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如何用凝固的文本加以描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需要临响,如何用视觉的文字加以记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依赖于感性体验,如何用理性的文本加以阐释?换一种方式说,面对一种音乐文化现象,我们到底如何书写书写这种音乐文化现象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是所有音乐学者共同面临的话题。

  • 标签: 民族音乐文化 书写 音乐文化现象 实践 中国 感性体验
  • 简介:参加这次会议,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会者通过各自作业,不仅对有关问题有比较成熟的看法,而且或多或少已经开始影响新一代学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拐点,甚至于还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断代的前兆。为此,我感觉我们学者之间不仅要有充分的相互尊重,而且更可贵和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彼此欣赏。比如说,本来也要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张振涛博士和萧梅博士,他们俩是我昔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同事,尽管我和他们的专业不同,但并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关注,他们的学术行踪几乎一直在我的视野当中,并且常常感动我。于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相互尊重与彼此欣赏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学科关切。

  • 标签: 音乐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修辞 叙事 书写 相互尊重
  • 简介:研究自古以来的音乐史书写,以建设新的中国音乐史书写体系,是“中国音乐史学史”学科的重要内容。音乐通史模式在中国的出现与定型、早期音乐史书写的结构特点、其典范作品及其传统的形成过程,是其中较重要的几个问题。经考察可知,中国古代音乐史书写经历了从断代史到通史、从分类史到综合史、从别录到总录等演进过程。它有四个特点:(一)以“通古今之变”为著述宗旨;(二)在分类基础之上作时间维度的叙述;(三)采用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相结合的写作体例;(四)使用校勘、传注、辨伪等文献考据的方法。这四点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史学书写的特点。就此而言,中国古代的音乐史书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史学书写的组成部分。

  • 标签: 音乐史 古代书写 史学文体
  • 简介:编者按:1984年4月,美国十位中青年学者相聚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讨论“民族志文本的打造”。在几天的时间中,与会者坦率批评、深入讨论,与会论文经过认真修改,汇编成书,于1986年公开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写文化》(WritingCultureo受此启发,由中国音乐学院两住教授发起组织的沙龙式“书写民族音乐文化高级研讨会”于2009年8月在秦皇岛市举办,十位应邀参会的中青年专家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在为期三天的研讨活动中,参会者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诸多共识。我刊特以笔谈专栏的方式对这批文章中的大部分予以先期压缩刊载,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民族志 书写风格 思维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音乐民族志这一书写范式在民族音乐学界由来已久,从马氏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发源至今,因其对文化事项整体关照之上的真实描述而备受青睐,经历了质疑、重塑等不同的转向,亦在学者们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经受着效用性的考量。以民族音乐学课堂实践为基础,结合教研实例,通过“教”与“学”互为主体的教研实践在音乐民族志认知与书写方面凸显的问题为着手点,对音乐民族志表述内容与方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民族志 书写范式 课堂实践
  • 简介:蓝天白云,大海沙滩。在秦皇岛度过的三天中,为“写文化”而相聚的学者们在当地唯一的五星级饭店享受了贵族生活,也探讨了许多问题。海水、海风和大家的谈话给我很多思路。在此,我思考的问题是,书写的“民族音乐文化”意义何在?书写对象何在何样?书写主体之身份为何?书写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存在着差异,那么书写漏掉了什么?

  • 标签: 民族音乐文化 书写 中性化 五星级饭店 秦皇岛 写文化
  • 简介:在学术研究和遗产保护中,口头一书写、物质一非物质、有文字一无文字社会之间暗含着某种对立。依托书写传统的广西壮族两性对歌恰恰提供了此番二元对立之反例。本课题通过壮族口头传统的物质形式文本的调查试图说明,仪式性对歌的身体实践与民间文本的刻写实践相互作用,成为壮族文化传统和族群记忆的方式。文章重在探讨民间手抄歌书的制作、歌书抄本所反映的对歌传统规约和民间歌手的歌唱惯习。

  • 标签: 对歌 歌书 口头传统 书写传统
  • 简介:仫佬族当代文学呈现出“整体崛起”态势,其中从事散文创作的仫佬族作者甚多,潘琦、包晓泉和何述强都是著名散文作家。在仫佬族作家群的散文创作中,共同呈现出民族性、兼容性和时代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与当下仫佬族群所面临的多元文化语境有关。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中,民族意识的文化表征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的多重矛盾被仫佬族作者所认识、思考,这种历史记忆与当下的对立如何在主体间性基础上进行解决,都在仫佬族散文中获得体现。

  • 标签: 仫佬族 散文 开放式 身份认同 主体间性
  • 简介:当代社会公平发展,首先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探索乡镇中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对于提高乡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为此本文以乡镇中学音乐教育实施的状况,以及实施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为乡镇中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一、音乐教育对乡镇中学学生发展的影响艺术和教育都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 标签: 中学音乐教育 乡镇中学 教育发展 和谐发展 教学效果 音乐师资
  • 简介: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常年法律顾问,我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所精通的艺术领域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经常有机会观赏到各位曲艺家精湛的艺术表演;而说陌生,是因为作为曲艺的门外汉,我对曲协各艺术领域的运作发展还不甚了解。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仅从法律的角度谈谈我对于"行风建设"的看法与理解。说到行风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一个是法律层次的行风建设,另一个则是道德层次的行风建设。

  • 标签: 行风建设 法律顾问 艺术表演 法律工作者 曲艺家 专业人士
  • 简介:<正>当代作曲大师梅西安预言:“序列主义的原理将在21世纪的音乐中被充分发挥。”英国剑桥大学作曲教授葛尔说:“了解现代音乐,必须从十二音体系入手。”著各理论家彼得·汉森指出:“这一体系不仅不是一种使人受限制的方法,相反,它给作曲家提供了巨大数量的各种可能性。”我院作曲系郑英烈教授深受以上三位名家的名言所启迪,立志为发展具有

  • 标签: 受限制 教授 序列音乐 写作基础 数量 现代音乐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素质,不断的进行素质教学,由于素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很多学校只单方面重视升学率的问题而忽略甚至没有音乐教学这一教学项目,面对这种不良的现象,本文开始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 问题 对策
  • 简介: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里,象我国民族音乐这样历史悠久而又绚丽夺目是十分罕见的。历史上,我国虽然曾出现过象《乐记》、《声无哀乐论》、《琴论》、《溪山琴况》、《闲情偶寄》、《乐府传声》等许多颇有见地的有关民族音乐的研究论述,但是真正把民族音乐作为一种事业,进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却是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后。1939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成立的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声无哀乐论》 《乐记》 乐府传声 溪山琴况 音乐传统
  • 简介:音乐民族志书写以共时性研究为基础平台,以“社会一个体”一维为核心,其中也或隐或显地蕴含着历时性研究的意图和任务。结合文本符号学视角看,云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系统包含“当代共时研究文本〉多元历时研究文本〉共时态可读文本〉共时态可写文本”四种互文性文本类型,它们在三个层级的“元文本-对象文本”关系平台上依次展开对话交流。在此多重互文性过程中,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文本二重性、历时文化语境中由隐而显的政治边界以及当下社会语境中跨界音乐文化格局的“解构-重构”等学术话题也一一展现出来。

  • 标签: 音乐民族志书写 共时性平台 “显-隐”历时研究观 云南与东南亚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 可写文本-可读文本
  • 简介: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互相配合、协作的集体艺术,声音的统一最为重要。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声音统一必须在音色、声音位置、呼吸方法等三方面的统一上下功夫。

  • 标签: 童声合唱 音色 声音位置 呼吸方法 统一
  • 简介:本文通过调查、访问专家学者、阅读文献等方法,了解现今少儿琵琶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有利于琵琶少儿教学的建议:在少儿学习琵琶的过程中,应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应如何启发、培养孩子们对音乐及琵琶的喜爱,激发孩子们的学习音乐及琵琶的兴趣,如何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等问题进行阐述,为琵琶事业的推广与普及,献计献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 标签: 少儿琵琶教学 兴趣 传承
  • 简介:近些年来,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声乐教育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教材建设也随之不断丰富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公开出版的声乐教材高达二十多种,市场销售的声乐教材有三百多种。声乐教材的繁荣发展为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本应严肃的教材建设,却也因各种原因变得随意和无序起来,甚至变了"味儿",如不及时解决,将后患无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当前高师声乐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

  • 标签: 教材建设 高师声乐 高师音乐教育 声乐教材 声乐教育 跨越式发展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领域也被广泛应用起来,计算机音乐创作成为一种新兴的作曲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计算机作曲已经成为现今比较流行的技术形式,受传统作曲方式影响,对新型的音乐创作形式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对计算机作曲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其问题提出有效策略,进而为计算机作曲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 标签: 计算机作曲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