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迄今为止的跨文化沟通理论建构都基于跨文化沟通的正面性,但是综观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交往和跨文化实践,人们不难看到,各种文化间存在着彼此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在了解他我文化,并已具备文化认知前提和跨文化接受条件时,依然会遇到问题和困境。本文从跨文化认知特性出发,对由此所形成的跨文化理解困境进行探讨,确定三大困境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 标签: 跨文化认知特性 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
  • 简介:德国延续了二十余年的“两个半政党制”被“流动五党制”取代。在2009年秋季大选中,左翼党取得了其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再次确立了其在联邦议院中的地位,其他小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全民党、尤其是社民党的失利让人触目惊心。本文根据尼德梅耶确定“两党主导”的温和多党制的标准,认为2009年大选使得德国完成了从“两党主导”型到多元化型的类型转变,而“两党主导”特征水平的下降事实上从1980年代就已开始。作者分析了2009年完成这一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该变化对德国政治格局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德国政党体制的前景。

  • 标签: 德国 政党体制 政党类型 两党主导型 多元化型
  • 简介: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考察德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断言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关世杰对两种语言中词汇关系的区分模式,结合维尔纳·科勒的篇章翻译等值要求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五种关系类型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以原文、也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一个再生产过程,其要旨在于使读者能在出发语文化本身的关联中解读篇章。

  • 标签: 词汇翻译 等值要求 翻译策略 德汉翻译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学习风格和学习行为的差异在跨文化教学环境中造成的障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中西文化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近些年相关实证研究的样本,着重探讨学习风格理论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模型。现有的研究模型试图将国家文化以及文化维度与传统的学习风格理论相关联,来揭示文化因素对学习风格及学习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归纳出三种研究模型并分别对其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旨在为中西跨文化教学环境中更具实践意义的学习风格理论建构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学习风格 跨文化研究 文化 研究模型
  • 简介:1989年,联邦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对联邦德国各主要大学四十九种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时间作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这次调查以1986年各专业的毕业生为对象,采用了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统计方嚣这里所指的专业学习时间,包括该专业课上课时间及参加该专业课考试所需时间。根据这调查各专业所得出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多少和专业时间的长短,可以了解各专业的分布情况及一个大学或该大学某一专业的规模,从而对一个大学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如专业强项等)。这在中德两国进行文化交流、建立校际关系及派遣留学人员赴联邦德国考察、进修、学习选择学校时,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学习时间 联邦德国 统计 德国科学委员会 专业课考试
  • 简介:联邦德国大学的平均学习年限,实际长达7年。随着欧洲统一市场1992年的完成,关于缩短大学学习年限的讨论,成了联邦德国高教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本文论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及可从中吸取的教训。

  • 标签: 学习年限 联邦德国 德国大学 高教改革 欧洲统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