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对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生平和创作的观照.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在分别追溯了布罗茨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之后,文章透过布罗茨基创作中折射出来的种种"矛盾",猜度了诗人诗歌美学的独特构成,又通过对布罗茨基与诗歌传统之关系的考察,说明了布罗茨基在二十世纪俄语诗歌、乃至世界诗歌中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布罗茨基 生平 作品创作 俄裔美籍诗人 诗歌美学 俄语诗歌
  • 简介:<正>文明,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个历史范畴既有不同的时代内容,也有历时的过程性,但不管是从内容看,还是从过程看,文明总伴随着对自身的否定与重建,伴随着对历史社会内容的斗争与融合。它充满辉煌,也充满血与火。今天如此,明天如此,昨天更如此。通过神话可以看出,在古希腊人那里,自由伴随着责任,主体融合着实体,个人与社会的文明实现,尽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之中。

  • 标签: 希腊神话 黑格尔 普罗米修斯 安提戈涅 古希腊人 命运观
  • 简介:犹太《圣经》不仅开启了犹太文化之源,而且昭显了突出的世界性意义,主要表现在:《圣经》以对世俗性生活、生产要素的汇聚整理和显著的史实特征,显示出典型的超神学性;《圣经》以对周边异质文化要素的吸纳、整合和创造,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启始性、起源性的文化意象,呈现了可资参照的文化元典意义;《圣经》以一种非形式化的审美理想、突出的具象化思维、典型的文学性文本特征,展示出强烈的审美性;《圣经》以人为重心,以对人的境遇、情感、愿望、幸福等的强烈关注为标识,呈现了强烈的个人性;《圣经》以对权威的怀疑、挑战,对犹太人自身的怀疑和反思,表现了突出的批判性。《圣经》的世界意义展示了犹太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一种联结,其深层则蕴涵着犹太传统的延展、更新及未来走向等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命题。

  • 标签: 《圣经》 典型 具象化 呈现 境遇 展示
  • 简介:<正>在20世纪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对城市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引起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建设优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前苏联著名俄罗斯作家格拉宁的《一幅画》和乌克兰老作家冈察尔的《大教堂》从不同的艺术视觉反映了“苏联社会”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实可谓两部形象化的城市建设的美学教科书和道德哲理教科书。

  • 标签: 乌克兰 前苏联 大教堂 性格 炼钢工人 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