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母语: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广化音乐教育改革是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在议论的话题,但由于探讨多停留在方法,形式的层面,对教育思想、教育方向、教育体系等实质问题虽有所触及,却涉及不深,对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在宏观上远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1995年1...

  • 标签: 民族音乐 学校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教育 中华文化 “母语”音乐 当代音乐
  • 简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涵盖极广的艺术概念.但是,目前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理解)与实践,实际上大都建立于欧洲与汉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基础上,而且与之相关的价值判断仍然是相当偏颇的.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历史背景、语言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没有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真实、全面地认识与实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概念将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

  • 标签: 声乐艺术 中国民族声乐 音乐文化 艺术概念 真实 风俗习惯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民族音乐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全球化讨论的情况,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当倡导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作者提出目前我们应当在努力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和占领西洋音乐"知识平台"的同时,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音乐"知识平台".为了完成这一工作,我国音乐学家必须努力学习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并尽快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教学体系.

  • 标签: 全球化 民族音乐 中国 传统音乐 音乐教学体系 音乐文化
  • 简介:本文借用符号学要素理论框架,对欧洲艺术音乐经典中的三首“安息经”旋律进行剖析后,得到启示——旋律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如果能在旋律形式要素与意义要素的结构中、在旋律形态与深层背景(语境)的各种呼应关系中,去理解、把握旋律符号承载的外显和内隐的整体文化信息,将可能把旋律从一般意义的形态载体提升为真正的文化意义的符号,使它能在与人类大文化结构互补互融中成为人类精神永恒的特定存在象征。这样的定位,也才可能使旋律学这门学问,具有扎实的学术底蕴和学科意义上的存在价值。

  • 标签: 旋律学 学术定位 符号学 形式要素 意义要素 结构关系
  • 简介:音乐文化的双视角观照─—民族音乐学的一种新定位沈洽用“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观点 ̄①来看,长期被人们视为“正统”的“音乐学” ̄②,无论古今中外.基本上都是从“内文化”的角度对音乐的审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是封闭、自足的音乐认知体系。借用语言学(音...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双视角观照 文化视角 音乐文化 符号系统 比较音乐学
  • 简介:当今全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改革、大发展的形势中,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现在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音乐教育专业也变为日趋热门的一项音乐专业。本文着重阐述在音乐艺术学院中进行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并注重从保持专业性、突出师范性、培养创新性三大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同时与其它师范类学校的音教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人才。

  • 标签: 专业性 师范性 创新性 特色课程 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 简介: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于2005年9月2日至5日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民族音乐学者、作曲家和来自美国、刚果、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界嘉宾近120人会集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这次盛会.

  • 标签: 第二届 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 会议综述 2005年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学术交流
  • 简介:<正>长期以来,音乐听觉训练是以调性为中心的。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人们的听觉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在一个音调组织内,每一个音,每一个和弦,每一个调的设计,都要对一个中心(即主音)具有妥善而明确规定的关系。”([英]莫·卡纳《当代和声》第11页)调性思维已在人们的听觉意识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自二十世纪始,随着音乐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调性原则已发生动摇。以单一调式、调性为基础的古典大、小调体系,在调性扩张、调式扩充等多种手法的冲击下,终于被极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音高关系体系所取代。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新的音乐语言毕竟在音乐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新的音乐语言,由于与传统的常规不符,使人们长期形成的听觉习惯一时难以适从。新的音乐语言难以理解与不易听辨,已成为听觉训练中的一大难题。因

  • 标签: 听觉训练 音乐语言 调性感 调性思维 传统音乐 音高
  • 简介:一、系统力感的功能分析演奏艺术由于对于人的“统觉”心理具有运动的连续性和协同性,因此,在其系统力感的整体功能中反映出一种“轴心效应”。演奏者凭借着这种效应不断地挖掘其技能潜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现风格,塑造整体的艺术形象。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在个性气质、审美能力和实现效果上的不平衡性(感觉的差异性),因此,反映于总体效果上也显示出特有的心理优

  • 标签: 力感 演奏艺术 演奏技能 音乐感觉 统觉 演奏能力
  • 简介:<正>赘言自一九八八年三月以来,《太极乐旨》的表述方法逐步出现一些重大的修改,在保持原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新形成一个形式更完美,结构更对称,外观更漂壳,内涵更符合《周易》的精神的系统。因此,有必要在此将《太极乐旨》的诸要点重新阐述,是以为准。为了区别过去已发表的诸篇论文,故名“新述”。

  • 标签: 太极 六十四卦 音集 十二音技法 作曲系 阴阳
  • 简介:本文提出应用"软"系统方法论对声乐艺术进行研究.从声乐艺术研究的现状,系统方法论,以及"软"系统方法论对于歌唱活动研究的作用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系统论 “软”系统方法论 声乐研究 歌唱活动
  • 简介:音乐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艺术符号发生关联的条件下,其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较全面的彰显。

  • 标签: 音乐符号 文化阐释系统 文化符号 互渗互阐 意义彰显
  • 简介:古琴艺术在近三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各地地理、气侯、民俗民情、民间音乐、姊妹艺术以及琴人(含创编和演奏两方面)的师承、个性、气质、情怀、世界观、审美观等诸方面主客体之因素与影响,而铸成不同的形神系统——广陵、虞山、九嶷、诸城、蜀、浙、闽等多种流派。

  • 标签: 美感心理研究 古琴艺术 民间音乐 琴人 张孔山 姊妹艺术
  • 简介:一曲空回遥渺的《太极》,创造了听众物我无间的心灵境界。余音未落,掌声骤起。十一月十一日晚,赵晓生先生开始了他在我院为期一周的讲学演出活动。赵晓生先生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是“太极作曲系统”的创立者。“太极作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钢琴演奏的奥秘”、“赵晓生钢琴独奏音乐会”、,构成了赵晓生先生此次讲学和演出的主要内容系列。他还举行了“作曲探索”与“钢琴演奏”座谈会,与我省音乐界专家、同行及我院部分师生、进行了坦诚的交谈;他点拨学生的作品、解答疑难困惑的演奏技法问题很有启发。赵晓生讲学内容丰富、思路新颖、语言生动、示范教学、

  • 标签: 赵晓生 太极作曲系统 钢琴独奏 上海音乐学院 作曲系 演奏技法
  • 简介:所谓'山东地方戏曲剧种系统',系指流行于山东境内的地方戏曲。据有关专家考证和有关方面的资料统计,目前,流传于山东省内的地方戏曲剧种约有三十余种(包括发源于山东省内和由外地传入的剧种)。主要分为弦索系统、梆子系统、肘鼓子系统和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其中,五音戏则是属于肘鼓子系统中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 标签: 五音戏 地方戏曲 子系统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