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于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获得通过,被列为《1791年宪法》序言。其主要起草人为拉斐德。拉斐德(MarquisdeLafayette,1757—183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贵族出身,早年曾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法国革命初期任国民军司令,属君主立宪派。《人权宣言》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死亡证明书”,直到今日仍是法国宪法的指导原则。———编者

  • 标签: 《人权宣言》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的保障 北美独立战争 国民议会 法律
  • 简介:秦桧夫妇的“站像”在上海展出以后.曾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波。乍一听说.我所疑惑的是:从古至今。可塑的题材多的是.作者为何偏偏秦桧夫妇情有独钟?作者说是“为了呼吁现代社会要重视人权和女权”。这理由自然十分漂亮,但是不知作者是否想过:如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让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和王伟在中国大地上矗立起来.不是比摆弄秦桧更能体现人权观念么?不管今人的人权而去专管死人的人权。这种“维权”行动多少有些不着调儿。

  • 标签: 人权问题 秦桧 现代社会 人权观念 “维权” 作者
  • 简介:那天,我遭遇了小偷。公共汽车上人很多,大家相互拥挤着,觉得透不过气来。我不知道那个小偷何时靠近了我。小偷之所以选择我当下手的目标,大概是看我戴着一副眼镜,长得白白胖胖,笨头笨脑像个书呆子,偷了这样的人没有任何风险。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

  • 标签: 小偷 人权 典型意义 弱者 社会 公平
  • 简介:人物:白牡丹、吕洞宾、白礼文、道童。[白礼文上。白礼文(引子)神农尝百草,造福后世人。老汉白礼文。祖居杭州铁板桥。膝下一女名唤牡丹,生得聪明伶俐,手勤脚快。父女两人开此小小药铺,不想招财,只望积德。看天色不早,待我将店堂收拾一番。(唱)日上东山,万象更新。老汉我精选百草,妙药回春。开店不求万贯富,除病消灾济世人。招牌高挂店堂内,殷勤接待赎病人。

  • 标签: 吕洞宾 道童 后世人 铁板桥 我将 白牡
  • 简介:你是个有爱心的人么?你曾积极参加“献爱心一日捐”活动么?你曾不止一次踏上路边的采血车么?你曾默默无闻地资助一名孤残或失学儿童长达多年,或是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么?

  • 标签: 人生态度 人生观 生活态度 性格
  • 简介:我将10年来发表的散文筛选一番,辑成《情结彩云南》。想说的话很多,说什么呢?无意中想到海明威的一句话:"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妙哉斯言,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有"孤寂"的体会。或许,在当今更甚。不过,作家的创作,首先是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发现和评判,当这种感受、认识、发现和评判与自己的情感、修养、气质和积累相碰撞时,便燃烧起来。有人

  • 标签: 记叙散文 海明威 云南 作家 情感 燃烧
  • 简介:小时候,看着轻捷的燕子扇动着翅膀,在树林里穿插飞影,在湖面上一掠而过,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内心幻想的精灵早以随之跳跃起来,揪人的好奇心让我梦想着拥有一飞翔的翅膀,在天际里遨游,在宇宙中盘旋。假如我有翅膀,我会

  • 标签:
  • 简介:如今的校园再也不是一座真空的象牙塔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校园也开始出现了所谓"经济杠杆"。在许多学校,违反校纪、考试不及格等都会受到罚款处理。这种使用经济手段解决教育问题的做法,同学们有什么评价呢?请看以下不愿透露学校的同学怎样看。

  • 标签: 罚款 高三学生 学校 高一学生 考试 同学
  • 简介:我不大懂诗,更不懂朦胧诗。一首《26个音节的回想》让我悬疑至今:单独的辅音也可以构成一个音节吗?在英语的26个字母中,只有五个元音,没有元音的存在无法构成一个音节。这是常识。诗之朦胧可以无视一个语系的发音规则?无知隐匿于朦胧,无知暴露于朦胧。读过许多真假难辨的朦胧诗之后,我只记住了四句箴言:“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还有一句,就是“相信未来”。

  • 标签: 文学研究 诗歌 < > 语境 主题思想
  • 简介:前数年购到几册鲁迅书札手稿影印本,翻阅之间,读到多封致母亲的信函.这些信,鲁迅写得字迹清晰,排列工整,看去颇为悦目,明白地透出母亲的恭敬.

  • 标签: 作人母亲 母亲称谓
  • 简介:废名开始是追随鲁迅的,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25年到1929年,废名有六次到鲁迅寓所拜访,虽然有时没见着。废名鲁迅也有较深的理解,“昨天读了《语丝》八十七期鲁迅的《马上支日记》,实在觉得他笑得苦。尤其使得我苦而痛的,我日来所写的太平天下的故事,而他玩笑似的赤着脚在这荆棘道上踏”(《忘记了的日记》)。废名的创作也受到鲁迅的很大影响,废名的某些作品简直可以说是鲁迅的模仿,比如《浣衣母》、《四火》等。

  • 标签: 废名 批评 《鲁迅日记》 1929年 1925年 《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