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满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独特的发展历程铸就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满族的文化呈现出迅速衰退直至濒危的样态,亟待抢救保护。

  • 标签: 文化抢救 满族 仪式 开发 世界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 简介: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充分发掘旅游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开发品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生态效益型增长的首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黑龙江省在满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黑龙江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 标签: 黑龙江省 满族文化 旅游开发 模式构建
  • 简介:《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文史籍中最著名的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族通史及佛教史。1766年由乾隆帝“钦定”,被译成满文,堪称一部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并保存完整的满文经典文献。满文本《蒙古源流》也是德、日、韩译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同时,满文本《蒙古源流》语言是清代规范化的书面语,大致反映出满语文发展鼎盛时期的总体面貌,是清朝中期满语文总体特征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满文文献 《蒙古源流》 蒙古族
  • 简介:黑龙江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教授于2006年2月出席黑龙江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与康广胜等十余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加大力度推进满族语言、文献抢救开发与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提案,主要对培养满语文化专业高层后备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保障研究持续发展;加大力度推进满语、文献抢救调查、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深层次综合研究,设立重大项目,并投入相应专项经费等提出建议。

  • 标签: 满族语言文化 加大力度 历史文化 文化综合 抢救 文献
  • 简介:基于实地语言调查材料,我们对中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中语言保持(或称母语保持)较好的锡伯族与达斡尔族的语言保持现状及语言保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诸如锡伯、达斡尔等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保持模式具有极其特殊的学术价值和普遍的现实意义。语言保持问题的研究应与语言兼用、语言濒危、语言转用等现象进行综合研究,成功的语言保持范例研究可为避免语言濒危、语言转用现象的发生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 标签: 锡伯族 达斡尔族 语言保持模式
  • 简介:高凯军博士著(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1年月出版)共分七个部分,即导论、五个专章和结语.近日细读,该书在广泛、详细占有历史文献、考古报告、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古地质学、物侯学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驳论、立论、比较研究、统计分析、量化计算等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从而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

  • 标签: 《通古斯族系兴起的“递进重构”模式》 高凯军 书评 通古斯族系 历史地位
  • 简介:尽管猎民人口比例不高,但猎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一直是鄂伦眷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2000年4月,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率先在诺敏镇建立猎民社区,并采取社区化管理模式。为此制订了《社员手册》,规定了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但在实践中,社区化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否能代表猎民的发展方向,还有待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 标签: 鄂伦春族 诺敏镇 猎民社区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