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译者行为批评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的运转机理,它继承了中国传统译学的精华,也融合了国际译学的研究成果,所表现出的人文、科学、原创、完整、继承等,反映了构建者较强的学科意识。译者行为批评的确立,为反思译入历史、深化译出认识以及“中国学派”翻译理论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

  • 标签: 译者行为批评 中国学派 战略性
  • 简介:与情境理解和口语理解类似,阅读理解也具有涉身。理解在根本上是人基于身体、物质世界、个人目标和文化准则的物用来采取有效行为的能力。在语境中,我们借助知觉、行为和情感的神经系统及身体系统对语言内容进行模拟,继而在行为基础上理解语言。立足这一理论框架,提出一种教授阅读理解的新方法:教授儿童如何在阅读中模拟。通过采用“阅读干预”的方法,分两个阶段教儿童如何模拟。第一阶段,身体操控:儿童通过操控玩具来模拟阅读内容;第二阶段,意象操控:成功地操控玩具之后,教儿童在想象中操控玩具。研究表明,身体操控和意象操控对记忆和理解都有很大作用。

  • 标签: 阅读理解 涉身性 阅读干预
  • 简介:范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源,事物的范畴化过程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相继出现了经典范畴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以及原型范畴理论。该文以家族相似性理论为基础,探究家族相似性理论、经典范畴理论与多维度范畴化的关系。

  • 标签: 范畴 范畴化 家族相似性
  • 简介:完形填空被认为是评价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就完形填空与高中生英语成绩的相关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完形填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该研究以182名高二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实证的方式研究完形填空与高中生英语成绩的相关。结果表明,完形填空与高中生英语成绩有显著相关,加强高中生完形填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 标签: 完形填空 高中生英语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根据Fillmore(1988)对习语1的分类,“望洋兴叹”属于图式习语(schematicidioms),其在语言表达上颇具能产。鉴于前人并未从构式语法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本文着重探讨了该图式习语的构式属性、生成机制以及能产性问题。研究发现:1.“望X兴叹”的生成受到成语构式本身、“核心构式”(即可生成动宾结构的句法规则)共同压制。另外,次序象似也起着重要作用。2.相比较其他图式成语构式,“望X兴叹”有较高的能产,这主要和人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官能、可变项词性以及社会动因有关。通过对该构式的研究,以期能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使用以及其他图式成语的构式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构式语法 望洋兴叹 生成机制 能产性
  • 简介: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描述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之间的相关,以及学习者元认知控制能力对投入量假设下词汇学习的影响。60名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这些受试者首先完成一份元认知调查,随后他们参加了一项词汇测试,在词汇测试后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三项投入量不一的任务。研究人员对其中的12名受试者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元认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高度相关。依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能力水平,学习者被分为四个组别。研究发现,尽管所有组别都从投入量最高的任务中受益最多,他们的元认知控制能力对投入量假设下的词汇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也在访谈结果中得到验证。最后,研究对通过投入量假设任务进行词汇教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元认知知识 控制能力 投入 词汇学习
  • 简介:英汉语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句式差异是导致双语互译时出现翻译腔的一大原因。该文试图对比英汉句式的开放和封闭特点,在其基础上分析《北京折叠》英译过程中句式的转换问题。研究发现:在汉译英过程中,可根据英汉句式差异采取先找出句子主干然后调整语序的方法进行翻译。

  • 标签: 开放性 封闭性 翻译策略
  • 简介:目前,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具体到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中应力求'教—学—评'一致,即紧密协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中有意义的互动,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和文化品格的发展;教师应该利用评价数据反馈并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形成性评价,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 标签: 基础教育 英语学科 课堂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
  • 简介:针对情境制约话语与熟语能力的关系,本文重点研究了准中、高级以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情境制约话语的习得情况。操英语母语者也参与了此次研究,以提供基线数据。单因素方差测试(one—wayANOVA)以及事后比较检定测试(posthoctests)证实了英语学习者的熟语能力(formulaiccompetence)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1inguisticcompetence)的发展。定量分析结果还显示三组受试者对第一类情境制约话语即plainSBU的习得没有实质区别,这部分归因于plainSBU特定的低文化镶嵌度和高语义透明度。本文还认为英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要经历一个阈限才能从以规则为导向的学习转变为以整体为导向的学习。

  • 标签: 情境制约性话语 文化镶嵌度 语义透明度 熟语能力 阙限
  • 简介:2006年,欧洲出台了ES150038《翻译服务-服务规范》,为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性文件.ES15038-2006对译员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五项能力相互联系贯通,对如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通过介绍EN15038-2006对译员能力的要求,本文尝试分析这些能力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EN 15038-2006 译员能力 文化负载词 英译 启示
  • 简介: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探讨外语课堂教师搭建支架时的角色变化和学习者自主的动态发展。通过跟踪考察25名大学生与其英语教师协商意义时的互动话语以及教师访谈话语,发现师生话语成为调节语言学习中构建意义协商的核心机制,教师运用支架作为系统教学工具在互动中扮演不同角色。研究揭示了当学习者从他人调控阶段向自我调控阶段发展时,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机会协商自主空间以推动学习者自主的发展。本文还探究了教师如何有效控制支架的能力,对教师教育和学习者培训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自主性 支架 师生互动 调控 意义协商
  • 简介:近期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远程办公日益兴起。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职员在家中、邻近的咖啡馆或移动办公室远程办公。随着远程办公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公司的认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全球范围的人才),该趋势有望继续发展。

  • 标签: 远程办公 团队管理 移动办公室 民意测验 继续发展 盖洛普
  • 简介:该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基础上,以特朗普在华盛顿的演讲为例,从数量象似、距离象似、顺序象似、隐喻象似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象似原则在政治演讲中的运用及取得的文体效果。该文分析的结果表明,政治演讲的语言形式主要以内容为依托,在该基础上,各种象似原则的恰当使用可以给政治演讲带来正面的文体效果,起到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鼓动的作用。

  • 标签: 象似性原则 政治演讲 文体效果
  • 简介:培养学生自主能力需要教师对“自主”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及对学生减控赋权的行动;同理,教师自主的提高意味着教育管理者对“自主”的认知及对教师减控赋权的行动。本文探索了在现实等级教育体系下这三种自主的动态交汇碰撞,以期寻求三者之间和谐共存并各自繁荣的最优平衡。本研究立足于一所中国新建私立中学,通过研读校内文件、访谈、课堂观察及课后讨论等多种方法,深度调研了学校一项致力于学生全人发展的综合改革项目,研究对象涵盖了学校校长、教学主管及英语教研组全体九位老师。本文具体探讨了三个问题:1)校长的自主观;2)教学主管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3)教学主管建立的旨在增强教师自身自主能力的教师培训体系。研究结果发现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这三者的自主互相干预,有促进,有制约,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真正有效的改革必须关注教育等级体系中各层次主体对“自主”这一核心概念属性的真正理解和统一认识,并最大限度地追求这种等级现实下的最优权力分配和转移。该问题值得更多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

  • 标签: 学生自主 教师自主 管理者自主 控制权转移 课程改革 教师信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