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赫尔穆特·科尔博士(Dr.HelmutKohl)1930年4月3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1947年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1959年至1976年,任莱茵兰-法尔茨州州议会议员,1969年至1976年,任莱茵兰-法尔茨州州长,1973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主席,1976年至2002年,任联邦议院议员,1982年10月1日至1998年10月27日,任联邦总理,1998年12月被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

  • 标签: 欧洲 1998年 呼吁 1959年 路德维希 民主联盟
  • 简介:德国占领胶澳租界之初,面临着如何进行城市设施建设难题,取得土地控制权之后,殖民当局开始了城市建筑规划,制定了城市规划蓝图。而在城市蓝图制定过程中,卫生学原则一再被强调。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青岛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建设,而同时这一过程又是卫生措施旗帜下,通过胶澳殖民当局专制统治实现,体现了强迫性和种族性。

  • 标签: 胶澳租界地 德国 城市规划 卫生措施
  • 简介:这是德国作家冈特·艾希(1907—1970年)于1968年写成一篇短文———《约拿》。短文围绕着“”接受任务踏上寻找“约拿”之途展开。约拿是《旧约》中描写过一位先知,一位曾不大听上帝话先知。因他,曾发生过一个很有趣故事:上帝让他去一个叫尼尼...

  • 标签: 《旧约》 神界 人的世界 发信人 人界 主体世界
  • 简介: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宗教存在首先而且主要依赖于人类恐惧心理。其中一部分是对未知世界恐惧,另一部分原因是人类希望能够感知到有一位“兄长”会在危难之中鼎力相助。恐惧是一切基础,无论是对神秘事物恐惧,对灾难恐惧,还是对死亡恐惧。恐惧是暴力之母,...

  • 标签: 基督教 基督徒 恐惧心理 死亡的恐惧 把握世界 未知世界
  • 简介:应德国政府邀请我与三位中国学者及记者一起,自4月1日至16日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6天考察访问。些期间,我们走访了德国一些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出版社、教授、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进行了广泛接触和长时间交谈。对统一后德国实况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 标签: 德国统一 中国学者 德国政府 考察访问 研究机构 高等院校
  • 简介:本文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情书母题为关注焦点,首先勘察两起死亡事件分别作为写信动因与寄信条件,由此剖析信件恋人沟通中所起独特作用,然后挖掘情书多重矛盾性,即自陈隐私与披露对方、曝光与匿名,第三部分从男女主人公回忆与健忘对比出发,展示其中所蕴含叙事手法和两性角色模式。

  • 标签: 斯蒂芬·茨威格 爱情 情书 记忆 忘却
  • 简介:歌德《浮士德·第二部》最后一场“山谷”是古希腊悲剧形式和德意志浪漫精神完美结合。尽管浮士德全场缺席,然而他却无处不在,其中诸男性形象均为浮士德本质性变形。他向往神性过程中走完此最后瞬间,不断向上意味着原先无神论人本主义者浮士德神性皈依,承认并敬仰人之上更高存在,最终成为崇拜圣母玛丽亚博士。

  • 标签: 歌德 浮士德 变形 神性
  • 简介:文章分析了德国海湾事件不同阶段所持立场,一开始采取了“超脱”态度.然后是坚持不直接参战前提下,态度有所积极.最后采取了自相矛盾复杂立场。文章还分析了德国采取上述立场原因及由此产生外交上影响.

  • 标签: 德国 事件 海湾 文章分析 态度
  • 简介:……之下”几种德语译法大连铁道学院卢兆宽现代汉语中,“……之下”这个介词结构使用得相当广泛,它与德语介词unter意义接近,但又不能一律译成unter介词短语。这个介词结构即可表示空间位置关系,又可表示条件、原因等关系,翻译时因受德语词汇搭...

  • 标签: 介词结构 语译 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 空间位置关系 词汇搭配
  • 简介:本文简略回顾欧洲一体化进程历史经历,认为欧洲联盟建立与不断扩大,使德国和其欧盟中伙伴一起找到了合作发展、共同获益道路,并使本地区和平成为了可能.

  • 标签: 欧盟 德国 扩大
  • 简介:人民花园彼得·阿勒顿拜尔克Im VolksgartenPeterAltenberg》IchmchteeinenblauenBallonhaben!EinenblauenBallonmchteichhaben!《》Dahastdueinenblauc...

  • 标签: 气球 大气层的空气 女孩 蓝色 毫无生气 小口袋
  • 简介:作者访德期间,观察、了解了中国人、中国经济、中国文化德国一些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并希望从中反映中德两国及人民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友好交往一个侧面。

  • 标签: 中国人 德国 中国经济 中国文化 友好交往
  • 简介:世界上说德语的人知多少?在哪里?德语有何特点?是一门统一语言吗?德语国际地位如何?联邦德国怎样推广“对外德语”?本丈对上述问题作了阐述与介绍

  • 标签: 德语 联邦德国 语言
  • 简介:欢庆百年同济校庆之际,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教授广览中德文献资料,搜集中德档案及私人珍藏,以缜密取证和科学分析,撰就《德国对华政策中同济大学(1907-1941)》一书,梳理同济大学与德国渊源关系,复又为本期《德国研究》杂志撰写“同济大学德国特征形成与延续”专稿,激发了不避续貂之嫌,以在校六十余年身历,书此短文,瞻顾德国特征同济变迁。

  • 标签: 德国问题 春秋 同济大学 文献资料 对华政策 渊源关系
  • 简介:中华人民共国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曾两次寓居德国。第一次,她于1927年8月,赴苏联,后于1928年5月,从苏联去了德国;1929年5月,离开德国,经苏联回国参加孙中山国葬仪式。第二次是1929年9月出国赴欧洲,先到法国、瑞士,1930年初,去了德国;1931年7月离德回国参加母亲倪桂珍葬仪。两次寓居德国,合计二年半光景。这是宋庆龄从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逐步向国际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一个重要阶段。

  • 标签: 宋庆龄 德国 1927年 1931年 爱国主义者 民主主义者
  • 简介:2009年9月27日联邦议院大选后由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组成黑黄联盟依据“有约必守”原则,至少联合执政协议中保持了德国政府土耳其入盟问题上政策连贯性,即“结果开放”继续与土耳其之间入盟谈判。但事实上,执政联盟各党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立场。本文依据各党的纲领性文件,分析它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立场及其深层次原因。

  • 标签: 德国 黑黄联盟 土耳其政策 土耳其入盟 欧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