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灰姑娘”型故事在中国西南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带有典型的西南民族文化特征。文章由纳西“灰姑娘”型故事文本出发,运用母题学、普罗普故事形态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纳西“灰姑娘”型故事的母题和故事衍化等进行多维度研究,挖掘出“灰姑娘”型故事反映出的纳西生计方式、审美观念、情感心理、社会制度和婚姻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 标签: “灰姑娘”型故事 母题学 故事衍化 文化内涵
  • 简介:结社是民国时期美术运动的重要现象之一,该时期云南有影响力的美术社团应首推'雪社'。该社源于丽江地理位置、汉文化积淀以及抗日战争的背景,旨在用书画服务社会,而非通过展览表明学术立场、艺术观点。'雪社'画家的创作深受岭南画派影响,融合、折中多种文化,形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画特色。

  • 标签: 雪社 纳西族 汉文化 岭南画派
  • 简介:蒙古三弦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各地区,并形成自身的演奏特色。蒙古三弦无论是独奏、伴奏还是合奏,都鲜活生动地体现了蒙古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 标签: 蒙古族 三弦 演奏法 风格
  • 简介:笔者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调研锡伯萨满舞的生存状态,发现锡伯舞台化的萨满舞依旧保持原始的粗犷风格,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锡伯先民的文化内涵。故笔者依据萨满舞蹈符号特征,结合萨满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捕捉萨满舞者身体动态引发的文化表达和情绪情感。

  • 标签: 锡伯族 舞蹈 萨满舞 萨满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蒙古传统服饰是草原文化的独特载体,是悠久民族精神的象征物,也是草原先民留给当代蒙古人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涌入草原大地,青年一代蒙古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了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危机。文化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服饰审美观念的变革是服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无视这一点必然沦于抱残守缺的境地。如果要在工业时代绽放出服饰独特的个性风采,必须要深深植根于民族服饰文化的沃土,汲取民族服饰的艺术营养并将其与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有机融合为一体。这样,我们就能设计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应万变,万变而不离文化根基'的特色化现代服饰。

  • 标签: 服饰 文化人类学 改良 传承
  • 简介:达斡尔曲棍球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广泛性和民间性,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章以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开展曲棍球的基点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曲棍球动态发展状况的研究,并利用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达斡尔曲棍球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为曲棍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建设提供新的培养模式。

  • 标签: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曲棍球 人才 培养模式
  • 简介:一、蒙古传统居住文化概述蒙古包是逐草而居的蒙古人特有的居住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呼伦贝尔概要》中记载了蒙古包的特点:'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避风雪,可防虎狼。'蒙古包为穹庐顶,原材料只有木料和牲畜鬃毛两类。起支撑作用的是松木、杨木等木料。罩毡材料为羊毛,围系材料为驼鬃、马尾等,所用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 标签: 现代建筑 蒙古包 蒙古族 察哈尔文化 传统居住文化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前,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这一对重要的布朗传统音乐类型,曾经见证了传统社会里僧、俗文化长期的紧密联系及族群/宗教/地域认同原生文化格局。从历时性角度看,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关系经历了多重社会与文化转型:“解构”——前三十年,紧密联系遭致解体,佛教音乐在艺术形态和基本内容上大体恢复原有的状态,“索”调则有了异常明显的变化;“重构”——其后二十年,两个乐(文)种之间产生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立意义,新“索”传遍各布朗地区,滋生出新的社会关系以及区域/民族认同因素;“建构”——新世纪以来,官方与民间合力,“布朗弹唱”进入国家“非遗”,起到进一步强化和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及民族自治区域文化体系的作用。共时性层面上,则出现了宗教认同与族群、区域、民族、国家等多个认同层面之间并存、冲突和调适的状况。

  • 标签: 音乐与认同 布朗族 佛教音乐 布朗弹唱
  • 简介:我国中等艺术学校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由于行业属性和整体规模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折节点上,中等艺术学校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实施教学等内部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艺术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 标签: 中等艺术职业学校 发展 定位
  • 简介:服饰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物化地展现了人们的审美取向与思想观念,是民族认同与民族心理的重要表征。传承和保护传统蒙古服饰文化是草原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乌兰牧骑作为群众文化专业团体,应在演出和宣传中不断汲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髓,把对蒙古服饰的传承与保护视为己任并提高到推广草原文化的高度。

  • 标签: 蒙古族服饰 文化资源 乌兰牧骑
  • 简介:当前我国西部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其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困境要解决。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音乐教育,本文对当前所存在的教学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困境的方法。

  • 标签: 教育困境 音乐教学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也在不断改革进步,特别是结构设置、人员安排、战略体制方面。但是,随着这样的高速发展,数据资料也源源不断地堆积起来,如何有效整理、存放这些资料,成为阻碍单位发展进步的难题。本文旨在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料档案管理进行研究。

  • 标签: 档案整理 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化 措施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民族民间舞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为呈现的。而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对蒙古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

  • 标签: 自律性 新中国 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