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高凯军博士著(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1年月出版)共分七个部分,即导论、五个专章和结语.近日细读,该书在广泛、详细占有历史文献、考古报告、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古地质学、物侯学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驳论、立论、比较研究、统计分析、量化计算等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从而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

  • 标签: 《通古斯族系兴起的“递进重构”模式》 高凯军 书评 通古斯族系 历史地位
  • 简介:清代满语保存了大量的汉语团音字,这些字多以音译方式借至满语。通过对满语中汉语团音字的研究发现,清代汉语中的“见”字的声母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均由舌根音腭化为舌面前音,而其腭化前的状态在满语里的汉语借词中完全保留下来。

  • 标签: 满文 声母 汉文
  • 简介:肃慎族因最早有肃慎一族而得名,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作用突出.本文根据肃慎族的发展历程分三部分阐述其历史作用,第一、远古至隋唐时期,该族由一个部落分散、不相统一的渔猎民族发展为声明赫赫的"海东盛国",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的变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辽宋时期,女真人崛起,建金、灭辽宋,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第三、明清之际,满族入关,君临天下,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成功地抵御了外来侵略,平定了叛乱,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广阔疆域.

  • 标签: 肃慎族系 历史作用
  • 简介:四、中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语音系统、语法、词汇、文字满-通古斯语族的亲属关系是由其起源的共同性而形成的,这个亲属关系表现在语言结构的各个方面和语言结构的所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上.即满-通古斯语言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一致性.

  • 标签: 满-通古斯语族 语言结构 语音 语法 词汇 元音
  • 简介:屯落式居住:赫哲族居住的基本方式赫哲族是渔猎民族,他们依靠打鱼狩猎为生,但是同鄂伦春族不同的是,赫哲族是“城郭渔猎之民族”,他们有着稳定的居住地和住屋。虽然他们过着经常迁徙的游动生活,但在打鱼和狩猎的时候很少有举家而迁的,只有那些主要劳力才出去,而老人、孩子、病弱之人一般都留在村子里。

  • 标签: 赫哲族 居住地 文化研究 渔猎民族 鄂伦春族 狩猎
  • 简介:四、《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版本《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汉文原书十册,译成三文合璧后则为18本.据各藏书机构目录所载,《三文合璧教科书》藏本最多只有10本,即前10本,而第11-18本,未见有收藏记录.可见,1912年底根据汉文原书第九十两册编译完毕的译本,当时只是缮写出来转呈临时大总统阅览并请奖,并没有石印发送各学校.北京各收藏单位皆无后八本写本的收藏著录.现存《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各有异同.笔者得阅大连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本,其前三册,大连本汉文与满蒙文俱毛笔手书;大连本后七册及辽宁藏本全本,俱用满蒙文竹笔书写、汉文铅字,石印.

  • 标签: 满蒙 辽宁省图书馆 文原 临时大总统 收藏单位 藏本
  • 简介: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的“影像·记忆——镜头的赫哲族”研讨会于2007年6月2—3日在北京香山别墅召开。

  • 标签: 赫哲族 北京 镜头 记忆 影像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与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族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 标签: 自然环境 鄂伦春族 狩猎文化 生态人类学 小兴安岭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