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于4月中旬进京,演出大型新编古代戏《血箭》和一台折子戏,为首都舞台增添了欢乐气氛,让人欣赏到晋东南这一剧种特有的色彩和芳香。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悠扬委婉,不但能演风趣的民间生活小戏,而且也能演出各种题材的大戏。该团成立40年来,长期扎根基层,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所拍摄的彩色影片《余赛花》和电视片《杨七娘》,在山西及全国颇有影响。这次剧团带着一台大戏和一台折子戏首次进京,显示了他们

  • 标签: 上党落子 折子戏 山西省长治市 彩色影片 《史记》 民间生活
  • 简介:明清至民初,上党地区各县的古庙赛迎神赛社活动非常隆重,除部分村小赛外(不请乐户,只演一班秧歌戏),独村或数村轮赛,均进行大赛,要请乐户一班,演上党队戏,庙外还要唱两台梆子戏。现将

  • 标签: 迎神赛社 关帝庙 乐户 地区 日期 月初
  • 简介:八十年代在长治地区潞城县和长子县分别发掘南舍村曹氏阴阳世家《周乐星图》和牛氏阴阳世家《唐乐星图》及其以下十三种古赛写卷系列,兹列目如下:卷一《赛上杂用神前本》(甲):原本麻纸墨书50面,封面题作《赛上杂用神前本》,正中竖书"民国十四年六月十三日立",内文又有"宣统三年"字样,当系晚清移录本。卷二《赛上杂用神前本》(乙):原本麻纸墨书

  • 标签: 古赛写卷 乐星图 迎神赛社 乐户艺人 杂剧 大曲
  • 简介:上党地区,自古以来祭祀仪式就是公共社会的重要事务之一。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窥探这一现象的成因,洞悉祭祀仪式音乐主要分类,以及祭祀仪式音乐参与群体的组成人群。

  • 标签: 祭祀仪式 仪式音乐 参与群体
  • 简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中,民间一直流存着多种多样的祭祀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先人的祭祀和对神灵的祭祀。在对神灵的祭祀中,民众广泛参与,往往敬献演出各种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一般来说,所献演的艺术都在祭祀仪式结束之后演出,但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今划归长治市和晋城市管辖)的祭祀活动,除了

  • 标签: 上党祭祀 供献艺 活动供
  • 简介:枣梆和上党梆子都是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梆子剧种,二者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枣梆源于上党梆子,系上党梆子流入山东菏泽后受当地方言及音乐影响发展演变而成。由于各自成长环境的不同,枣梆和上党梆子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保留有相同的特质,但已差别较大。本文从音乐特征、唱腔板式、演出剧目、行当分工与乐队配置等几大方面对二者进行音乐本体的当代发展之分析比较,探寻其各自的发展特点,以期对剧种的发展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 标签: 枣梆 上党梆子 渊源关系 比较
  • 简介:“戏窝”,一般谓之“梨园之乡”,体现了较强的当代文化产业建设的色彩,而“戏窝”这一传统称谓更能凸显戏曲生存的原生状态。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戏窝,它既是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也是戏曲艺人和戏曲观众的集中地。“戏窝”孕育了戏曲艺术,也促进了艺术的交流和水平的提升。对戏窝的考察和剖析可更为透彻地洞悉当代戏曲衰微的原因。

  • 标签: 戏曲艺术 当代戏曲 上党梆子 社会变迁 个案 生态
  • 简介:礼乐文化当与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就传统中国而言,礼乐思想更是根深蒂固,于是“礼仪之邦”的美名流传甚久,影响深远。上党地区(大致等同于现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两市行政区域范围,明清为泽潞二州所辖)作为中原文化之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然地理及社会人文传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神庙剧场及碑刻、抄本等文献大量遗存,就笔者目前调查统计,上党地区神庙剧场遗存1887座,神庙碑刻数万通,赛社抄本数十卷,舞台演出题记千余条,使得此地对中华传统礼乐文化保留了较强的层积性及原生态性。尤其民间礼乐观念的普及与盛行,可视为中原乃至中华传统文化遗存的标本区域之一。

  • 标签: 上党地区 礼乐思想 神庙 剧场 碑刻 抄本
  • 简介:迎神赛社是山西乃至整个华北传统社会中流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活动。《山西通志》中有"秋获后飨赛最盛,弦管之声盈于四境"②,近年来伴随着《礼节传簿》等新的民间赛社演剧文本以及大量民间碑刻的整理出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戏剧戏曲学在此方面研究成果斐然,学者对赛社演剧的源流、仪节、乐艺建构以及赛文化向戏曲演进,给

  • 标签: 迎神赛社 区域社会史 报赛 南舍村 宣约 府城玉皇庙
  • 简介:古典时期的很多作曲家经常被后人遗忘,其原因并非是这些作曲家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我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太优秀。在这些被后人“遗忘”的作曲家中,相比萨列里、胡梅尔来说,

  • 标签: 钢琴演奏 维也纳古典乐派 近代 作曲家 古典时期 贝多芬
  • 简介:克莱蒂(MuzioClementi)相当长寿一就像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走廊上的题字所写的那样:“1752年生于意大利罗马,1832年卒于英国伊夫合姆镇(Evesham)。同样,他的人生也相当精彩,并不仅仅是从赤贫到暴富。他出生在一个工匠之家,父亲是个银匠,而去世时,他已是一个成功人士。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赋,比如制造、销售和演奏钢琴,

  • 标签: 克莱门蒂 名家 老师 商人
  • 简介:当我们听音乐,收集唱片时,常会遇到op.、KV.这类字母,它们是作品编号;它们有历史,也有故事。老音乐学家钱仁康将告诉你……

  • 标签: 音乐作品 作品编号 OP OPUS
  • 简介:<正>现存藉以考证玩花主人生平的文献资料很少。或许正因如此,庄一拂先生对"玩花主人"的介绍十分模糊:"姓名、字号未详,江苏吴县人。"~②我们知道,钱编通行本《缀白裘》面世之前,就出现不少以"缀白裘"命名的戏曲折子戏选集~③。而据可考资料,其中最早者为明代后期玩花主人编选的《缀白裘》。但是,由于原本迷失无考,只有蛛丝马迹尚可寻绎,故历来颇受争议。所幸,玩花主人创作

  • 标签: 缀白裘 燕子笺 通行本 戏曲创作 妆楼记 花本
  • 简介:“黄乐”指朝廷内属于“黄”系统的音乐组织、人员及其乐舞艺术。学者们对以“黄鼓吹”为代表的汉代黄乐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黄乐则几乎无人论及。这一时期正是黄乐走向衰亡的阶段,它的衰亡既与黄本身有关又与乐官制度的改革密不可分。对这一过程的探讨不仅可以全面了解黄乐的发展史,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音乐制度变迁方面的认识。

  • 标签: 黄门乐 魏晋 南北朝 乐官制度
  • 简介:国庆节期间,由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国庆音乐会在音乐厅拉开了欢乐的序幕。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谭利华领衔北京交响乐团呈现,整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脱离了平时音乐会的“大部头”模式,乐队为观众呈现了多达十余首的中外名曲,

  • 标签: 北京交响乐团 天安门广场 国庆 “听” 国家大剧院 音乐会
  • 简介:在中国戏曲史上,"十三"是一个常用的数字,不仅秦腔有"十三旦",而且在北京剧坛上就曾先后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十三绝":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同光十三绝",另一个则是乾隆时期的"十三绝",后者在戏曲史研究中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

  • 标签: 三绝 纪略 高腔 乾隆时期 傅惜华 京腔
  • 简介:<正>从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本世纪五十年代,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这个新改的名称取代了以前所用的比较音乐学(ComparatiVemusicology)这个名称,并被广泛地使用起来。这件事在研究人员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争论中,认为应该改换名称的人占绝大多数。在这门学问从前是怎样做的和今后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方面发生了意见分歧。坦率地说,是在新的名称的两个侧面,即究竟站在民族学的立场上,还是应该以研究音乐为中心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按照罗德斯(W.Rbodes)的说法,民族音乐学这个新的名称是1940年由孔斯特

  • 标签: 五十年代 民族音乐学 研究工作 比较音乐学 音乐学研究 研究家
  • 简介:克列蒂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是最早研究钢琴特性和钢琴功能而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创作了一套完全脱离古键琴(Harpsichord)演奏规范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双音演奏、密集音型的分解和弦及快速平行六和弦等技术的大量运用.给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8世纪末。在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出现了踏板记号.继而使用钢琴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大大的充实和加强。我们可以从他创作的大量钢琴奏鸣曲中看到.他已摆脱了阿尔贝蒂低音(AlbertiBass)的伴奏形成的束缚.给钢琴伴奏声部的运用开拓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 标签: 钢琴演奏技巧 克列门蒂 创作 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音乐作品 分解和弦
  • 简介:本文以活跃在武汉市平湖地带的业余楚剧戏班为考察对象,试图从地理-自然、空间-位置的角度,对楚剧演出何以重现于城市街头这一文化现象进行阐释。

  • 标签: 楚剧 城市 街头 打彩
  • 简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徐州梆子,以枣木梆子作为打击乐器,其唱腔、音乐的节奏与速度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指挥控制。徐州老百姓习惯称之为"大戏"。目前,徐州梆子戏与全国许多地方戏一样面临相对的生存困境,仅存的蒋一脉传承现状不容乐观,本人通过所在的徐州工程学院开设地方戏曲课程任课方式,将蒋传承人请进学校课堂,在传承唱腔的过程中,就传承模式产生一些思考,以期为对这一亟待解决的传承难题尽一份绵薄之力。

  • 标签: 徐州梆子 蒋门唱腔 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