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辞书学会中青年辞书工作第七届研讨会于2013年6月21—22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和四川辞书出版社承办,上海辞书出版社协办。来自近三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 标签: 中国辞书学会 新词语研究 工作者 中青年 研讨会综述 词典编纂
  • 简介:正如我们在报纸话语的讨论中所见,新闻是事件的中介,通过运用语言符码和视觉符码界定、建构和表现现实。电视新闻话语由语言和视觉形象构成,由观众必须理解和识别以便建构意义的符码和规约所决定。观众解码新闻的能力则部分来自观众对新闻从整个社会借鉴的话语的掌握。比如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会接受正式服装符码,男士穿着西装,

  • 标签: 电视新闻节目 符号学 新闻话语 运用语言 视觉形象 建构意义
  • 简介:几经波折,《传媒符号学》的译本终于得以面世,其问虽有自己的诸多艰辛,也要感谢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的赵毅衡教授的积极支持。有赵老师的支持,这部译作才能以今日之风貌面对读者。所以赵老师嘱我为译本作一篇介绍的短文时,我非常乐意地接受了。

  • 标签: 符号学 电视新闻 四川大学 赵毅衡 研究所 译本
  • 简介:本文分上下两篇,拟在有限语料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转述言语的形式和功能,以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使读者对汉语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复杂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本篇中主要关注的是间接引语和思想转述在中文报纸新闻标题中的形式和功能,并最后就转述言语作为修辞手段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我们的分析表明,各种引语之间并没有清楚的边界,虽各自的核心地带足够清晰,但其边缘却十分模糊。各种形式上的转述言语在履行不同的修辞功能时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而报道者在转述他人话语时也会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其作为修辞手段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 标签: 中文报纸 新闻标题 转述言语
  • 简介:作者论作为一种电影理论虽已接近死亡,但其生命力却在近几十年中悄无声息地融入并改变着电影的创作实践,其影响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电影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呈现。作者论及其所形成的电影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电影艺术理论与创作。在中国电影人的实践中,在“拟态环境”的喧哗的氛围里,作者论成为一种媒体现象。“作者导演”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象征资本,一种商业策略。作者导演与电影作品之间处于一种符号化连接之中。笔者在符号学视野下,通过一系列分析认为,在商业策略的造神运动背后,畸形地强调导演的作用,树立电影作者标签,并不能改变中国电影工业根基薄弱,电影整体质量低下的问题。

  • 标签: 作者论 符号 中国电影导演 商业策略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西方新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KennethBurke的修辞情境理论,从传播效果出发,讨论我国对外报道软新闻编译稿的修辞情境观,以探索此类编译稿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缺乏读者意识、软新闻不"软"、可信度低。本文认为,适合我国对外报道类软新闻编译稿的修辞情境应包括受众、新闻价值、修辞权威三大要素,只有这三大要素在以它们为核心的修辞情境中相互作用、取得平衡才能使编译稿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 标签: 软新闻 编译 修辞情境
  • 简介:该研究分析了摇滚新闻业中关于假想唱片的评论。假想唱片因其特有的爆发性和似是而非的性质,成为具有启发作用的小众音乐批评。文稿还论及整个乐评写作领域的主要特征。作者选取了来自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有代表性的(即有历史意义的、有几分名气的、特别有趣的)九个评论文本作为个案研究(从六七十年代摇滚新闻业的黄金时代直至今天;相关作者包括:格雷尔·马库斯、莱斯特·邦斯、里卡尔多·贝尔通切利、毛里齐奥·比安基尼、马西莫·库托、维托雷·巴罗尼、迪奥尼西奥·卡普阿诺、西蒙·雷诺兹和保罗·莫利、理查德·梅尔策),由此建立了一种类型,强调它们的异同点。这些评论表面上是同源物,但在意图、语境、风格和接受上却有所区别:大体上可以区分出确有其人艺术家的假想唱片与假想艺术家的假想唱片;假想唱片评论可分为意在施行传媒恶作剧的评论,以及几乎明确地旨在成为与读者共谋的游戏的评论。后一种分类以卡普阿诺的专栏《使命:它是可能的》(从2005年至2012年在《爆破》月刊上发表)作为显著例证,成为最有趣且最复杂的个案。这些评论酷似游戏且具有互文性(他们建构了一个需要专业领域知识的参照网络),反映出音乐批评(他们通过假想唱片谈论现有音乐),尤其是元批评(他们的理想读者首先本身就是音乐评论家)的规范形式;同时这些评论因强调音乐批评实践的主观、叙事及变形特征而超越了规范的音乐新闻报道。

  • 标签: 音乐批评 摇滚新闻业 评论流行音乐研究 情境主义 潜在文学 音乐恶作剧
  • 简介:本文是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普通话审音工作宣传与意见征集研究"课题媒体组调研的主要研究成果。文章从研究过程、主要调查内容分析、主要调查结论及研究建议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组问卷调研、学术座谈与专家访谈成果,分析了媒体领域专家学者与著名播音员、主持人对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具体意见,提出了课题组的建议。

  • 标签: 普通话审音工作 宣传 意见征集 媒体领域
  • 简介:本文是国家语委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普通话审音工作宣传与意见征集研究"的成果之一。文章介绍了该课题在辞书界的调查情况,以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访谈材料为基础,分析了辞书界对新世纪审音工作的必要性、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原则等各方面的意见。文章认为,辞书是落实和推广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重要渠道,在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中,有必要加强与辞书界的沟通和协调。

  • 标签: 普通话审音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辞书
  • 简介:本文针对普通话审音工作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开放式书面访谈的形式对教育系统人员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1.现阶段进行普通话审音工作十分必要,且具有紧迫性。2.《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完善应是普通话审音工作的首务。3.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有必要全面展开。从审音工作的原则来看,总的原则是稳定为主,遵循音理与尊重实际二者需有机结合。同时,新的语音规范发布形式要充分考虑民众已经养成的使用习惯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标签: 审音 语音规范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 简介:距离上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已有20余年,当前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掌握语音的实际面貌是开展新时期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前提,也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语音规范的基础。本文通过对4548名受访者的调查,从审音必要性、审音内容、审音方式等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社会民众对于开展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和需求,为后续语音规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审音 语言调查 普通话 语言国情 语言规划
  • 简介:历经三年的调查研究与反复论证,凝结着全国语言文字界的集体智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乘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的东风颁布实施了。

  • 标签: 语言文字规范化 信息化工作 科学发展 标准化 精神 学习