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从“座位道具”的椅子一类来分析舞台设计中的道具设计,因其使用占了舞台行动中相当大的比重,是与演员的表演结合最紧密的道具类型之一;作为舞台世界一部分的椅子要与舞台设计整体的造型风格统一,要准确地表达视觉涵义,最终要成为舞台世界的一部分.也是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 标签: 舞台设计 椅子 座位道具 舞台世界 风格 形式
  • 简介:在传统的戏剧、戏曲、歌舞、音乐等艺术表演中,音响效果这门学科在近二十多年才得到发展和应用。音响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其服务宗旨包含社会各个门类,尤其是戏曲艺术

  • 标签: 音响 戏曲 艺术性创作 音响设计
  • 简介:香港苏富比在2012年10月7日举行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总成交额为1亿9,200万港元/2,460万美元,超越拍卖前总估价。总成交率为90%(以件数计)及85.5%(以金额计)。

  • 标签: 精品 艺术拍卖 20世纪 成交额 成交率 港元
  • 简介: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期间,我作为一名粤剧爱好者,观看了《青春作伴》等几个新编粤剧剧目,总体感觉还不错。这些剧目在贴近生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尤其是戏剧情境的营造、情节的铺排、人物的演绎等都较以往注重了戏剧性和观赏性。一些剧目的个别场次和个别情节的演绎,凸现了编剧的才华和表导演精湛的艺术技能,可喜可贺。

  • 标签: 精品剧目 艺术节 广东 粤剧 观后感 创作
  • 简介:“2012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推广交易会”于9月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文化部艺术司、各国家艺术院团、部分地方文化厅局、全国各地主要剧院、国内外各类演出经纪公司、主要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交易会是“2012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 标签: 艺术院团 交易会 国家 演出 推广 经纪公司
  • 简介:任鸣导演的话剧《我爱桃花》作为一出"戏中戏",其独特的故事结构为导演提供了发挥舞台叙事的空间。剧中,导演通过演员表演、舞美、灯光、音响等舞台造型手段,营造出唯美写意的古代和逼真写实的现代这两重风格迥异的时空;同时,它利用简洁舞台进行自由调度,并以永恒的情爱命题接通古今,使二者逐渐走向交合状态。导演为双重时空成功塑形,并赋予二者之间以更多指涉和内涵,既为自身表情达意,又体现出其舞台叙事的别具一格。

  • 标签: 我爱桃花 任鸣 舞台叙事 双重时空 塑形 舞台修辞
  • 简介:情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对客观现实中的对象和事物的一种态度。表演的“。隋感”,是指演员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所创造的想象的艺术情感。“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准确创造出入物的情感,是演员塑造角色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表演实践和表演教学两个方面,值得对“人物情感的创造”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舞台情感 舞台行动 体验 体现
  • 简介:新年伊始,广东文化艺术界传来喜讯,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挂牌仪式上,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亲临现场并致辞。大会上群英汇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蔡体良、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曹林、周正平、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副主任张庆山。

  • 标签: 舞台美术 挂牌仪式 美术研究 广东省 中央戏剧学院 广东文化
  • 简介:一、当代折纸艺术的新发展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折纸起源于我国,之后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发展。折纸艺术品形态丰富、结构复杂、栩栩如生,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儿童游戏,

  • 标签: 设计艺术 折纸 当代 创意 四大发明 儿童游戏
  • 简介:砖雕,是以砖为材料,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技法雕刻的各种形象的艺术品。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砖为媒介的雕塑作品都可称为"砖雕",它包括秦汉时期的画像砖、宋元时期的墓室砖雕和明清时期的建筑花砖,这是中国古代砖雕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 标签: 砖雕艺术 明清时期 雕塑作品 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艺术品
  • 简介:当代艺术又到了一个转折的节点。文革之后的中国艺术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的后文革时期;90年代至今的文化消费时期。而今,后者委身于市场逻辑的历史信条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颓败的征兆,由此关于艺术的价值的讨论又有了新的意义。

  • 标签: 当代艺术 价值 废墟 文革时期 80年代 中国艺术
  • 简介:1996年,忍无可忍的波德里亚在法国左翼报纸《解放》(Liberation)上发表了《艺术的共谋》的专栏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当代艺术发起了致命的攻击,影响巨大。但颇为滑稽,许多艺术家居然利用这篇文章外在的威严,通过邀约作者讲座、参与艺术活动、撰写随笔等形式扩大其自身的艺术影响力,而完全忽略文章自身的批判性质,索性连文章带作者全部卷入到新一轮的艺术的共谋中去了。相信波德里亚也会在内心感到尴尬,佩艺术的制度与游戏法则又不可回避。波德里亚在此意义上也亲身参与了当代艺术的价值交换。

  • 标签: 当代艺术 象征交换 专栏文章 虚拟 波德里亚 《解放》
  • 简介:我认为本剧比我期待的好很多,本剧相比大剧院以往的剧目,这部是我认为最优秀的、最高级的剧目。本剧放在19世纪是不可能实现如今效果的。歌剧是真正的综合艺术,本剧的舞美给观众很好的视觉体验,如果没有这些投影,也许观众只能凭借音乐的想象力去感受,而如今这种通过视觉感受的舞美更震撼、更动人。本剧具有深刻思想性,这些是与舞美技术的发展、导演的创作理念、剧院的制作实力是分不开的。

  • 标签: 艺术家 观感 视觉感受 19世纪 综合艺术 视觉体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功能的窗、艺术的窗、神性的窗及窗的异化四个层次来阐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窗的不同角色。这对于我们认识窗的整体历史形态,及与文化历史的关联将有所启示。

  • 标签: 功能 艺术 神性
  • 简介:沉浮(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美术院常务副院长):当下中国美术界出现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这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体现。从业的人群也从小群走向大众。在中国政界有一批热衷于中国美术的领导,但象陈石先生这样执着、沉着、坚守的领导型画家实属不多。

  • 标签: 艺术赏析 中国美术 水墨 传媒集团 中国文化 综合国力
  • 简介: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只有到了"数码艺术"(digitalart)的时代,技术的成分才在艺术当中成为了绝对的主宰。"数码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technology-basedart),没有新技术的支撑"数码艺术"就难以成立,我希望从美学的角度来对数码艺术的美学加以崭新的解读。一、解析"数码艺术美学"从历史的角度看,"数码艺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包括了许多的种类。早期就是"计算机艺术",它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相系,在审美上力图靠近立体派和抽象派的美学原则。

  • 标签: 数码艺术 艺术美学 新技术 艺术发展史 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