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地理新《课标》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在地理课程目标定位上有了变化,?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地理科学素养。”

  • 标签: 初中地理 空间观念 培养
  • 简介:日本当代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志贺直哉式文体以及对私小说所象征的近代现实主义的批判越来越强烈。批判的主体是男性作家,通过

  • 标签: 作家位置 日本青年 青年作家
  • 简介:如果以1948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在《现代》杂志上的连载为标志,女性主义介入知识生产已经有60个年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要求投票权为主要目标的女性参政运动不同,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一次从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文学和历史等等方面检视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形成。

  • 标签: 女性主义 地理学 《第二性》 性别 《现代》杂志 知识生产
  • 简介:权力意志学说,作为一种本体论界定,构成了尼采哲学思想最为清晰的区分性标志,长期以来被研究者认为是尼采关学思想乃至全部思想的基石。这种认识将尼采关学死死钉在审美形而上学认识之上,忽略了尼采晚期对当代美学在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事实上,权力意志本体论并非一种稳定的学说,尤其在尼采学术生命最后两年的公开发表作品中,权力意志学说表现出撤离本体论位置的倾向;而尼采宣称要以《权力意志》为题的“哲学大厦”写作计划,也在其遗稿笔记中最终被放弃。由此,权力意志学说在尼采思想中的重要性不应该被高估,亦不能将之视为尼采美学思想的理解关键。

  • 标签: 权力意志 本体论 谱系学 身体美学尼采美学
  • 简介:在文学观念热的年代,人们突然发现,建国以来的文学实际上只是在两根习惯的轨道上运动:一就是功利论的文学观,即从现实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原则来理解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把文艺看成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宗教、政治的工具。二就是认识论的文艺观,即从哲学反映论的观念出发来理解文学和现实的关系。

  • 标签: 文学本体 文艺观 功利论 利益原则 道德教化 文学作品
  • 简介:<正>潘:不知始于何时,中国文坛上的一部分人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玩”风,“玩文学”、“玩小说”、“玩一回评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髦。在他们看来,文学的位置不再那么重要,更谈不上什么神圣,于是,从事文学事业也大可不必付出情感、社会责任、良知等沉重的代价,而只要写“油”了便可。

  • 标签: 文学艺术 社会责任感 批评家 对话 位置 作家
  • 简介:空间是生存的物质前提,也是主体进入生活世界展开审美活动的逻辑前提。审美活动和空间存在必然性的心理关联,此种心理关联构成审美空间,含蕴着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方面,两者结构性地生成审美空间这样一个审美事实和诗性现象。一方面,主体置身于审美空间,感受和体验它的有限和无限、实在和虚幻;另一方面,主体想象和创造一种神秘和虚拟的空间形式,直觉它们的逼真和诡异、绚丽和恐怖的氛围。现代电子技术营造的赛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对于逼真而虚幻的审美空间的渴求。然而,现代生命对审美空间的感受和理解失落了古典主义的诗性精神,主体只有在现代历史语境重构审美空间才使生活世界和艺术境界的审美活动诞生美感和诗意成为可能。

  • 标签: 空间 审美空间 诗性 生活世界
  • 简介:小说的阅读,总是要先弄清楚作者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最后又是如何结局的。一般说来,时间是小说最重要的结构维度。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说:"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是我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的利用的。"

  • 标签: 苏童小说 空间叙事 鲍温 结构维度 秋仪 陈家花园
  • 简介:刚刚22岁的李莹,新近出版了颇得津门文学圈内好评的,这使我有了一个新的感觉.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年龄之于文学,大概是20岁属于诗歌,30岁属于散文,40岁属于小说,50岁以后进入随笔和研究阶段.现在这些阶段的界限已经打乱.看来,写小说固然需要生活底蕴,但获得人生个人经验不一定要等到中年,只要具备了个性化的私人生活经验和生命意识就可以把握小说甚至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对此保持一种情趣盎然的阅读心态,也说明我们的心态还不算衰老.

  • 标签: 《高空弹跳》 李莹 生活体验 小说 艺术风格 人物形象
  • 简介:"虚静"历来是中国文论中常谈不衰的话题,而且,几乎大家都公认"虚静"说源于"庄学".但事实上真正将"虚静"由一种学说而上升为自觉的艺术思维,则无疑是在魏晋南北朝.这是因为,一则魏晋玄学实乃庄学之发展和升华;二来,虚静说的成熟又缘于道、佛思想的普及和交融;而只有到了魏晋以降,道、佛合流及其顺应艺术思维自身发展的要求,才成为可能.

  • 标签: “虚静” 自觉 艺术思维 中国文论 魏晋南北朝 庄学
  • 简介:中国最早涉及到山水画空间营造问题的画论是宗炳的《画山水序》,文中“将大缩小,不失比例”的理论在此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提到“以大观小”,是总结了唐宋以来山水画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北宋郭熙提出了“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解答了用不同视点作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透视方法在山水画中的灵活运用。

  • 标签: 山水画 空间艺术 《画山水序》 《梦溪笔谈》 空间营造 以大观小
  • 简介:空间与地方的二元关系是空间研究的永恒命题。在新媒介时代,新媒介的拟态文化重塑了空间与地方的关系。空间生产在遵循消费主义逻辑的同时,也激发出新的地方主义信仰。这一空间与地方的深刻矛盾通过粉丝文化、网络亚文化、原教旨主义思潮乃至网络恐怖主义等等多重面相彰显出来,制造了愈演愈烈的全球风险文化。当下,新媒介文化化解空间危机的努力主要围绕朴素的地方主义策略、El常的话语策略和超越的乌托邦策略展开。这提示我们通向“希望的空间”的道路。

  • 标签: 新媒介文化 空间生产 微文化 地方主义
  • 简介:摘要从切身从事六年的地理教学体会出发,同时结合过去应试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应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阐释在教育中的应用,注重强调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进而和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交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标签: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素质教育 地理素养 综合素质
  • 简介:一、“100亿”年代的来临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较2009年的456部增幅达15%。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较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63.9%。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35.17亿元,较2009年的27.7亿元增长26.9%。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为20.32亿,较2009年的16.89亿元增长20%。

  • 标签: 话语空间 2009年 症候 销售收入 国产电影 2010年
  • 简介:人体是一个奇异而复杂的机器,不仅自身互相协调,而且在血缘亲属之间都会有超越空间的信息传递,并发生奇妙的作用。现代科学的实验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场,场的强弱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不同的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场。就人体场而言,场不仅因人体而存在,而且可以离开人体而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场与场的作用,便形成了信息传递。血缘愈近,信息愈强。

  • 标签: 生命信息 宇宙空间 信息传递 超越空间 现代科学 人体场
  • 简介:空间语言是现代陶瓷雕塑交流或沟通信息最基本、最普通的语言形式,本文从现代陶瓷雕塑的空间形态、物理空间语言、心理空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深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现代陶瓷雕塑的空间语言体系及其意义。

  • 标签: 现代陶瓷雕塑 空间语言
  • 简介:流动空间(spaceofflows)是美国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在1996年分析网络社会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从空间维度来认识电子传媒对都市和社会的深层影响。

  • 标签: 社会化生产 流动空间 卡斯特 阐释 当代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