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扬州崔致远纪念馆收藏有一些朝鲜文人的书法作品。本文介绍了其中的金泽荣、郑元容书法对联和刘清岚隶书中堂,并就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问题进行了考释。金泽荣、郑元容书法对联和刘清岚隶书中堂,并就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问题进行了考释。金泽荣行书七言联作于民国八年,“兰荪仁兄先生”是伍元芝。郑元容行书七言联,联句出自明代东阳《怀麓堂集》,作于清道光十五年。刘清岚隶书中堂,推测作于其出使清朝时。

  • 标签: 金泽荣 郑元容 刘清岚
  • 简介:北碑指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代的石刻文字,由于其中以北魏的作品最为丰富,所以后人往往把北碑称为魏碑。与所谓“南帖”相比,因为文字载体和工具的差异,二者之间展开了迥异的风貌与趣味。假如将南朝的“二爨”与近年在南京附近出土的《刘剋墓志》、《王兴之墓志》比较,二者在笔法、结构上非常近似,其风格都是由隶书过渡到楷书间的新兴书体。广义的北碑书法也可以包括南北朝的所

  • 标签: 墓志铭 李氏 魏碑 北魏 用笔 南北朝
  • 简介:安岐收藏的第一件重要作品大概是唐人孙过庭的《书谱》,价格为三干金。时间在康熙丙戌(1706)。乃时,安岐二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之年,内心一定充满了喜悦。

  • 标签: 《书谱》 孙过庭 艺术评论 艺术作品
  • 简介: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把晋代画家顾恺之列为第三品,并评他: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据“津逮秘阁”本)。谢对顾的评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桩公案,有人认为谢评不当,如:

  • 标签: 中国绘画史 秘阁 《画品》 谢赫 谢氏 历代名画记
  • 简介:《越州石帖》为浙江新昌石邦哲所刊;越州石《博古堂帖》即《越州石帖》;《越州石帖》刻帖时间应为南宋初年;历史上有人认为《越州石帖》的刻帖者为石扬休和石元之,均属误记。

  • 标签: 《越州石氏帖》 考证 浙江 刻帖时间 石邦哲
  • 简介:近日,王方撰写的《散盘书法解读》一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著名书法理论家薛元明作序。是一本兼顾文字解读与书法创作相结合的艺术类图书。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版与文字,将《散盘》单字逐一进行解读,在追溯文字本源的同时,着力从书法艺术角度进行阐释,深度剖析金文书法的造型特征与结字规律。作者将金文书法学术与艺术着力融合,并试图在二者之中寻找切入点的思路,颇具新意。

  • 标签: 书法理论家 出版发行 解读 艺术类图书 美术出版社 书法创作
  • 简介:北宋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水墨山水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标志,而米山水则是山水画界的一朵奇葩。

  • 标签: 山水画 语言 墨戏 鼎盛时期 水墨山水
  • 简介:1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了一场"大歌舞"。如果说跟北京那场开幕式的大歌舞相比,虽说各自都是显摆各自的历史辉煌,但是"范儿"不一样。伦敦演的是田园小岛闹起工业革命,从农林牧副渔变成大烟囱林立,浓烟烈火中锻造出钢铁五环。这工业革命是英国人给世界的大贡献之一,自然也是英国人的骄傲之一。但虽然是骄傲,却与我们中国人说四大发明的骄傲不尽相同。大歌舞里的烟囱林立、锻工的铁锤和工作服饰,都有些可笑、笨拙。歌舞有几分滑稽、几分自嘲,而并非一味的自豪。这几分自嘲、几分滑稽就

  • 标签: 伦敦 开幕式 歌舞 烟囱 工业革命 北京
  • 简介:一、鲁迅与陈洪绶(一)许寿裳以为,鲁迅先生“特别爱好”陈洪绶。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一文中,有“鲁迅的几封信”一段,其中写到陈洪绶(老莲),写得活龙活现:“陈老莲名洪绶,字章侯,浙江诸暨人。是明末的民族艺术家,自幼慧悟,艺擅开才,而又孜孜力学。游钱塘,闻蓝瑛工写生,请受传染之法。蓝自以为不及,同:‘章侯之画,出于天授。'然章侯以为未足,于杭州府学拓取宋龙眠《七十二名贤》石刻,闭户临摹者十日,也以示人,问之,皆曰‘似'。章侯稍喜。退而复抚十日。

  • 标签: 陈洪绶 章侯 陈老莲 周氏兄弟 博古叶子 慧悟
  • 简介:本文就岭南清代传统建筑—陈书院建筑装饰物的装饰性,从美学的角度对其造型以及纹样进行研究和阐述,希望能将建筑上的装饰美融会贯通到绘画创作、空间装饰、工艺美术等其他方面,拓宽装饰艺术之路。

  • 标签: 陈氏书院 装饰造型 装饰纹样
  • 简介:诗词注释:苏轼姓柳的二外甥向他求字,以便临摹练宇之用。东坡先生当即题了此诗。“君家自有元和脚”,指柳家先人柳宗元和柳公权传下来的柳体。“家鸡”(典出王僧虔《论书》),后来指书法。苏东坡告诉他的二外甥:你们柳家族有个书法家柳宗元,他继承了柳体的衣钵,并且有了新的发展,那是你们柳家的宝贝。应当先继承好家学,然后再触类旁通,博采众长。

  • 标签: 二外 触类旁通 博采众长 书法家 苏东坡 柳公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坪,女,一九六九年生,山西晋城市人,一九九○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执教于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书法专业。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曾先后获全省大中小学、全国高等院校师生书法评展一等奖,并潜心书法技法与理论研究。论文与作品在《中国书画报》、日本《书丛》、《中国书法》发表。

  • 标签:
  • 简介:又名雾晓,1984年生于河南周口。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学生。1998年绘画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面院主办的“我的家园中国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获绘画类金奖、写作类银奖并被收入作品集。1999年绘画作品获“茅台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1999年国画作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主办的“中韩少儿书画交流展”并被收入作品集和制成台历。

  • 标签: 中央电视台 绘画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 书画大赛 作品集 李柯
  • 简介:1955年生于河南太康.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人民网书画频道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沟通无限书画院院长.美国国家大学中国艺术委员舍教授。2000年作品《阳光》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新世纪全国书画大展”获铜奖。同年10月.五幅作品被河南省档案馆作永久收藏。

  • 标签: 专家顾问团 河南大学 《人民日报》 中国 美术学院 《阳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877-1929年),名祯,字筱湖、晓芙,原籍浙江绍兴。他13岁时丧父,家境贫困,因端午节未送塾师金,即遭斥退;而塾师早年曾受惠其父,遂深感人情淡泊,乃发愤自学。他从小爱好绘画和篆刻,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范本,为扇铺画扇得钱以养母,由于他勤奋好学,乃大进。为了记取少年生活之苦,作为学艺上进之鞭策动力,故自取号曰“苦”。颇有越王“卧薪尝胆”之意。他早年学习工笔,能画山水、人物、花卉,后师法徐青藤、扬州八怪与赵扌为叔,尤擅画松,并精于篆刻。40岁后曾从吴昌硕为师,刻苦治学数十年,名传大江南北。他一生中都与“西园”有缘。他父亲镜湖作客江西,定居南昌,幼年遂出生于南昌之西园。27岁那年(1903)应友人诸贞壮之约,迁居江苏南通,任职翰墨林书局。初为会计,后任经理,先后数十年,均住在翰墨林之西园。晚年得病,最后殁于上海之西园寺。生、作、死地,毕在西园,亦为印坛一奇事。他篆刻早年曾受赵之谦影响,后受吴昌硕指导。对篆稿、创作都十分认真。印稿均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直至认为满意时方描印上石再奏刀,故能得缶翁朴茂之气。“祯字晓夫别号苦”有边井字格朱文印。此印章法、字法、用刀均有似吴昌硕的风格,只是在气势上还不如缶...

  • 标签: 李西园 李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