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几个月前,南京的《扬子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作家梁晓声、万方、周大新与一位乌克兰编剧联合编写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开拍。这则消息不禁让人想起1998年文艺界的一场关于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的讨论。争论者们就该书能否算是一本好书,它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展开了讨论。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尤其像这样一本在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无疑需要一代代人站在不同的历史角度进行评判,从而获得全新的认识。

  • 标签: 文学评论 前苏联 小说 < >
  • 简介:萧红的《马伯乐》塑造了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不成熟的男性马伯乐,作者对这位所谓的“现代青年”极尽揶揄讽刺,揭示了新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场域的国民性病态。同时萧红还在小说中反思了中国的启蒙问题,那就是即使在救亡图存的时期启蒙也是必需的。

  • 标签: 《马伯乐》现代 启蒙 抗战文艺
  • 简介:唐太宗存世不多的辞赋中(共五篇),《威风赋》“言有浅而托深,类有微而喻大”,是一篇体制独特、内涵深邃的作品。就赋的标题而言,它似乎属于赋史上屡见不鲜的禽鸟类咏物赋;但细察全篇,它与传统的咏禽鸟名赋,如贾谊的《鹏鸟赋》、祢衡的《鹦鹉赋》、张华的《鹪鹩赋》、傅咸的《仪凤赋》等,在构思和意趣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 标签: 唐太宗 《鹏鸟赋》 《鹦鹉赋》 咏物赋 禽鸟 辞赋
  • 简介:奈保尔的《河湾》揭示了后殖民非洲国家面临的种种难题。一方面,在民族解放运动后,这些国家迅速陷入了严重的治理困局。另一方面,由于在从殖民向后殖民的政权转移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政治体制并未形成,这些后殖民国家还处在难以摆脱的代表性危机和精神危机中。更重要的是,殖民者虽然离开了,但是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依然牢牢控制着这些后殖民国家。本文认为《河湾》是一部反思后殖民政治的杰作。

  • 标签: 《河湾》 治理困局 代表性危机 殖民主义
  • 简介:异域形象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热点之一。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形象学还可以作为一种观照其他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这类研究共享着同一个学术旨趣,即紧扣形象本身的意指实践何为并为何。就形象学展开的理论反思和学术对话,是近年来又一重要收获。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近年没能得到切实推进,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方”理论的借用,而在于问题意识不清晰,缺乏从形象研究去回应时代命题能力。

  • 标签: 形象学 意指实践 “西方”理论 问题意识
  • 简介: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法,主要就伊恩·麦克尤恩的"恐怖伊恩"时期的作品《水泥花园》探究父权社会、母权社会的发展演变,试图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架构,希望我们可以不断削弱性别歧视,最终实现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

  • 标签: 《水泥花园》 父权 伊恩·麦克尤恩 性别歧视
  • 简介: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是对现代中国记忆的自觉书写。文本采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叙事,并且刻意模糊叙事的历史背景,近乎偏执地把角色人物的某一个性放大,这成为实现其对现代中国事件另类书写的叙事策略。不动声色地对包裹着严肃意义的事物再度进行调侃、质疑抑或讽刺,显示出作为当代作家的理性高度,在他人"意义的富矿"的挖掘下再次归于简一,彰显其书写态度——一次富有意味的调侃。

  • 标签: 《第九个寡妇》 限知视角 自觉书写 叙事策略
  • 简介:<正>作家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对“作家世界观中的矛盾”这一命题进行改造:一是把“世界观”这一哲学范畴,换成“人格”这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剃除过去的一些准心理学的东西:二是对作家人格中的“矛盾”,进行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分析。首先把这一“矛盾”,理解为作家

  • 标签: 作家人格 生活态度 作家双重人格 作家世界观 政治倾向 作家心理
  • 简介:作为“青春的火光”、时代的最强音,郭小川总是将目光聚焦在当下,发出呐喊,充当时代的传声筒。纵观他的创作,似乎早已被人们贴好了标签。然而,这首发表于“文革”之后的《秋歌》,至今评论甚微,和郭小川以往的创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我们再次解读《秋歌》,似乎总能引起人们的几分思考,对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以及那一代人的反思

  • 标签: 《秋歌》 反思 “文革” 郭小川 创作 呐喊
  • 简介:17世纪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世纪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世纪末那种典雅、细腻、优美、极富乐感的抒情诗传统的摈弃。17世纪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世纪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世纪的多恩研究的一种回应、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多恩研究 17世纪 品评 颂扬 反思
  • 简介:萨义德从其批判意识出发,通过放大传统东方主义的某些侧面而在某种程度上重构之。萨义德的批判陷入了私人化,导致批判(所指)和批判主体(能指)分裂,因此批判就变成了萨义德自我建构的一种策略,而不再具有它所力图表征的意识形态特权。萨义德和西方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雇员/雇主或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

  • 标签: 萨义德东方主义和传统东方主义 意识形态立场 共谋
  • 简介:莫言小说中对人性内在限度的反思历来显著而犀利。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反思有着人性思想史维度的意义。这其中蕴含着力图超越儒家传统对人性审视的限度,在人性光明理想的展望下深入挖掘与反省人性潜在的自在之恶,对人性有着更透彻的领悟与反思

  • 标签: 莫言小说 人的内审 传统人性观照范式反思
  • 简介:本文在对解构主义关于语言的延宕性和语义相对稳定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借鉴"执中"的中国哲学与人文思想,提出翻译标准的描述或界定,应参照这样一种思路:遵循翻译活动的特性,保证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最大限度的"共识"——即文本问基本语义的照应与关联.

  • 标签: 翻译标准 解构 中和 文本共识
  • 简介:内容提要:对德国历史罪责问题的反思不再是罪责追问问题,而是德国人在新历史语境下如何实现认同感的问题。施林克的作品融合历史书写与现实关怀,在小说中设计不同类型代际人物形象,借以阐述德国代际之间罪责感传承以及其中的衍变,从而在通俗小说中言说严肃的历史命题。本文以德国家庭/代际小说类型框架为基础,选取《朗读者》、《销声匿迹》和《回归》为分析对象,阐述施林克如何以文学的特有气质实现既克服历史包袱同时又保存历史记忆的双重效应。

  • 标签: 施林克 代际小说 德国新身份构建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世纪末的反思与前瞻赖干坚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国际上最富于权威性的大奖,获奖者的荣耀似乎比获得奥运会的金牌还要高。近十几年来,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中夺得多枚金牌,为国争光,大振国威,而诺贝尔文学奖,却至今还未打破零的记...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 中国文学 托尔斯泰 世纪末 《日瓦戈医生》
  • 简介:不得不说,20世纪的中国实在过于沉重,沉重得几乎令人心碎、窒息;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及作家的运命实在过于坎坷,坎坷得几乎令人眩晕、惊悚。回望和记录这一历程的跌宕起伏与蜿蜒曲折,不仅要借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历史的本真面目,更重要的是为了把脉当下和预想未来。

  • 标签: 还原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 晚年 茅盾 反思 20世纪
  • 简介:《垂死的肉身》(TheDyingAnimal)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于2001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中,作者以大学教授大卫·凯普什与他的学生——古巴女孩康秀拉之间的性爱关系为主线,展示了美国性开放文化,反思并批判了性开放文化对美国家庭与社会的影响.

  • 标签: 反思批判 性文化 批判评
  • 简介:自90年代初以来,英美主流媒体隔三差五发表一些反思文学现状的文章,要么声称"文学正在死亡",要么声称"文学已死"。在20世纪最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耶鲁大学出版社就推出了三位文学研究大家以"文学之死"为主题的专著,三部书名所示的内容一目了然:

  • 标签: 文学反思 电信时代 全球化 对话 学思 大学出版社
  • 简介:托尼·莫里森2003年发表的作品《爱》,对于我们认识其创作的近期发展,思考其创作的走向,都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叙述时间、故事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莫里森对历史的反思指向了黑人内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声音,指出多种声音之间的互相弥补、对应关系,正是作家身份认同策略的体现。由此,积极的黑人女性形象才得以建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才得以表达。

  • 标签: 托尼·莫里森 《爱》 叙述声音 女性主体意识
  • 简介:秦岭的《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是第一部表现计划生育如何影响民生的中篇小说,当然,在此之前有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但二者的旨趣明显不同。在《蛙》中,莫言以饱满的细节展示了计划生育烙在民间之躯上的累累伤痕,这种对历史创伤的书写以及由此对计划生育的深刻反思使人想起“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秦岭在写作《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时,显然已经将叙述与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了反思之上。

  • 标签: 秦岭 《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