛指”西部

  • 标签: 奚琴 嵇琴 拉弦乐器 陈旸 民族音乐 杨荫浏先生
  • 简介:1.2010年9月,在广州大学与马达(左一)、陈雅先(左三)、杨I嵩敏(中)、孟凡玉(右三)等参加全国高校乐理.视唱练耳委员会成立大会2.2011年11月,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左起:李小戈、刘承华、咏、李宝杰)3.2012年12月,在福州“海峡两岸戏曲研讨会”发言,孙星群(左)主持,

  • 标签: 名家 西安音乐学院 2010年 学术研讨会 广州大学 成立大会
  • 简介: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llzStockhausen)于2007年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一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a的寓所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标签: 逝世 西部城市 海因茨 作曲家 先锋派 德国
  • 简介:声乐教学中教与学就是一对矛盾因子。教者,知识传授者,学者,接受知识者。如何教,如何学,既对立又统一,交织着对立统一规律的特征。怎样才能把矛盾的二重性相统一呢?那就是声乐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默契的互学互教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声乐教师,对所教的每一位学生,...

  • 标签: 声乐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 声乐教师 学习声乐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特殊性
  • 简介:<正>音乐思维中的辩证特点是音乐思维进化中的一个巨大变化,它是哲学上辩证观点对美学以及文学艺术在思维上影响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期在欧洲范围内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旧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深深地动摇了旧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 标签: 辩证思维 贝多芬 思维进化 辩证观点 音乐思维 方式变革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托克豪森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生于科隆的默德拉特。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尼特凯的“复风格”音乐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地升起。所谓的“复风格”,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种风格的复合。这并非是独创的新作曲技法,从中世纪的经文歌到近代的马勒、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等作曲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类似的多风格拼贴,早已预示了某些“复风格”的特征。与此相比,尼特凯的“复风格”更直白彻底,他在同一作品中直接搬用大量历代名曲与流行乐曲,

  • 标签: 风格 拼贴 勋伯格 马勒 作曲技法 经文歌
  • 简介:<正>应中央歌剧院的邀请,美国声乐专家克拉拉·瑞女士1980年8月1日至1981年1月底,在中央歌剧院任教声乐兰年。她毕业于北卡罗利纳大学。主修声乐与戏剧。毕业后曾当过一年歌剧演员,后获得朱丽亚音乐学院和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研究生班的指挥奖学金,并向名指挥家迪米特里·朱特罗波罗斯学习过四年。她曾组织瑞小型管弦乐队和负责指挥长岛合唱团及乐队的演出,颇获好评。她从二十余岁至今,一直从事私人声乐教学,有三十余年的教

  • 标签: 声乐 音乐学院 歌剧院 指挥家 合唱团 声乐教学
  • 简介:线条的魅力──兼及“单声”与“多声”的辩证观从古到今,作为展现心灵、传神写照、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线条,以其高度简炼的艺术概括力、自由超越的艺术创造力、以一当十的艺术表现力和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备受艺术家们的青睐。而对于线条的普遍倾注和特殊偏爱...

  • 标签: 多声音乐 旋律线条 单声音乐 音乐化的语言 音乐艺术 中国音乐
  • 简介:在钢琴演奏或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曲家创作背景还是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其价值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教者或是演奏者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修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较好地把握作品实质,在讲授过程中完整地诠释作品,将一种内在的表意教授给学生,

  • 标签: 钢琴演奏 文化修养 演奏教学 辩证 教育工作者 教学过程
  • 简介:2010年6月8日,作为对中央音乐学院七十周年院庆的献礼,由享誉世界的坦威钢琴公司捐建的全世界第一座坦威花园于中央音乐学院正式落成。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熠、坦威汉堡公司副总裁维尔纳·胡斯曼(WernerHusmann)作为嘉宾出席落成仪式,共同为坦威花园揭幕。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花园 2010年 维尔纳 副总裁 世界
  • 简介:三、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周先生说过,人们一提到钢琴教学,首先就会想到怎样教学生弹琴,其实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作为教师,首先要抓学生的头脑,而不是手指,因为头脑是人的司令部。

  • 标签: 钢琴教学 教育教学思想 周广仁 桃李 仁爱 因材施教
  • 简介: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课。音乐作品所包括的各种技术问题,例如记谱法、节奏、节拍、音准。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转调及变化音等等的掌握,都属于视唱练耳所要训练和要解决的内容。怎样使学生能真正地掌握这些内容,抑或教师如何围绕教学方法去思考视唱练耳的学科性质?这些无疑是摆在每一位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人员所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手头有一本专著(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作者王光耀,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西安。以下简称“王著”),以一个长期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全面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理论及教学法则。兴致及共呜深化为某种责任,读完此书,有许多感慨

  • 标签: 书评 王光耀 视唱练耳 教学理论 教学研究
  • 简介: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强调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然而在观摩了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瓦兹教授的体态律动课后,笔者对感知音乐有了新的思考——体态律动要求学生不仅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要用整个肌体与心灵去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各个要素,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更深一层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动力和乐趣。下面就瓦兹教授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受到的启示。

  • 标签: 体态律动 观摩 音乐知识 传统思维 教学片断 感受
  • 简介:《打起手鼓唱起歌》是光南在文革时期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歌曲将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西方作曲技法巧妙结合,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艺术性。

  • 标签: 施光南 艺术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歌曲创作
  • 简介: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尼特凯(AlfredGarriyevichSehnittke,1934-1998)是二十世纪中期俄罗斯新时期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是他经历了序列作曲和先锋派音乐比较理性的创作阶段以后.转向突出音乐的抒情性和质朴性。以及探索新的调性呈示手段的一部极其成功的作品。本文对他在这首作品中的“调性呈示与贯穿”手法作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为探索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严格的非调性阶段以后,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的审视的思维特征与技术的运用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证。

  • 标签: 调性呈示与贯穿 主题动机 轴心运动 复合性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