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古代'采风'是有其特定的涵义.20世纪以来,我国到基层发掘和研究民间音乐的人,也有一些打着'采风'的旗号、抱着'采风'的态度进行工作.'田野工作'又称'田野调查'是从西方引进的文化人类学术语,英文为'fieldwork',是指文化人类学者在特定区域中进行的调查工作.'采风'和'田野工作'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差异.该文建议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用'田野工作'替代'采风'的提法.

  • 标签: 采风 田野工作
  • 简介:<正>我研读戏曲,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在浙江平阳县鳌江一中教高中语文,涉及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李好古《张生煮海》、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等名剧,于是对中国古代戏曲发生了浓郁兴趣。

  • 标签: 戏曲研究 元杂剧 《桃花扇》 中国戏曲 张生煮海 目连戏
  • 简介:音乐民族志是民族音乐学经验研究的一种重要文本形式,它是针对田野中音乐文化活动过程及其音乐分析和文化阐释的具体表述方式。音乐民族志强调整体观,而如何将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逐层次整体性地呈现在文章里,在田野基础上构建音乐民族志,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反思的创新过程。笔者曾提出了一个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整合研究模式,即从时空坐标、社会场域、音乐事象、文化隐喻四维理论架构来系统、全面、整体地关照音乐文化事象,实为一个音乐民族志的整体理论架构。

  • 标签: 音乐民族志 文化事象 民族音乐学 文本形式 文化阐释 音乐分析
  • 简介:  在听了两个时代无数的打口和盗版后,那张光盘中的主人终于现身了.这一次,他们竟然没有安排台北站和香港站.已经让那些比我们更资深的音速迷们捶胸不已.……

  • 标签: 滑翔金色 继续滑翔 金色田野
  • 简介:萧山细十番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萧山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取萧山细十番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获得一手资料。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案头文献梳理,对萧山细十番历史流变、生态现状、本体构成、存在问题和保护策略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考和探索。

  • 标签: 萧山细十番 田野调查 非遗保护
  • 简介:人类学田野作业反思成了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科学民族志反思到阐释民族志再到各行其是的实验民族志并延续至今,促进了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而深受人类学影响的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由于研究对象(音乐本体)的特殊性,没有跟随人类学的田野反思,却聚焦于音乐学方向(本体论)与人类学方法(文化论)的论争上。借鉴人类学田野反思的经验,结合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志田野作业,反思我们田野工作中时间、地点和人事等经验得失,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 田野作业
  • 简介:<正>一中国皮影戏田野调查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习俗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中国皮影戏正在逐渐地消失,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局面,皮影戏正面临着濒于失传的境地。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中国皮影戏的现状,包括流布

  • 标签: 传承保护 皮影艺术 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技能 陕西皮影 唐山皮影
  • 简介:本文以活跃在武汉市平湖门地带的业余楚剧戏班为考察对象,试图从地理-自然、空间-位置的角度,对楚剧演出何以重现于城市街头这一文化现象进行阐释。

  • 标签: 楚剧 城市 街头 打彩
  • 简介:<正>本文所考察的大田县朱坂村,历史上又称"朱阳"、"赤坂",明清时期属大田县丰城乡径里四十七都,现属文江乡。作为行政村的朱板村目前下辖:坂面、栁口、洋尾、上东溪、分板、路下洋,村部驻分板。朱坂村与尤溪、永安两县相邻近,处三县相交之地。文江溪穿永安槐南、大田朱坂、文江而入尤溪,勾连三县再汇人闽江。~①由于地处福建山区,朱板村山多田地少,田地贫瘠,历史上当地民众除了

  • 标签: 田野考察 槐南 文江乡 太白金星 仪式活动 科仪
  • 简介:本文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出发,依据民族音乐学所依附的主要手段——田野调查的基本属性,对学科中所包含的主观性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引发出田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问题。

  • 标签: 田野工作 主观属性 作伪
  • 简介: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田野考察和研究对象——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1)是其尤为突出的两个特点。纵观中国传统音乐学习可得:纯理论学习独占鳌头,而相关的田野考察实践却寥寥无几。笔者根据这一现状以及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的河北省高碑店市、雄县两地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田野考察所获(2),来浅谈一下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对中国传统音乐(3)学习的必要性。

  • 标签: 田野考察 中国传统音乐 学习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台湾省的艺术家痛心于当时台湾"西乐大量东来、传统文化沉默、民族自信低迷"的现状,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和"重建中国音乐"的基石,进行了一次台湾民歌的采集活动(今称为"民歌采集运动")。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其不仅收集了近三千首台湾民歌,更对其后台湾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台湾 民歌采集 史惟亮 许常惠 陈达
  • 简介:在农村,一个村落的内在组织结构仍是宗族关系,因此宗族演剧对乡村民众的影响很大,原因可归结到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宗族演剧与剧场演剧有差异,其观众的不同给妇女更宽松的戏剧环境,使她们更多地参与到戏剧活动中;目的不同使戏剧与信仰紧密结合,影响农村女性的精神世界;戏剧观的不同给四平戏演剧带来“熟人的世界”、“节日的意义”,也带来更多与日常生活割不断的联系。正是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影响了农村女性的生存、文化现实,同样这种种不同也是四平戏保存与发展的丰厚土壤。

  • 标签: 四平戏 宗族演剧 农村女性 民间文化
  • 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国梦,讴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努力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金色的田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原创歌曲推选活动近日圆满结束。

  • 标签: 改革开放 原创歌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纪念 中国音乐家协会 安徽省
  • 简介:本文是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文中通过对史与论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资料来源的比较,提出并讨论了“历史事实与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与史学文本”、“记载的历史与记忆的历史”、“关于口述史与音乐口述史”、“关于音乐历史的集体记忆”等与史学资料性质和新历史主义思想有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最后就中国音乐人类学应坚持的历史研究途径(田野工作)和应面对的历史研究目标(民间音乐的个别历史及其文化意义)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 标签: 中国音乐人类学 历史研究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