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Языкзнание是俄罗斯认知语言学流派创始人Е.С.Куорякова髓的代表作。该书上篇主要从认知角度对词类进行阐释,下篇则详细分析语言如何参与人对世界的认知等问题。书中不仅对认知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任务、目的等总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对词类、范畴化、概念化、构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 标签: Куорякова词类 认知 称名理论 知识
  • 简介:动词语义内容的分析和描写是认知语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本文运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对俄语动词语义问题作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文章具体从“认知凸显”和“认知域转移”两大方面的分析入手,对动词语义构成、动词语义组合以及动词多义、动词隐喻引申义等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于从认知角度深化动词语义、句子语义的研究、充实和完善认知方法论都不无裨益。

  • 标签: 动词语义 认知凸显 认知域转移 概念结构 意象图式
  • 简介:本文以Talmy框架语言类型理论为切入点,以移动动词基本语义要素“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类型、形式体现、功能及语用灵活度等方面的对比,剖析并论证了俄汉语路径语义要素的异同及其理据。

  • 标签: 俄汉对比 路径 语义 移动动词
  • 简介:信息化社会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首先对推动教育变革的若干理论进行了回顾,在反思当前俄语精读教学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 标签: 认知 建构主义 主体教学模式
  • 简介:本文以俄汉语空间维度词“高/低(矮)”为例,从词典释义人手,对其空间维度的概念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俄汉语“高/低”维度由空间域向其他六个目标域的映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高/低(矮)”空间维度 隐喻 俄汉对比
  • 简介:一、社会语义学简述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急剧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都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传统的单科性的语言学研究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

  • 标签: 社会语义学 语言单位 社会因素 社会语言学 受动者 不对称
  • 简介:语块是自然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语块的认知和习得能力的培养对于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语块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教育实验证明,基于元认知的语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识别、归纳和运用语块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

  • 标签: 语块 元认知理论 语块教学法
  • 简介:近几年,我院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社会调查,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那里收集到不少意见和建议,其中主要的意见是: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科技单位反映更为突出。经过反复研究,我们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强调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其中包括在各个专业增设新课型“科技外语”。我们在俄语专业增开了“科技俄语”课。

  • 标签: 教学尝试 俄语专业 课型 学习小组 社会服务 用人单位
  • 简介:俄汉身势语中的社会性别定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不尽相同的民族特点、历史渊源、社会习俗、文化理念、思维方式、非口头表达习惯等,主要体现于动作语言、空间语言、触摸语言及面具语言。希冀通过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掌握男女两性使用俄汉身势语的基本规则,为国内俄汉语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语用实例。

  • 标签: 俄汉语 身势语 社会性别定型 对比
  • 简介:提要: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表明,称呼语揭示了厚重的历史传承,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元素,体现了汉俄两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从中可以看到汉俄称呼语中的社会性别异同、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原型、语用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汉俄社会性别语言的基本特征。

  • 标签: 汉俄语 称呼语 社会性别 语用对比
  • 简介:中俄经济发展对比1.以十亿本市为单位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2.按百分比计算的增长速度3.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出口总额4.美元对人民币和卢布的比价5.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6.总指示器7.增长,增加量8.(完)暂停,暂时停顿9.持续地,不动摇地,一直...

  • 标签: 经济发展 按百分比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 总指示器 资本主义竞争 价格体系
  • 简介:本文试图从苏联语言学家等的不完整的资料中分析现代俄语句子发展的趋向。现代俄语句子发展的趋向大致是:1.句子的长度在向着缩短的方面进行变化。18世纪中叶整句(从一个句号到另一句号)的长度平均为24.76个词,其中科学著作整句的平均长度为26.4个词,文艺著作(即作者的连续叙述)为23.13个词。19世纪整句的平均长度为22.85个词(其中科学著作

  • 标签: 整句 句法单位 政论语体 比较短语 繁化 句法结构
  • 简介: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喜庆的一年,我们迎来了建国60周年。同时对学习过俄语和从事俄语工作的人来讲又是特殊的一年,那就是中国的“俄语年”。中国的“俄语年”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另外中俄建交60周年,也为中国的俄语年增添了特别的意义。自从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两国的关系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中俄双方相互举办“国家年”,为促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开创了新的一页。

  • 标签: 俄语 教育发展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冷思考 中国人民 战略伙伴关系
  • 简介:俄语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据《中国百科年鉴》1981年统计,全世界使用俄语的人数达24亿人,仅次于汉语和英语处第三位。在1977—1978教学年度,世界上共有91个国家开设俄语课程。这些资料表明,前苏联时期,俄语作为世界各族人民的交际工具之一,...

  • 标签: 俄罗斯语言 现状与发展 俄语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 外来词 苏联解体
  • 简介:俄罗斯生态语言学研究晚于美国,始于1980年代末。本文从语言是生命有机体,人、语言、环境相互作用两方面追溯生态语言学产生的基础;从'生态学'术语的提出、'文化生态学'的创立、语言(的)生态学、生物语言学的产生;环境语言学的提出等勾勒出生态语言学的形成轨迹;从国外成果的引介、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学术会议、学术刊物等方面梳理俄罗斯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学 语言(的)生态学 环境语言学
  • 简介: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个体认知活动的不断进步,21世纪俄罗斯语言科学的发展生发着诸如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传统语言学所衍生出的学科发展新趋势。它们交叉相融,既有契合,又有不同,共同支撑着俄罗斯语言科学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上述各新趋势,旨在使广大俄语学习者对21世纪俄罗斯语言科学的发展有个总体认识。

  • 标签: 俄罗斯语言科学 新趋势 语言文化学 认知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 简介:20世纪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为“语言学世纪”。百年中,俄罗斯几乎在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至今国内外文献中仍鲜见对其发展阶段的研究,更难发现从学理演变视角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本文欲从“传统主义”、“马尔主义”、“后马尔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4个阶段来审视20世纪俄罗斯语言学的学理发展文脉,以展示其学术成果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 标签: 20世纪 俄罗斯语言学 学理演变 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