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之"是上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词。作为人称代词和助词"之"在中古急剧衰落,给汉语句法演变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古汉语中产生或大量出现一系列重要句法现象,如狭义处置式、隔开式述补结构、新型受事主语句等都与代词"之"衰落有关;而"被NV"式被动句、无标记关系小句等则与助词"之"衰落有关。

  • 标签: “之” 衰落 中古汉语 句法演变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包括"所联系前项名词语指称范围要大于后项名词语,且前、后项名词语所指称事物必须同类。但随着语言发展演变,这些限制条件已经发生动摇。文章根据新近语料揭示"包括"用法扩展事实,探讨发生扩展原因。

  • 标签: 语法 包括 插入语
  • 简介:叙述是语言实践形式之一,欧洲叙述学研究发现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经典叙述学探究了现代小说中运用这一语法现象所表达双重主体关系,后经典叙述学则把整部小说都视作隐含作者转述一段巨大引语。以此宏大叙述观之,一部影片就是导演转述一段巨大引语,而作者电影,则是自由间接引语式影片,导演主体性在影片中与人物主体性争夺发言权。

  • 标签: 言语 主体性 叙述 自由间接引语
  • 简介:拉考夫(G.Lakoff)对像似性相关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随后学界对隐喻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拉考夫对隐喻本质进行了错误解读,他认为其本质是对现象进行有意错误分类从而产生语义张力。本论文基于对皮尔斯分类解释,认为拉考夫所研究是图表,而非真正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功能范畴,尽管在图像与语言中呈现出多种差异,但仍可在图像中实现。图像隐喻具有双重像似性,因此存在一种发掘相似性双重发现程序。

  • 标签: 隐喻 图表 图像符号 修辞 像似性
  • 简介:上次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是2008年1月,是游汝杰教授和戴耀晶教授邀请。这次来复旦戴耀晶教授已经不在了,我谨向这位英年早逝优秀语言学家表示深切悼念。我感谢祝克懿教授和蒋勇副教授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给我这个机会,今天再次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大家交流。

  • 标签: 现代语言学 系统 复旦大学 2008年 副教授 语言学家
  • 简介:认知符号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关于它两个基本元素——认知科学与符号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关系亟待梳理。拉考夫与约翰逊将认知科学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本文将从认知科学演进着手,试图厘清每一代认知科学与符号学之间关系,特别是与皮尔斯符号学之间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认知符号学与认知科学之间关系。

  • 标签: 符号学 认知科学 认知符号学 皮尔斯 体验性
  • 简介:文章评论了词典学界对《辞源》(包括初版和修订本)和《辞海》性质众说纷纭现象,认为如能通过讨论辨明是非,将有益于这两部词典编纂工作优化和经验教训总结,也有益于词典类型理论完善。

  • 标签: 辞源 辞海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 简介:弹幕作为一种新生网络现象,大有从小众次文化群体向更为广阔大众文化扩散趋势,携带了大量此前符号学和叙述学所未能讨论到叙述话语全新内容与形式,具有很大学术研究潜力,需要学界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有必要站在广义叙述学视域下,对网络弹幕叙述类型和叙述意义进行细致考察,挖掘其所蕴含的当前文化发展趋势。

  • 标签: 弹幕 广义叙述学 ACG亚文化 符号狂欢
  • 简介:现代汉语程度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语气和调音:不同语气会影响程度表达;重音和语速对程度表达也有影响。

  • 标签: 程度 语义范畴 语用手段 语气 调音
  • 简介: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结构类型,其特点为复合词意义大于构词语素意义之和。复合词词义中不但包含语素意义,而且还包含结构意义,即结构义。依据语言实际情况,文章归纳出九类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结构义。结构义不但是复合词词义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而且会对构词语素意义产生影响,使其意义发生迁移,以至衍生出新义。

  • 标签: 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 结构义 语素义 衍生新义
  • 简介:文章扼要介绍了《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编写思路,并结合字典条目的实例,概括了为延伸字典功能而采取三点做法,即:一,用各种方式阐释汉字本义或在古汉语中最常见用法,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汉字今义。二,解释各种文字现象,普及文字学知识。三,从各方面解释语言文字规范。

  • 标签: 《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 编写思路 延伸功能
  • 简介:阿兰·雷伊是法国著名词典学家、词汇学家和术语学家。文章对阿兰·雷伊术语观进行梳理,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从术语到术语学,对客体领域、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类别划分,术语本质特性与功能,新词与术语学,术语编纂和标准化。

  • 标签: 术语 术语学 概念体系 新词 术语编纂 标准化
  • 简介:慈利方言里“得”语法功能很丰富,可用作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得”字句可分为能性和非能性两类,文章只对慈利方言中以“得”为标记能性结构格式进行描写和分析,该方言谓词前“得”可构成14种格式,谓词后“得”可构成27种格式。

  • 标签: 慈利方言 能性结构 “得”字句
  • 简介:陇中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艺术之一。最早剪纸出现在南北朝,集装饰、巫术和祭祀功能于一体。祭祀剪纸主要用刀、凿制作,大部分装饰剪纸和巫术剪纸用剪刀剪成。陇中剪纸特征是野,线条粗犷,风格朴拙;饱含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文化意味,并集中展现人类生活;惯用明喻、隐喻、提喻、转喻、象征、类比、谐音、夸张等修辞手法。

  • 标签: 剪纸 祭祀 巫术 装饰 修辞 功能
  • 简介:汉语固有词语从中古就开始从梵语吸收佛教意义,到近现代从英语、日语等外语中吸收新义项,这表明汉外语言接触中,除了不断吸收外来词,汉语一些固有词语也在吸收对应外语词义项,从而使汉语词语增添了新义项,丰富了汉语词义系统。

  • 标签: 语言接触 词义 外来义项
  • 简介:汉语疑问词与"都"相对位置可分为四类:句式①NP+都+谓词+WH;句式②WH+NP+都+谓词;句式③都+WH(+NP)+谓词;句式④NP+WH+都+谓词。我们从形式学派角度把疑问词分析为变量,把"都"分析成全称量化词,逐一分析了这四类句式中"都"关联(associate)项和约束(bind)对象。在蒋静忠、潘海华(2013)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都"三分结构与"都"重读与否关系,总结了"都"关联次序和约束规则。当"都"重读时,左向关联并约束距它最近复数性非疑问成分。当"都"非重读时,优先关联疑问词,左向关联疑问词要求其量化形式为个体,并约束该疑问词;右向关联疑问词要求可表复数,并约束该疑问词引出变量。另外,"都"总是关联距其最近移位关联项。

  • 标签: 疑问词 “都” 位置 关联 约束
  • 简介:在篇章中,前景信息一般在自立小句、主句中,有自己时体特点,有时会出现焦点标记。“知道吗”具有前景化功能,可以将其指向信息标示为前景信息。其来源于具有引发功能“知道……吗”问句,在具体语境中疑问度减弱甚至消失,“知道”宾语不再出现导致疑问悬空,引起语义虚化,“知道吗”成为一个话语标记。疑问句失去疑问性后,焦点后移,突显后面的信息,使“知道吗”产生了前景化功能。

  • 标签: 知道吗 前景化 虚化路径
  • 简介:廉江粤语表传信语气助词较为丰富,可结合传信意义和共现顺序对其进行分类。传信语气助词共现顺序,可从“行、知、言”三域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大体上存在“知域〉言域”(“〉”意为“先于”)共现规律。传信范畴与知、言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值得进一步关注。

  • 标签: 传信范畴 传信语气助词 共现顺序 “行 、知、 言”三域
  • 简介:数字出版技术飞速发展,日益强化对辞书版权保护力度。以信息网络作为产品传播途径数字出版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地保证对辞书使用必须事先获得权利人授权;有效防止对整部辞书非法复制;严格监控对辞书条目的分批复制,及时制止恶意复制倾向;对侵权者不惜成本、用原始手段抄袭辞书条目的行为,也能较便捷地查核。可以说,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而形成数字出版方式,已经能够为数字化辞书提供比纸质辞书强大得多版权保护支持。

  • 标签: 数字出版 信息技术 辞书 版权保护
  • 简介:文章描述了山西晋语灵丘方言中五种极量比较句,指出这五种比较句均属于客观极量比较,最后讨论了该方言中极富特色三种极量比较句在句法构造与表意上特点。

  • 标签: 灵丘方言 极量比较句 客观量 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