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民歌的定义和范围及其种类的划分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各自的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民歌,是人类文学艺术的源头。它对于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异于其他各种文学艺术,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自从人类有了文字,便产生了书面和口头文学两大形式。而民歌自然就归属于口头文学的范畴了。因此,民歌既保留着民间口头文学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概括起来,大体上是这样的:一、歌,是词和曲合二而一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每首民歌,都有着一种反映一定思想的章句和适合反映那个思想的曲调。蒙古族民歌,每一首都是不但有其自己的歌词,还有其自己的曲调。正因为这样,有的人把它称之为“谱上曲子的诗”。我们可以说蒙古族民歌是“谱上曲子的诗”,但是,绝不能就此认为“谱上曲子的诗”就是民歌。因为“谱上曲子的诗”中还有好来宝等其他种类。二、民歌的歌词是韵文的形式。蒙古族叙事歌中虽然韵散兼而有之,但韵文为主。唱的部分都以韵文形式构成。从这一点看,可以说歌词也是一种诗。三、因为在一段歌词中,一段章曲一次或几次重复出现,以及歌...

  • 标签: 族民歌 民歌范围 种类划分
  • 简介: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在我国历史上首先使用“戏曲”这个名称的,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宋杂剧而言的。到了近代的王国维(1877—1927),则把“戏曲”这一名称的内涵和外延扩展到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统称。这一观点得到历史的承认,并一直延续至今天。从这一历史的纵向来看,“戏曲”及它所包括

  • 标签: 云南花灯 戏曲剧种 宋元南戏 元明杂剧 中国传统戏剧 外延扩展
  • 简介:<正>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前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宝贵文化遗产,气功是其中的一项瑰宝。气功的实用价值很高,与美学的关系密切,对人的说唱、表演、舞蹈、绘画、书法、雕刻、文学创作等各种文艺活动都能产生影响。本文准备探讨的,是气功、细胞力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 标签: 文学创作 气功 中华民族 潜在影响 文明史 产生影响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太平天国前后有关演员、剧场和观众等史料的考察与探究,认为太平天国对晚清戏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就战区而言,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剧场(戏台)损毁、观众流失、伶人死亡和战后清廷采取的极端政策对南方战区的剧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对非战区来说,伶人与观众的大量涌入对上海等地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南方戏曲中心由苏州向上海的转移;;三、从战后的情况来看,太平天国内部的伶人与演剧也对后世舞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晚清 太平天国战争 促进作用 戏曲发展 观众 战区
  • 简介:本文从文学和剧场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作家提供的戏剧底本的规定性和被阐释性角度研究北京人艺的演剧特征,具体论述了老舍戏剧对焦菊隐导演风格与艺术生涯的影响,以及对北京人艺演员艺术成长道路的影响。这种来自文学对舞台的影响是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给予格外的关注。

  • 标签: 老舍戏剧 北京人艺 焦菊隐 表演风格
  • 简介:佛教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嬗变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魏晋时期促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转型.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心性理论激发了魏晋文人具有审美创造原动力意义的自由意识;二是佛教般若学促使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价值导向作用的真实观,由注重客观真实上升为注重以主观真实为重要内容的艺术真实;三是佛教形神观中的重神倾向促成并强化了审美-艺术思维中"贵神似,重写意"的审美追求.这些变化正是魏晋时期的中国古典美学走上自立、自为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

  • 标签: 魏晋时期 佛教 精神转型 中国古代美学 价值导向作用 中国古典美学
  • 简介:康有为扬碑抑帖的态度和“帖学大坏”的观察结论虽然流露出强烈的主观性,并且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但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对碑、帖自身价值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随着对书法风格和字体演变的深入认识,以及疑古思潮的影响,作为帖学经典的《兰亭序》等也遭到了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碑学的眼光来审视帖学的结果。但帖学传统并没有因此而断绝,在康有为之后,不仅存在着纯粹的帖学创作,而且形成了碑帖相互渗透的创作和审美趋势。

  • 标签: 康有为 帖学 碑学 兰亭序
  • 简介:本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技术的空前发展,电影的技术手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以说,电影开始进入了继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变革之后的又一革命性的时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数字化技术不仅仅使得作为艺术的电影获得了近乎无限的表现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本文拟从表现空间的扩大、艺术意义的失落及精神价值的重建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化技术对电影的重要影响

  • 标签: 电影文化 电影美学观念 艺术 黑白 表现 传统
  • 简介:影响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几个干扰因素表现为:1.有的地方党委负责人违背中央指示,过问具体案件,甚至对案件处理直接下指示,命令法院照办;有的地方党委政法委在协调政法机关关系的名义下,组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讨论具体案件,对案件定罪量刑作出决定;有的地方党委负责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对法院独立审判横加干涉,等等。2.有的权力机关对法院滥用监督权,影响法院独立审判;有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采用批条子、下指示、指令汇报、调卷审查等方式干预法院独立审判,甚至决定撤消法院的判决,指令法院再审,等等。3.有的地方政府首长、公安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关强令法院搞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如不听从命令,则以人、财、物为要挟手段,干涉法院独立审判,等等。4.有的审判庭审理案件无权独立作出决定,要经庭长、院长等行政职务高的法官来审批案件。其法律根据是我国是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不是法官独立审判。其实这是对法律规定的误解,因为没有审判庭的独立审判,也就没有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5.人民法院内部一直延续下来的行政做法等弊端,再加上法官素质不高.都影响了法院独立审判。影响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干扰因素

  • 标签: 人民法院独立 审判干扰 干扰因素
  • 简介:西藏、藏族僧俗人民向往的佛教圣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阿坝,以藏民族为主的地区,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均受其影响和渗透。一、西藏藏族与阿坝藏族的血缘关系从历史上看,阿坝地区藏族的先民是古代吐蕃的一个支系。同用一种语言,同属一种文化。公元十七世纪,吐蕃王朝强盛起来,并向东扩展势力范围。唐蕃之战后,吐蕃

  • 标签: 宗教文化 佛教圣地 藏民族 锅庄舞 文化艺术 吐蕃王朝
  • 简介:摩梭人的家庭以母系大家庭形式为主,这种家庭形式与摩梭人家庭中男女经济收入的情况有极大的关联性.现代旅游业在摩梭人社区兴起后,对摩梭人家庭中男女成员的收入比例有了较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形式.从总的趋势来看,旅游业的发展使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形式更加稳定.

  • 标签: 旅游 摩梭人 家庭性别角色
  • 简介:道家思想之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影响并非互不相关,而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因此,较之老庄著述中的若干命题,道家本体论思想更应该视为影响的原点,在"大音希声"、"虚静"、"言不尽意"这些常被人谈及的命题之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指向,即道家本体论思想;而且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上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理论的哲学渊源.

  • 标签: 道家 本体论 玄学 艺术创作论
  • 简介:中国境内的藏族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及西北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五个省区,地区幅员广阔,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藏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曾建立强盛的吐蕃王国,版图辽阔,影响及于中亚、南亚及中国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与中原唐王朝鼎足而立。(参见附图1)藏族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当政时期根

  • 标签: 藏族 吐蕃王国 中原 中国西南 西北 南部
  • 简介:<正>造成文学各种流派的许多因素之一就是艺术观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现实主义的艺术观是通过艺术来反映客观世界。人的思想意识是一面镜子,诗人举着这面镜子,让自然中的美丑善恶都照照镜子。莎士比亚也许可以算是文艺复兴时期较早正式提出这种艺术观的人之一。他通过哈姆雷特对演员们的演技进行辅导,说出了这个观点。在这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观中,客观世界是表达的对

  • 标签: 意象派 现实主义 现代派诗 艺术观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 简介:韩国电影、电视剧和流行音乐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继汽车和足球之后韩国走向国际并扩大其影响力,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韩国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上屡屡获奖,韩国商业电影的繁荣,使其在世界电影版图上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韩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包括以中国大陆为首的泛华语地区和北美乃至欧洲的热播,使韩国成为电视剧的输出大国。

  • 标签: 认同 人造 韩国影视 整容手术 外科手术 群体效应
  • 简介:<正>一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中诞生的,深深地铭刻着五四运动的时代烙印,从内容到形式,从性质到方法,无不显示出这一引人注目的特色。五四运动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在初期的文化运动中,反帝的任务只是通过反封建的形式才体现出来,因此,这个运动呈露的色彩主要是对传统的否定——对几千年来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的彻底的否定,人们大声疾呼: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民族风格 现实主义 西方影响 四十年代 老杨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