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我有一方印章,印文为"性命书法",为张雅臣先生所刻。浑厚的边框,精审雅致的细朱文,给人一种古穆苍凉之感。由此我想,人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又是多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那厚重的边框,正是对生命的无私守护和捍卫。张先生匠心独运,刀起尘落,刻出了生命的意义

  • 标签: 村语
  • 简介:浙江——风华物宝,人杰地灵。尤其能引以为豪的浙江中国画,溯两宋,看今朝,画坛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浙江的中国画在近千年的传承发展势头,素以强盛不衰而令全国瞩目。

  • 标签: 创刊 传承发展 中国画 浙江
  • 简介:悟法杨启舆艺海无边,才智有限,学画当博通画理,作画须明了总纲。《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若宗其义,可师古而不泥古,师造化而高于造化,故云:“江山如画,江山不如画。”画贵立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广罗素材,又有所取舍。素材为客观,取舍可由人。意...

  • 标签: 外师造化 一阴一阳之谓道 杨启舆 画理 艺海 迁想妙得
  • 简介:翠拢红蒸小院春.池底垣边,藤蔓如云。莺歌燕啭闹纷纷,花气怡人,水气怡人。弄墨经营带露临,画里霞熏,枝上风薰。倚栏伏案费神思,醒也牵魂,醉也牵魂。

  • 标签: 心语 池子 散文 心情
  • 简介:白描作为一种线条艺术形式极至,蕴含着笔墨的力度等美感潜质,不仅能展现出属于客体本质的形态结构关系,而且能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关系,同时还能显现出不同时代的视觉图式特征。白描艺术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将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 标签: 白描 线条
  • 简介:跟钻石作为南非的国石或者猫眼作为斯里兰卡的国石不同,中国的国石位置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然而,我们的目的也不在于选出哪一类石头作为国石的候选者。没有办法证明祖先拿起的第一块石头是当做工具还是装饰品,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内在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取向。当我们在不断地深入发掘出中国人在玩石赏石活动中所传递出来的内在的文化意义时,会越发觉得这种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所有的特质都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 标签: 民族文化 文化意义 斯里兰卡 心理结构 中国人 国石
  • 简介:"你为何要画画?""为何要这样画?"这样的提问时而来自他人,时而来自我自己.我唯一的回答是:"这是我精神上的需要."这样的回答并不新奇,也不是我独有的,但我只能这样说,因为这样才真实.

  • 标签: 赘语 回答
  • 简介:陕西督军陈树潘于民国玉年六月携家眷登览华山,题“天地奇观”勒仰天池之侧。秦中书法家陈泽秦(少默)乃其子。陈泽秦、刘汉基,均从李问渠学金石书画与古籍善本鉴定。吴让之精鉴赏,书法宗赵之谦,以拨灯执笔法为之,作品古朴大气,不轻为人书,传世书作极少。齐白石为叶访樵镌“访樵”白文印,叶极珍爱,不多用,后请人仿制两枚,其一为庞裕洲仿刻。

  • 标签: 陈泽秦 拨灯 秦中 登览 人书
  • 简介:鱼得水而悠游.自相忘干水;书得法而洒脱.自不知其有法。知此,可以超迈古今,不同流俗。

  • 标签: 砚跋语
  • 简介:书人独曾印泉曾印泉书法一书法一词,有二解。一是写字之法,标准是工整,好看,是一切人都可为的事;一是写字写出神来,钻入骨髓,透入脑门,秀气好看倒在其次。它要求书者钻透书艺的整个或大部分传统形式,做出来后又经得起艺术、思想、历史、乃至于文化各学科去研究...

  • 标签: 书法史 汉字的结构 入书法 艺术家 中国历史 传统形式
  • 简介: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修课,是贯穿于毕生艺术追求的主要取法手段,是学书人取得成功的一条捷径。临帖初以一家为宗,待得其精髓后,再遍众百家,求其变化,吸纵家之美为己用。切忌今天换一帖,明天换

  • 标签: 用笔 隶书 学习 汉隶 区别 特征提取
  • 简介:看宋红的画是种轻松的享受。因为在今天,纷乱嘈杂的画界和画画都喜欢撑满画布的时候,看画有时很累,常常只是说事却看不见画。但是宋红的画不是,她会减,减得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她诗意的画里,可以迅速地在视线的总体感受中看见物。事实还不单如此,宋红的画懂得留出一片空地,这片空地让物显出了绘画的魅力。我们知道艺术妙趣横生时,这空地就是境域的展开。

  • 标签: 宋红 总体感受 美术基础 西湖山 天语 艺术氛围
  • 简介:人生是一次不归的旅行,所有的行者都渴望博览万物。

  • 标签: 心语 质量 旅行 生活
  • 简介:多年习练丹青,体悟颇多,画余撰之,多为简论形式。这种画语录式的简论,经观察亦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体裁,更是中国画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简论,是以经年不辍绘画践行中所悟、所思为基础,分别就中外艺术的碰撞、交汇、融合、画余读书感受、践行中技法的生成、对传统绘画艺术再认识、绘画实践所得等,以精简的文字表述方式,阐释了作者的艺事追求目标与文化立场和文化上的判断。

  • 标签: 创新 中国画 民间艺术 民族性
  • 简介:开场白我不会上网,很怕被网住,脱不了身。而且,"江湖"这个词,听起来又挺别扭,好像只是侠客义士们的处所,刀光剑影,叫人心寒。但想起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话,如果撇开成就伟业、忧君报国这个前提,只从

  • 标签: 书法江湖 江湖网上 网上琐语
  • 简介:泰来石圆朱文印《否极泰来》背后的故事去年曾为朋友刊一方2厘米圆朱文印《否极泰来》,当时还比较自得。最近回头来看,突然发现那"泰"字竟然不规范,严格说来就是一错字,"大"部下面应分叉却成了"十"。不出错字一直是我刻印的底线,这次糗大了!出手的东西无法收回,惟有重刊修正失误方得心安。

  • 标签: 篆刻创作 杂记 朱文 错字
  • 简介:  听音乐练钢笔字,一向是我的习惯.这会使我放松,忘却一切烦恼,而每当听到动听歌曲时,我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歌词在纸上任情书写,随意发挥,特有一种舒畅的感觉.写完还可以自我陶醉一番,然后就把纸扔到一边,不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用的废纸堆积成山.某天,我在听邓丽君的歌曲时,甚为感动,然后又动笔乱涂乱画一通.发泄完后,我终于决定把现成的废纸连同那堆废纸一起扔掉.就在收拾期间,突然眼前一亮,废纸中一些有趣味的字吸引了我,刚好有不少是里面的歌词.脑子跟着冒了个想法:不如将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字集成一幅作品,这不又是一种创作吗?于是,我根据李熠的词,在废纸堆里精心挑选,最后就集成了现在所看到的钢笔书法作品.……

  • 标签: 动情字 字成 音乐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