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最珍贵的邮票之一——瑞典1857年错版印刷的“黄色3斯基林”孤品22日在瑞士日内瓦一场私人拍卖会上以高价拍出。

  • 标签: 19世纪 邮票 错版 瑞典 拍卖会 日内瓦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出发,以库柏、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等美国白人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研究19美国白人文学中模式化的印第安形象,探讨白人文学家们如何以虚假的印第安形象取代印第安民族的真实存在,在文本中臆想印第安民族的必然消亡,并使白人对北美大陆的原住族印第安人的驱赶、杀戮和剥夺合法化。本文认为,美国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在印第安民族被消声与边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白人殖民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构成。

  • 标签: 印第安形象 美国白人文学经典 殖民主义话语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世纪的反思与前瞻赖干坚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国际上最富于权威性的大奖,获奖者的荣耀似乎比获得奥运会的金牌还要高。近十几年来,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中夺得多枚金牌,为国争光,大振国威,而诺贝尔文学奖,却至今还未打破零的记...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 中国文学 托尔斯泰 世纪末 《日瓦戈医生》
  • 简介:美国文学史叙述中有许多“既定说法”。特别是叙述1960年代之前的美国文学,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起点,殖民文学和独立革命文学的地位和功能、超验主义文学等的描述,似乎已有定论。然而,在全球化日趋发展、文化接触、交融和冲撞日益频繁的世纪之交,很有必要从文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对于研究中美思想、文化和文学的交流和冲撞,将提出很多新的课题。

  • 标签: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史 文化-历史研究
  • 简介:20戏曲史料掌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本文通过对20戏曲史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概括论述,既展示了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又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20戏曲史料学的价值与特质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和导引作用。

  • 标签: 20世纪 戏曲史 史料学
  • 简介:[译者附言:美学家、文艺学家尤里·鲍列夫是我国读者并不陌生的一位著名俄罗斯学者,其力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译成中文,且一版再版,在我国美学界、文艺学界颇有影响.2000年8月,鲍列夫应邀来华,出席了在西安举行的'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十分精彩的主题演讲,从美学高度对20文学艺术发育的总体气象与基本特征,发表了引人深思的评论,在与会代表中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经作者授权,这里译出鲍列夫专门为这次研讨会撰写的论文<20文学与文学理论的特征以及新世纪的前景>的第一部分以飨读者.]

  • 标签: 20世纪 艺术创作 特征 艺术文本 艺术作品 作品语义
  • 简介:跟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加拿大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历史上她曾经被英国统治近一百年(1763—1867),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她迄今才只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加拿大跟原宗主国英国(以及法国)的亲缘关系,在她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英国和法国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在加拿大英语诗歌中,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就曾经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加拿大跟同处北美大陆的超级大国美国是近邻,两国之间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两国人民自由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世更多还原

  • 标签: 20世纪 加拿大 英语诗歌 文学评论 现代主义
  • 简介: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习惯于把文学视为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尤其是在19俄罗斯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其实,19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文本的意义往往滋生于其自身的智能机制之中。文学文本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被动客体,也不只在传递和记忆信息,还是一个运动的、拥有主体性的生命体,能够通过界限转换、对话机制和时空变化等途径,作用于读者,在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互动中,不断地创造意义。

  • 标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本 对话 时空体
  • 简介:一人的心理是一个奥秘的领域,难以捉摸,因而也最为诱人。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把人心比作一座海洋,他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座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作为勇敢的探险者,都试图遨游心灵的海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描写了人物

  • 标签: 心理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德语文学 20世纪 内心独白 弗洛伊德
  • 简介:<正>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编撰的《20世界文学史》(王忠祥、彭端智、朱宪生主编),系湖北省教委组织的10部高校文科新教材之一,约计25万字,将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本世纪东西方文学的发展状况,评析本世纪东西方文学思潮、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探讨本世纪东西

  • 标签: 世界文学史 20世纪 西方文学思潮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发展状况 华中师范大学
  • 简介:18的英国戏剧集中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戏剧伦理学,即重商主义的经济伦理、利己主义的生活伦理、感伤主义的自然伦理。这些颇具现代意识的伦理学向度,驱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车轮,同时整合了新时代的人际关系,通向了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

  • 标签: 18世纪 英国戏剧 伦理学
  • 简介:17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那种典雅、细腻、优美、极富乐感的抒情诗传统的摈弃。17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的多恩研究的一种回应、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多恩研究 17世纪 品评 颂扬 反思
  • 简介:曼德维尔所著曾经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简要介绍出版历史和基本内容,然后联系斯威夫特、蒲柏、理查逊、菲尔丁和约翰逊等18英国重要作家的著作,探讨产生的影响或引起的反应,从中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文学作品中围绕自由思想和道德问题的讨论.

  • 标签: 《蜜蜂的寓言》 18世纪 英国文学 伯纳德·曼德维尔 自由思想
  • 简介:它之所以值得阅读是因为它证明了:最高水平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关于生活传统的,而非那些英雄悲剧或者不规则、不连贯的英雄史。

  • 标签: 20世纪 天使 小说 俄语 十大 英雄悲剧
  • 简介:老电影总是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情绪,如普希金诗言:“过去了的一切,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本文拟从2050年代爱情题材电影中,了解新中国头十年间的婚恋风情。通过这些影片,同样可以观察2050年代的婚恋观念,及艺术想象中的心理真实。

  • 标签: 老电影 20世纪50年代 爱情题材 婚恋观念
  • 简介:论及18英国诗歌,人们往往把它与感伤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废墟、古迹、墓地、长夜等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只是诗歌的表象。有的诗歌读起来似乎在吐露某种情怀,但从字里行间仍然可以发现某种负面存在的痕迹,令读者生发出感伤之情。本文认为,之所以说这个时期诗歌的主流是感伤的,是因为这些诗歌都隐含某种能够触及读者灵魂深处的感伤特质,即人被抛入到某种特定境遇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存在形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孤独、悲悯与焦虑的虚无情感。

  • 标签: 18世纪英国诗歌 孤独、 悲悯与焦虑 感伤特质
  • 简介:20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本文就当代作家的创作多元化及繁荣发展进行述评,并着重探讨了在这一时期不同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标签: 20世纪 30年代 小说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