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选取《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1959年版)中的110个动词为封闭域,以这些动词的基义释义为切入点,重点比较了这些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较常用的一个义项与《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中相应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兼谈了我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过程中对动词进行基义释义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编码 解码 基义 释义方式 语义特征 启示
  • 简介:【燕鲁公所】古代的河北与山东,那些飘飞马褂长辫的朝野,行走至成都,落脚,

  • 标签: 成都 组诗 词典
  • 简介:<正>释义学最初的形态是文献学、法律释义学和圣经诠释学,只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在19世纪把它作为人文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和认识论原理引进哲学。到本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使其发生了根本转折,释义学便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变成本体论问题,释义不再是说明、考证、注释,而是要追问内在的意义。但是,系统地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使其作为一门新哲学流派的是伽达默尔。他的《真理与方法》一书于1960年发表,标志着哲学释义学的诞生。他从存在哲学的本体论角度阐明了理解的历史性和语言性,把释义学经验归结为人的世界经验。伽达

  • 标签: 哲学释义学 认识论 本体论 德国哲学 施莱尔马赫 伽达默尔
  • 简介:<正>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既然创作与批评是有某些逆向同构性,那么通常视为创作手法的比兴说一转而为批评的着眼点,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比兴说作为批评方法,原就是早于它之作为表现方法的,因为早期的说《诗》家、释《诗》家所提出、运用并深远影响于后世的比兴说,从原则上讲只是对“诗三百”的牵附甚至歪曲理解与解释;也就是说,“诗三百”的作者们在创作他们的作品时并没有运用

  • 标签: 比兴说 诗三百 创作手法 深远影响 文学理论批评史 表现方法
  • 简介:独特的︽马桥词典︾朱珩青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的生存家园。一个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的人肯定是无法生存的。韩少功在他的长篇新著《马桥词典》里,编撰的马桥地区的日常用语词典,揭示了马桥地区整个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可以说是马桥地区的简明百科...

  • 标签: 《马桥词典》 韩少功 语言交流 民族文化 丰富的内容 “化”
  • 简介:1.【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辞书。由施行主编的学术性文学工具书,作家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是读者近距离了解汪曾祺人生轨迹和汪曾祺作品的捷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词典正文,它包括了北师大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中关于汪曾祺文艺创作、作家修养、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引言;汪曾祺小说、戏曲的主要内容梗概;汪曾祺作品中重要文学人物、典故的精辟介绍。第二部分:附录检索。

  • 标签: 汪曾祺小说 文学阅读 词典 作家出版社 选刊 人生轨迹
  • 简介:<正>《上海师范大学学报》(94年第2期)发表陈伟《文艺批评要旨》,说:近代批评实际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把作品作为客体知识的对象,对它进行注释、释义,为欣赏者作导读.其二,把作品作为自己各种思想的缘起物,重点阐述自己的见解,为向欣赏者灌输作品的信息观念或某种普遍意识.

  • 标签: 阐发性 释义 文艺批评 上海师范大学 理解的多样性 欣赏者
  • 简介:摘要词典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会正确使用词典能使学习者事半功倍,既学到有关语言的知识,又能提高学习能力。目前由于多数大学生对词典的认识不够,使用词典的频率不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及如何正确使用词典,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 标签: 词典的使用 问题 英语学习
  • 简介:摘要本文借鉴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理论,以回译、意译和直译等三种汉语新词英译原则为标准,以外研社新出版的《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中的19个英译汉语新词为例,在COCA语料库中对这些词进行检索分析,并结合英语国家的权威媒体报道和词典综合考量,探讨其译法在英语国家的可接受度和合理性,对英译汉语新词进行科学实证,提高英译汉语新词的准确性。

  • 标签: 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第二版) 英译汉语新词 COCA 科学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