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引论曲式作为音乐要素于音乐时间过程中分布排列的结构综合体,音乐整体与部分多样统一的逻辑关系的结果以及音乐艺术的本质体现,一向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曲式作为可感知的自我统一体,具有自足的单个实体的品质,它与和声、节奏、配器等一样,是音乐结构的一种存在方式.

  • 标签: 节奏 结构功能 作品 曲式结构 传统音乐 片断
  • 简介:<正>迄今为止的认识史表明,在人类已进入科学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宇宙时代的今天,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状态中的客观大千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难以穷尽其奥秘的认识对象,一个难以事事、时时、处处加以精确描述的“谜”。在我们的对象世界电除存在着一定时空条件下相对明晰、相对确定的事物和现象之外,尚有许多界属不清、性状不明、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扑朔迷离、游移不定的事物和现

  • 标签: 民族音乐 模糊思维 非此非彼 信息时代 认识对象 发展状态
  • 简介:“苦音”调式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各省和其它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七声调式结构,这种调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其三级音和七级音在音高上具有游移性。有人称之为微升fa和微降si.亦有人认为其性质属中立音或四分之三音,这两个特性音级的存在造成了整个“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长期以来,许多音乐工作者对其调式结构属性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其中,一些同志也对其音乐本身进行了严格的实际测音,以取得音律上精确的数据。如姜虁先生对秦腔《游西湖》一剧“幽会”一场的“苦音”插曲进行过测音(1)结果如下:

  • 标签: 四分之三音 音乐工作者 民间音乐 七声 结构属性 西北各省
  • 简介:民间音乐的任何一种地域特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域”音乐相联系、相对立而存在,是“一与多”之关系的存在。地域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着“特色”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因而决定了我们对于“特色”的认识之相对地清晰,绝对地模糊

  • 标签: 音乐风格 模糊性
  • 简介:本文基于心理、理论、实践三者不同音高概念,从心理、理论、实践三种律制1理念出发,利用GMAS2音乐分析系统软件,对苏北唢呐班的主奏乐器“唢呐”进行测音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经历了“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的变迁。变迁主要原因:1.“近均孔”唢呐的淡出与“非均孔”唢呐的淡入;2.传统曲牌的渐失与流行歌曲的涌现;3.西洋乐器、电声设备的冲击与艺人专业学习的推动。

  • 标签: 苏北民间唢呐 实践律制 变迁 模糊律制 近十二平均律
  • 简介:▲由肖前勇执笔的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精集体教学小组在《对“尖子”学生的教学探索)((音乐探索》87年4期)一文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时代。时代变革的主要特征是观念的变化,系统观念、交叉观念以及信息观念被各门学科广泛的采用,从而引起各门类学科发

  • 标签: 民族器乐 四川音乐学院 集体教学 时代变革 信息观念 变革时代
  • 简介:《音乐研究》1991年第四期发表了王迪同志的《有关古琴律制的断代问题》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文中就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和我商榷:(1)关于琴律的历史分期:(2)关于琴律的研究方法。对于前一个方面的问题,笔者已在《再谈

  • 标签: 三分损益 历史分期 数学计算 广陵散 律学 新法密率
  • 简介:由现代音乐学和数学语境判断,朱载埔创建新法密率即等程律,不过是解一个等比数列的几个简单步骤。若从朱载埔时代的语境出发,这个过程并不简单。至少朱载堉要避免事先已“返宫”的责难,数学等式21/12=22×2×3/1在当时也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还要解决如何突破千余年黄钟9寸之说,等等。朱载埔借《周礼》之名,从几何学入手解决千年的音乐学难题,不能不说是绝顶聪明的做法。况且,他以解等比数列的所有方法尝试着建立新法密率,从而为当代音乐舞台的丰富多样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等程律 等比数列 朱载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